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最近奥运会女足预选赛让贾秀全上了热搜,原因除了女足的拼搏精神感动了国人之外,亮点就是贾秀全在最后时刻没有换人让本该取胜的比赛变成了平局。而另外一边英超赛场热刺凭靠孙兴慜的绝杀3-2险胜阿斯顿维拉也上了热搜,同样的主角就是热刺主帅穆里尼奥,他在球队绝杀之后并没有参与到队员的庆祝当中,而是非常及时的找到场上第四官员和欲上场球员。这一波神级换人生动诠释了世界级教练对比赛的把控能力,正因此操作让人不禁想起中澳女足最后的波澜不惊,如果最后时刻贾秀全换成穆尼尼奥,结果又是怎样呢?

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很多人可能一股脑儿又要对贾秀全发起质疑了,说实在的拿国内教练和世界顶级教练做横向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同的比赛,不同的足球文化以及不同的足球环境早已造就二者对比赛的解读能力的差异。而穆里尼奥过于狂放的性格又有异于别的欧洲教练,甚至可以说在穆里尼奥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妥协谦让之说,自己的硬朗鬼魅风格独漂世界足坛。

在欧洲足坛,穆里尼奥,渣叔和西蒙尼等同归为“铁血豪迈”派系,说白了就是这些主教练身上含有异于别人的本质区别,那就是“胆量”,这个“胆量”实际上就是敢于主动挑战权威的魄力。而实际上在有些咱们熟知的大腕教练身上,这种品质很难得到体现,诸如安切诺蒂,埃梅里等。血性足球实乃一种文化,而其强加注入的关键就是主教练以及高层的态度。话说回来穆里尼奥的死亡换人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胆量”所致,再观贾秀全指导,或许你从细节中就能得知一二——原来换人也是要讲究策略和实力的。

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贾秀全申请过换人,主裁不予理会?

这个怎么看?已申请换人,可裁判不予理会,难道是裁判来决定球队换人与否吗?闻所未闻,要想具体了解只能再把当时的画面复述一下了。

85分钟,唐佳丽打进一球,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8-10分钟,中国队还有2个换人名额,当时在死球期间贾秀全第一时间没有做出换人调整,之后在92分钟澳大利亚打进扳平之前场上还有3个死球时机,其中一个任意球个两个角球,按理说这4个死球时机贾秀全都应该抓住提出换人的,但贾指导都没有去做,至少电视画面里没有换人的迹象出现。

那贾秀全到底提出申请了没有,答案是提过了赛后比赛进程记录中显示在93分钟中国队提出换人申请,记住这是在澳大利亚完成比分扳平之后中国队提出的换人,朋友们肯定又在想,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吗?硬生生的给自己使绊子啊。

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写到这里,有种气不打一处来啊,如果这比赛记录属实,那贾秀全指导太有点一根筋了,咱们也不要去抱怨裁判不让的说法了。换人的目的是打乱对手节奏让自己能保持优势,在时机的把握上非常有讲究,在效果上肯定是出其不意。正常来说咱们在及时取得领先之后就应该用换人来打对手措手不及,两个换人名额完全可以拖掉2分钟,从得知的换人名额上看用后卫刘杉杉替下中场球员张馨,从场上位置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换人调整,目的就是加上中路的防守。

是啊,换人的名额选择是正确的,可换人的时机选择的太晚了,对手逼平之后占据着场上主动,而且最后的时间只有2分钟,中国队翻盘是难于上青天啊。还有就是最后大家把问题归结于裁判不予理会,好像也说不过去,问题还是在于贾秀全自己,没有死球就创造出死球,在合适的换人机会下如果最后时刻贾指导能再硬气一点,那结局会不会明朗一些呢?

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细看穆里尼奥的死亡换人,早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穆里尼奥的经典战役无数,一个“狂”非表象所为,他对比赛的解读就如性格狂放不羁一样熏陶着球迷,即使被罚出裁判席也会用纸和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第93分钟孙兴慜打进近乎杀死比赛的进球,热刺全场狂欢,然而穆里尼奥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找到第四官员和正在热身的维尔通亨,然后折回来继续给第四官员施压,目的就是在这最后一分钟时间里把换人名额用上,把阿斯顿维拉最后一次进攻时间给耗完。

狂人这种风格令人折服,当时笔者在想穆里尼奥这个换人名额完全可以不用,剩下的1分钟让阿斯顿维拉蹦上天也无济于事,但狂人在这个细节的处理上冷静的让人害怕,这种大局观和思路缜密才是很多教练该去学习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很好的在穆里尼奥身上展现出来。足球文化是互相覆盖互相感染的,穆里尼奥的血液注入到热刺当中,反过来热刺的底蕴让穆帅的品质更能发扬光大。

一切与实力相关,教练和队伍互相影响彼此

前面说过,如果最后时刻贾秀全换成穆帅,那么最后的效果肯定是血脉喷张的,哪怕结局还是1-1。古语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强将无弱兵。道理非常的明了,当然用在体育比赛中也是想通的。

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为什么我要说和实力相关?首先这个实力概括了大环境下的足球环境,当属球队的实力和自身执教能力。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就摆在那,各界上下对足球文化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或者就跳过了中间环节来到顶层,但表现出来的终究还是索然无味的空洞。再者在低级足球文化的熏陶之下,中超球队表现出来的则是外硬内虚的空架子,装门面可以,揭开壁纸的背后是怎样的工程就不好去比喻了。那有了大环境和中超这个工程在运作之后,国产教练的水平又是个大问题,是出国留学还是请进来给予自身强化呢?其实这些都尝试百遍以上了,落得个结果是一年不如一年。

差距如此大,问题根源在哪里?其实答案早都有了,如何去推翻重来,措施手段也都写在明面上,可真要做起来真的是大工程,费时费力,关键是不讨好。球员和教练本就是这个框架的承重结构体,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影响着这个结构的拉伸应力,如果不能达到平衡,只能在对角上互相补充。按理说主教练是球队的紧固件,他的物理变化和一张一弛影响着球队的成绩,换句话说,主教练的态度直接决定了球队的命运。

深度思考:终场前的换人,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风格迥异

穆里尼奥和贾秀全都如此,论执教能力贾导不可能和穆帅平起平坐,我们沉浸在穆帅的喜悦当中时也不要过分的去质疑贾秀全的过失。怎么说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能者全才凤毛棱角,教练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借助多个平台的同步发展,再者经验是从实战里来,解读比赛能力也是一种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死球   中国队   球员   终场   场上   名额   主教练   裁判   时机   深度   球队   教练   实力   风格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