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举国沸腾,世界也为之震撼。

50年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1967年,中国成立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钱学森组建了“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部。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及青年才俊投入到卫星的研制及发射工作中。当时的条件是何等的落后,没有电子计算机,只有半自动的手摇计算器,一群科研工作者硬是用算盘算了一年才将轨道计算出来。卫星在天上工作需要有电池,太阳能电池是理想的电能来源。可是当时中国的技术还不能让太阳能电池在太空中工作,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的是专门研制的大容量电池。这个专门研制的大容量电池的的容量比平时生产的电池要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可还是不能让卫星在天上长时间工作。可在当年的5月14日电池的电量就耗尽,卫星不再发射信号,也与地面失去联系。自始至终,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了大约20天,它的设计寿命也正是20天。尽管如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还是为中国人创造了历史,让中国人在世界上吐气扬眉。

50年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到现在整整过去了50年,在这50周年的日子里东方红一号卫星又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它虽然不再发射信号,可依然遨游在太空中。由于当时设计时有一个“看得见”的要求,在一些地方仍然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反射出太阳的光芒。

50年了,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中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它的轨道比较高。当时升空后,卫星的近地点高度是440余千米,远地点高度超过2300千米。在地球附近仍然有一些稀薄的气体分子,卫星运动的时候会受到稀薄气体施加的阻力,离地越近,阻力就越明显。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由于近地点高度只有215千米,上天三个月后就坠入到大气层中。如果是距离地面36000多千米的同步卫星,数亿年也不会掉下来。

一般而言,轨道高度超过600千米,飞行器受气体的阻力可以忽略。50年来在气体阻力的影响下,东方红一号的高度也在逐渐下降,目前的近地点高度大约是430千米,远地点高度大约是2000千米。就目前的情况看,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可以在太空中继续飞行至少几百年。而同时期其他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早已坠落到大气层中。东方红一号卫星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也记录着老一辈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尼克   远地点   近地点   同步卫星   太阳能电池   稀薄   千米   阻力   中国   汗水   气体   轨道   大气   科学家   高度   电池   智慧   工作   东方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