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一部戏,传唱了100年,久演不衰!从1918年首演至今,《三滴血》这部戏已经整整演出了100年,西安易俗社也走过了106年的光辉岁月。而今年,也是北京大学的120周年校庆,百年剧组携百年经典剧目进入百年大学巡演,势必会碰撞出惊艳四射的艺术火花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第一部《三滴血》易俗社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姐入牢笼她又逃窜,不知她逃难到那边。为寻妻哪顾得路途遥远,登山涉水到蒲关……”提起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那声音,那唱腔,浸透着人杰地灵的三秦大地,挟裹着八百里秦川的滚滚雄风,犹如泱泱渭河之水扑面而来,经过历史的洗涤,飘荡在世世代代热爱黄土地的人们的心中,飘荡在这块雄浑古老的土地上,飘荡在千年历史文化的血脉里,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一部《三滴血》早已成为陕西的精神文化符号,它那曲调鲜明的伴奏和豪迈高亢的唱腔代表了西北人民的个性与生活,代表了秦陇大地、黄土高原、泾河渭水、河套沃土、天山戈壁、祁连雪原的山山水水和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华夏儿女的家乡情结。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该剧是秦腔中的王牌戏,也是易俗社的看家大戏。讲述了一场关于“滴血认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故事讲的是山西人周仁瑞在陕西经商,妻一胎产二子,不幸产后身亡。仁瑞无法同养二子,便将次子卖于李三娘,自己抚养长子周天佑。李三娘为子起名李遇春,由奶娘王妈哺乳,并经王妈为媒与女儿李晚春订婚。后周仁瑞经商失利,带天佑回山西老家,其弟周仁祥为了独霸家产,不认侄周天佑,并诉诸县衙。县官晋信书用滴血认亲之法判断,认为周天佑并非周仁瑞之亲子,被逐出县衙,父子遂失散。天佑寻父至五台山,虎口中救下少女贾香莲,遂定下婚约。遇春长成后,三娘亡故,恶少阮自用垂涎晚春,伪造婚书,逼其成婚。诉诸官府,晋信书又以滴血之法将晚春、遇春断为亲兄妹,将晚春判于阮自用。花烛夜,晚春逃出,寻找遇春。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周仁瑞四处寻子,偶于遇春奶娘王妈相遇,不服晋老爷以滴血之法错判两案,同往县衙质对。晋信书又以滴血试验,断周仁祥与其子牛娃又非亲生。天佑、遇春途中偶遇,便结义投军,各在边疆立功得官。晚春寻至军营,贾氏亦送女至。天佑兄弟提审县令,周仁瑞、王妈亦随晋信书来到军营,冤案遂明,将晋革职,合家团聚。此剧是小生、小旦、花旦、老生、正旦、大丑为主的唱做工戏。其中《虎口缘》常单折演出。

第二部《火焰驹》三意社

三意社是西北地区的著名秦腔剧社,成立于1895年。由“西安长庆剧社”几经演变而来,迄今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建社史创始人苏长泰,1915年开始扎根西安,更名“长庆社”,1921年,社长耶金山以苏长泰三子的小名如意、双意、三意的“意”字为由,将长庆社改名“三意社。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火焰驹》剧情为:宋时,番邦北狄王造反,李彦荣奉命挂帅出征。朝中奸臣王强与兵部尚书李绶(李彦荣之父)不和,诬告李彦荣投敌,朝廷遂将李绶下入天牢,李家被满门抄封,家人被赶出京城。李绶次子彦贵危难之中向居住苏州的岳父黄璋求援,黄璋却冷目相向,悔婚退亲。彦贵在无奈之中,靠沿街卖水度日,侍奉老母。一日,彦贵卖水被未婚妻黄桂英之丫环芸香看见,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芸香引其与桂英相会,并约好夜晚在花园赠金。岂料三人举动被家人王良发现,王将此事密告黄璋,黄璋命王良杀死芸香,栽赃于彦贵,预将彦贵置于死地。苏州知府受贿,将彦贵判处死刑,秋后待决。李家连遭危难之事被贩马义士艾谦知晓,艾谦乘火焰驹日夜兼程,入番报信。彦荣领兵归劫杀场,救出彦贵,合家团圆。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笫三部《游西湖》陕西省戏曲研究学院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50年代称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西北最大的艺术团体,下设秦腔团(一团)、青年实验团(二团)、眉户碗碗腔团(三团)、小梅花秦腔团(四团)及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演员演奏员培训基地等机构。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南宋时,御史之女李慧娘与太学士裴瑞卿一见钟情,互托终身。权奸贾似道羡慕慧娘貌美,强纳为妾。李、裴西湖相遇,船头互诉衷肠,贾窥其情,盛怒回府,一剑刺杀慧娘;又命家奴骗裴过府计害之。慧娘冤魂不散,怨气腾腾;九天玄女怜其不幸,差土地神赠阴阳宝扇与裴相会。慧娘魂返贾府,星夜救裴逃生,并严惩了奸相贾似道。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会演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现近年来我国梆子腔剧种艺术继承与发展的优秀成果,为优秀剧目传承、整理、提升和人才培养提供广阔平台,彰显地域特色,表现真善美,弘扬主旋律。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十三朝古都——西安。所包括的朝代有西周,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闠歌舞,并围绕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斠化中心 长安 逐步发展,经历代艺术家的创造而形栐。秦腔“形成于 秦朝 ,精进于 汉朝 ,昌明于 唐朝 ,完整于 元朝 ,成熟于 明朝 ,广播于 清朝 ,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清 康熙 年间,陕西 泾阳 人张鼎望写出《秦腔论》,此时的秦蚝早已发展成熟。到 乾隆 年间, 魏长生 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堐声腔的形成更有着直接影响。 中华民国 元年( 1912年 ), 西安 成立了 易俗社 ,专演秦腔,锐意改革,推出众多新堧,并吸收 京剧 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䠎柔和清丽。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谭维维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让华阴老腔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浑厚的嗓音、粗犷的呐喊、震撼的气势,让观众都为之折服。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宏大格局西安,迎接世界的姿态,一如千年前的博大包容。在刚刚落幕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蕴含盛唐气象的仿古迎宾式独具一格、映照古今,展示着属于盛世的气派与辉煌,令无数海内外宾朋从中感知到昔日丝路起点西安如今的蓬勃与朝气。这是西安彰显对外影响力、城市外在形象的又一张名片。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可以说,从“十三五”规划之初至今,古城西安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与规划过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传统与现代交融、古典与时尚碰撞,在诸多领域彰显着“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非凡意义,这座拥有数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逐渐跃为丝路文化新高地。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十三五”期间,生活在西安的大批文艺名家也格外注重讲好西安故事,诞生了一大批叫响全国的精品力作。长篇小说《主角》《山本》、电视剧《大秦帝国》《那年花开月正圆》、话剧《柳青》《白鹿原》均在全国读者及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首很火很火的《西安人的歌》,那一段时期,几乎全网都会唱“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无论走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西安这座城市,给予了著名作家贾平凹极大的精神滋养与写作源泉。贾平凹时常在秦岭中跋涉,灵感信手拈来,笔下洋洋洒洒50万字的《山本》历经两年脱稿,终成一部秦岭志。近两年来,贾平凹时隔二十年再度涉足都市题材,为西安城里的千姿百态独立女性描绘群像,新出炉的长篇小说《暂坐》,如同一幅精准的西安女子生存图鉴。而作家陈彦笔下,展示西安改革开放三十年波澜壮阔图景的长篇小说《主角》,展示了秦腔艺术在这座城市里的起起落落,以及在时代变迁中“主角与配角”的人生百态,这部作品也一举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西安千年秦腔话百年‖大秦之声

当音乐、戏剧、艺术、文学、诗歌去滋养着一座城市的灵魂;当精神层面的食粮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心灵补品;当剧院、广场、书店、美术馆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身心休憩驿站。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幸福指数在大众心目中自有分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秦腔   西安   华阴   长泰   秦岭   天佑   芸香   陕西省   晚春   西安人   县衙   剧目   陕西   戏曲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