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八十多岁才回到中国,为什么依然要欢迎他?

杨振宁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当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1922年出生在合肥,1945年赴美留学,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和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杨振宁突破重重阻碍访问中国,他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2003年,杨振宁返回中国,奔波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之间。2004年开始定居在清华大学,到现在已经有16年。16年里,杨振宁经常出席各种学术活动,依靠个人影响力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振宁八十多岁才回到中国,为什么依然要欢迎他?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来到中国,并为中国付出着,作为中国人应该为其表示感谢。可总有一些人,用各种理由对杨振宁进行攻击谩骂。其中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理由是:要回早回来,老了回来干什么?

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理由去这样说杨振宁。报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需要回国才能实现。在我看来,杨振宁如果在更早的时候回国,他一定不能为中国付出这么多。建国初期有很多科学家选择了回国,杨振宁在那个时期能回国吗?他不能,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回国。他的夫人杜致礼是蒋手下大将杜聿明的女儿,解放战争期间杜聿明被捕后被关进了监狱。1957年宇称不守恒得到实验验证以及当年他和李政道获诺贝尔奖时,香港、台湾是一片兴奋,而大陆方面的表现却很平静,在官方个别的报道中还突出“美”“蒋”这样的字眼。即使当初他回国后没有遭到迫害,在当时国内的学术环境下,他也不会取得一连串的学术成就。

杨振宁八十多岁才回到中国,为什么依然要欢迎他?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项成就是诺贝尔奖级别的。1972年杨振宁第二次访华时曾表示要为中国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提名诺贝尔奖,结果国内方面回复说诺贝尔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颁发的奖,拒绝了杨振宁的好意。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在杨振宁的心中引发触动。可是杨振宁仍然没有停止努力,改革开放后又为邓小平表示愿意为合成牛胰岛素工作提名诺贝尔奖。在杨振宁的努力下,钮经义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遗憾的是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青睐。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心里会五味杂陈,杨振宁当时经历这些事情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有心无力,回国也是不能报效。

杨振宁八十多岁才回到中国,为什么依然要欢迎他?

今天杨振宁能够为国内的科技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离不开他的个人影响力。杨振宁的个人影响力不是在他风华正茂时就有的,而是在他年长后才逐渐积淀了出来。杨振宁在科学上的最大成就不是使他拿到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而是发表在1954年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理论发表后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后来希格斯引入对称性破缺机制、弱电统一理论发表、渐进自由理论发表后,该理论的威力才逐渐释放出来。甚至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也是对规范场理论的肯定。可以说晚年杨振宁的个人魅力要大于中青年时期的个人魅力。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魅力,杨振宁才能劝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回到中国工作。试问六七十年代的杨振宁能为中国劝来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吗?中国要建超大型对撞机,有消息说是因为杨振宁的反对才使得项目落空。不讨论该不该建对撞机,能将这样一个工程拉下马,除了杨振宁,还有谁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解放战争   中国   诺贝尔奖   诺贝尔   清华大学   胰岛素   物理学家   一大批   科学家   影响力   成就   事情   理论   魅力   国内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