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引言

在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意大利女排的强大实力和出色发挥阻断了中国女排更进一步的梦想,最终未能挺进决赛,获得季军,对于中国女排来说6次输给意大利队,甚至有了的“逢意不胜”的恐惧,但是意大利女排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也不是完美到没有漏洞的。比如球队在一传受迫的情况下过于集中在接应埃格努这一点的的进攻火力,比如副攻与二传的传配的默契度与熟练度不够等。

在2019年的女排国家联赛(VNL)香港站的对阵中,中国女排通过发接发、整体进攻和拦防的提高,控制自身的软肋,减少失误,全队发挥出了坚韧的拼劲和不服输的品质,打出了中国女排该有的顽强意志和精神底蕴,最终实现大逆转,完美复仇意大利队,这一次的胜利其实弥足珍贵。对于这一场比赛,直到如今依旧记忆犹新,而在复盘分析之后,或许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总结到更多。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意大利女排

第一、面对埃格努的强有力的发球,中国女排通过“二换三”战术应变

在比赛开打之后,中国女排被意大利女排完全压制,埃格努的发球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用发球带动拦防,意大利队在这一点上贯彻得很到位,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她的发球轮中,中国队采用的站位是前排丁霞、袁心玥、张常宁,后排朱婷、王梦洁、龚翔宇,理论上是四人接一传的体系,但在实际的比赛中张常宁正好遇到反轮,后排三人参与一传,使得球队的进攻组织极为被动和困难,尤其是一攻,很难打出有效的、快速的、落点明确的一攻。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朱婷和队友

在卡轮的情况下,主教练郎平的对策是“二换三”,用姚迪和老将曾春蕾替换下丁霞和龚翔宇,如此一来,张常宁在前排的反轮情况得到了解决,面对埃格努的强力跳发球,曾春蕾+张常宁的组合在姚迪的组织下被激活,2号位可以打出有力的进攻威胁。

第一局中,其实中国女排是在弱轮中对上了意大利队的强轮,不过郎导的及时调整和变化暂时的顶住了埃格努在发球上的冲击,老将曾春蕾出色的地面保障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弥补了一些局面上的劣势。

第二、郎导用阵容轮次的调整、二度“二换三”战术和重点球员的个人能力来提高拦防的整体实力

其实在第一局中,中国队的主力阵容有着比较强的进攻能力,但在比赛中却在传配、组织和接发环节上均出现了失误,到了第二局,郎导将球队的开打轮次做了调整,朱婷从接应的2号位开打,而不是她比较擅长和熟悉的4号位的主要位置,龚翔宇由4号位打起,两人做了对换。在这一局中,意大利队的埃格努和达内西的发球继续奏效时,想必郎导已经在思考如何开启“车轮战”了。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埃格努

用年轻的左手主攻李盈莹换下张常宁,改变进攻节奏,扰乱对手的拦网节奏,用姚迪+刘晓彤换入再度使用“二换三”战术,李盈莹来分担朱婷作为关键球员被“重点照顾”的进攻重任,刘晓彤则来分担球队备受冲击的防守一传环节,姚迪区别于主二传丁霞的传球节奏也让全队的节奏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重点要提的是“二换三”之后的拦防,中国队前排两主攻为朱婷、刘晓彤,3号位副攻为颜妮,三点攻对上的是意大利队大波赛蒂的两点攻,而朱婷和刘晓彤在2号位和4号位进攻了换位,来到2号位的朱婷与后排的袁心玥拦网的有效撑起为球队的后排防守释放了压力,也为球队接下来的全力反扑做了铺垫。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中国女排

第三、抑制与反抑制,中国队与意大利队深入的斗智斗勇的较量

连输两局之后,中国女排没有退路可言,丁霞+刘晓彤+朱婷从前排开打,刘晓彤客串接应,李盈莹继续留在场上司职朱婷对角主攻。这样的安排让意大利队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了不适应,借助于第二局创造的机会,中国队在一攻上逐渐提高了成功率。

两队球员也出现了阶段性的波动,中国队在丁霞的不断调动之下有了更多的突破,右路能够分担原本集中于左路的进攻任务,让对方的针对性有了分散。而张常宁替换下刘晓彤打接应加上朱婷与李盈莹两位主攻的无缝切换,即便对上马利诺夫或埃格努的发球,也能游刃有余地化解。这一阶段的“二换三”不再是前两局的“自保”和提高一攻,而是能够对意大利队施加拦防与进攻的压力。在张常宁轮转至后排时,通过袁心玥和李盈莹的发球,朱婷在4号位本位的强有力的进攻,两队呈现比分与局面上的胶着,谁都无法拉开差距,双方你来我往,竞争进入白热化。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中国女排比赛中

第三局局末,郎导再度将丁霞与龚翔宇这两位首发球员换入场内,球队的2号位和3号位的进攻下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最终胡铭媛的替补发球加上双人拦网帮助球队拿下这一局的胜利,吹响了球队的进攻号角。郎导在本局频频换人,每一次的换人都起到了作用,而意大利也在郎导的作战套路之下被压制,在抑制与反抑制的斗智斗勇中落入下风。

第四、稳定的一传创造更多战术进攻的可能性,朱婷与袁心玥带领球队绝地反击

第四局意大利队见招拆超换下了状态一般的主攻塞拉,让彼得里尼来扭转被动局面,但她的上场反而让中国队找到了对手一传上较为薄弱的位置。这一局郎导用的“二换三”成了丁霞+曾春蕾,张常宁回归主攻位置搭档朱婷打对角,袁心玥更多的配合丁霞跑起了传统的背飞战术。而在一传的站位上,能力较为一般的李盈莹“隐形”,她更多的参与了调整攻帮助球队改变进攻受阻的局面,屡见奇效。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丁霞

中国队愈加稳定的一传帮助球队在进攻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腾出空间让二传丁霞有了组织不同的战术进攻的基础,所谓一传是“生命线”,而有了这一环节的保障,全队在郎导的调教下显示出了更多的活力。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中国队也在变着法的迫使意大利队乱中出错。

到了决胜局,比赛的气势全到了中国女排这一边,加上中国香港的主场优势,中国女排完全占据了天时地利。而彼得里尼的入场其实成了意大利的漏洞,进攻重任全集中在了埃格努一人身上,中国队的朱婷则由队友们一同分担,相比之下合理度全然相反。朱婷+袁心玥的进攻效力使得二传的组织更加从容,后排简单的三人接一传的体系反而产生奇效,关键时刻打关键球员,朱婷的关键作用发挥了出来,让意大利队在决胜局局末方寸大乱,最终中国女排完成逆转,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复盘:中国女排的觉醒,抑制与反抑制的较量,逆转击败意大利队

中国女排


全场比赛来看,中国队的战术应变与调整可以说是一顶一的出色,而郎导阅读比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可以说是目前女子排坛的“神级”。朱婷的关键作用,袁心玥的日趋成熟,李盈莹的一传进步与成长,曾春蕾、刘晓彤与颜妮三位老将的稳定性与实力,龚翔宇的保障能力,以及张常宁在主攻与接应位置的自由切换都是中国女排能够赢下意大利不可忽视的地方,中国队也在从“依赖朱婷”逐渐走向“突出朱婷”,这是可喜的。在面对意大利队六连败之后,这场完美的“复仇”之战,也让我们在这支王者之师的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未来我们一同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中国女排   彼得   抑制   意大利队   中国队   球员   意大利   女排   后排   前排   战术   球队   能力   组织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