湖北此县一布衣推动了历史 却惨遭埋没!预示了近代科技悲哀?

湖北这个县城一布衣推动了历史,却惨遭埋没!他的遭遇预示了中国近代科技的悲哀

被历史埋没的四大发明创始人之一毕昇!

标签:中国湖北人文历史地理、湖北黄冈英山、被埋没的科学家、四大发明创造人毕昇、历史人物传记故事杂谈

在中国,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推动了历史,但历史的尘埃却掩盖了他们,使得我们基本记不起他们的名字,这些人或以文动天下,或以武定天下,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既不会文,又不擅武,却单凭一项本事直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可惜在我国古时封闭的农业环境中,人们情愿记住整天写着“莺莺燕燕”的文人和“血迹淋淋”的武人也不愿记起这些有可能改变我国格局的“本事人”!


湖北此县一布衣推动了历史 却惨遭埋没!预示了近代科技悲哀?


他就是我们黄冈的一位奇人,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毕昇

可能说道他,有部分黄冈人是不知道他的,因为其实在默默无闻了些,只知道他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之一,好像做了个印刷术,可能还有不少人都能记成造纸的,怎能提起大家的兴趣。

其实何止本地人,现在国内对于他的名字也时而变换,一时唤做毕昇,一时唤做毕升,而除了当代的历史课本上有记录过他的发明以外,宋史以来基本上所有的小说、杂谈、史转都没有提及他之言半语,后世倘若不是有沈括的梦溪笔谈上把其成就当成大家族的收藏玩意提起。只怕其成就至今都不能得以重见天日。

想来真是可悲。如此一代奇人却落得个名姓难全、无人所知的下场,说道如此这番,我们不妨稍微了解一下他的事迹,免得诸位都忘记了这位曾有可能影响中国的大才!

以子为师,敏学好思

其实关于他,我们确实所知不多,他生活与约971年—1051年,北宋年间布衣。

而其成就早于欧洲四百年就改造了以前的雕版印刷,并且发明了活字印刷。使得不少书卷得以更便捷的印刷出来而已,其工艺确实也很简单,就是以胶泥活字来刻印每个字,使得下次要用的时候直接将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直接印书卷了。

可能看到这里还有不少人不服气,可能会想到——“这算什么呢?小孩子都想得出来!”其言倒也无错,其实这一点还真是小孩子想出来的,关于活字印刷的最初念头确实是他在观察他自己家的两个小孩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这样简单的把戏,在他的众多与其一起学印刷的师兄弟间,几乎每个人都见怪不怪,然而就是他突然眼前一亮,他脑海里出现一个计划,倘若小玩意能这样摆,那么文字是否能这样摆呢。

后来他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师兄弟,师兄弟各自称奇却不解为何只有他想到了,还是他师傅说了一番话——“你们师兄弟中,毕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众师兄这才恍然大悟,积极地辅助他一起开创了活字印刷术,一举推翻了从前只做板块、弄一部佛经需要十几万木板(差不多需要几间屋子的空间)来装,而这个问题竟被他轻松解决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前的各位可真知发现一件新的东西是很容易的事吗?其实未必。只因其好学擅观。才思考出了这么一项当时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科技。

惨遭埋没、无人知晓。唯一用途是富豪人家的收藏品

但可悲的是直到我们今天,我们才真正知道其成就的不凡,这七八年间我们知晓这个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只有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上稍微提起,而提起的内容是说其发明为沈括子侄的一个小收藏,只在自己家族中流传。

何等可悲!一项伟大的发明竟在其最有可能被完美利用的时间点被埋没,后世对其的用法基本都是在于朝廷印文书、印考卷、民间印佛经,大部分知识和文化小册子都只能流通在富人、官僚阶级中,大部分人目不识丁、根本无力负担昂贵的书卷花费,而这位奇人的发明就这样被层层垄断,上层人根本不希望这样的发明对下层社会产生影响,倘若有,那么就只限于佛经和考卷。以至于他发明的活字印刷后世一直没有改动,也没有发挥多少效力就把这项技术和他埋没了下去。

想起欧洲,倘若不是自他四百年后的古登堡活字印刷的发明,书卷开始从上层之间普及到中下层、大部分欧洲人都无法接触到文字书给百姓带来的思想进步,那些进步人士怎会得到下层人们的广泛支持,倘若不是书卷的普及,必将极大地拖延文艺复兴的出现,甚至很可能欧洲至现代都无法逃脱中世纪黑暗宗教时代的统治。

何等可惜,又何等可悲,两块土地对于科技的重视实在天壤之别,其实仔细想想又何止其印刷术呢?

莫不是恰如鲁迅先生所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我们文至最后不妨加上一句用来对比——“外国用活字印刷解放人民心智,中国却用它来当做玩弄的小玩意”

我们如此对待我们的发明家!我们如此对待我们的近代科技!我们如此对待这些本来发明于我们却发扬与其他世界的科技,就莫不埋下了十八世纪这个古老、故步自封、灰暗的国家的屈辱经历。

由此看来,一切都在命运的罗盘上注定,但今天,在这个科技是第一生存力的世界。笔者更希望大家要铭记我们吸取的教训,尊重科技,尊重创新,莫让我们的发明只能为更有包容性的其他文明所用。这不是做好了枪却送与别人以便他们来抢我们吗?(2112字)

文|蓝蚁(湖北黄冈团风人,文艺男青年,经济系毕业,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编辑部助理编辑。)

审读:苏白传媒 编审 苏白

运营:苏白传媒 小航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梦溪笔谈   湖北   黄冈   活字印刷   活字   印刷术   师兄弟   历史   书卷   科技   欧洲   佛经   布衣   后世   中国   近代   可悲   悲哀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