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要闻盘点:金融创新与监管、“十四五”规划

2020年中国要闻盘点:金融创新与监管、“十四五”规划

(▲2020年10月24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举办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身份发表演讲,批评金融监管过严,引起轩然大波。图片来源:新京报)

文|沈诤

摘要: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创业,也是 “修来的福报”,监管层、民众、媒体长期偏宽松包容。直到今年,风向突转,忍不可忍,认为已威胁到国家金融主权和社会稳定,所以连环重拳频繁出击,急功近利、短期套现、圈钱走人、一地鸡毛的爽歪歪日子不复返。

金融创新与监管“两翼齐飞”

2020年最大的金融创新是数字人民币试点。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及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10月9日、12月5日,深圳、苏州结合购物促销活动,分别向市民发放总计1000万元、2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12月15日,全国首张数字人民币保单出炉。除了深圳、苏州、成都、雄安和冬奥会场景之外,数字人民币将新增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试点。

数字人民币相当于电子化的人民币,好处多多:发行成本极低,是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使用很便捷,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即使无互联网,也能实现转账或支付;应用场景宽广,最适合小额、高频、零售业务;替代M0,不引起通货膨胀;对内节约交易成本,破除交易壁垒,有利于反垄断、反洗钱、反恐怖主义;对外削弱美元霸权,维护金融主权,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2020年最猛的金融监管是反垄断剑指互联网巨头,阿里系首当其冲。

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反响强烈,踩响第一轮“连环雷”。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释放“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的重磅消息;11月2日,金融管理四部委史无前例集体约谈蚂蚁集团;11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当天蚂蚁集团募资逾34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IPO,在上市前不到40小时按下“暂停键”,震惊全球市场。

12月15日,央行金融稳定局主要负责人发表演讲,详细解剖互联网存款的八大风险,严厉抨击互联网平台没有相关业务的金融牌照,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实质是“无照驾驶”,“属非法金融活动”。话音一落不足三天,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平台企业下架数十个互联网存款产品。

互联网企业在中国创业,也是 “修来的福报”(按:马云原意肯定996加班)。全球市场最大,且热钱很多,所以获得高速发展,获取高额利润;同时存在系列违规问题,包括无序扩张、恶性补贴竞争、违规监管套利、侵犯个人隐私等,监管层、民众、媒体长期偏宽松包容。直到今年,风向突转,忍不可忍,认为已威胁到国家金融主权和社会稳定,所以连环重拳频繁出击,急功近利、短期套现、圈钱走人、一地鸡毛的爽歪歪日子不复返。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重点监管平台经济的“二选一”、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等违规行为。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材料时,首提“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清晰传递互联网企业将面临严格监管的重要信号。同日,《人民日报》评论炮轰互联网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呼吁“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12月24日,反垄断第二轮“连环雷”炸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金融管理四部委宣布将于近日再次约谈蚂蚁集团,暗示其在“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有违规。12月26日,再次集体约谈果然实施,指出蚂蚁集团目前经营中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相应提出五个整改要求。

12月24日,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分别迅速发表早已准备好的评论引导舆论,安抚人心。立案调查“并不意味着国家对平台经济鼓励、支持的态度有所改变,恰恰是为了更好规范和发展平台经济”;再次约谈是要“督促指导企业加紧整改,完善治理,促进健康发展”。12月27日,《经济日报》再评蚂蚁集团二次约谈的基调依然温和,认为“严管也是厚爱”、“加强监管是更好更健康发展的新起点”。

在中国无论哪个行业,有些身份、地位和事业的人,需要明白和接受一个常识,也可以说是规则:讲政治、讲大局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否则走不长、走不远,当然也走不好。

2020年中国要闻盘点:金融创新与监管、“十四五”规划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举行,仍在全会传统的举办地北京西长安街的京西宾馆甲区。图片来源:新华社)

擘划民族复兴的“九强七化”目标

中国政界已形成一个惯例,每届中共中央第五次全会、每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主要议程都是讨论五年规划纲要。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特别之处在于,不仅讨论了“十四五”规划,还讨论了2035年远景目标。

最近两年国内外局势的最大变量,无疑是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美关系急剧下坠。所以全会公报谈及“十四五”规划时,首先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强国梦非常迫切,意志坚定,全会设定的“强国”目标有9个,分别是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

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系列远景目标,主要有三个:一、基本实现“七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落脚点还是在于“人”。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提“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外高度关注。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其中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且进一步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外滩   双循环   连环   主权   强国   全会   年中   试点   蚂蚁   要闻   人民币   数字   金融   集团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