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韶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也是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这个地方承载了毛主席太多的回忆。毛主席参加革命运动后,就很少有时间回韶山了。建国后的第十年,也就是1959年的6月份,毛主席怀着对家乡的思念,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韶山。

毛主席这次回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回来看看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而第二个原因也是回来看看自己的亲友和乡亲父老。6月26日晚,毛主席在松山招待所请所有的亲友吃饭,有长辈、亲属、老师、故交,也有老党员、革命烈士的亲属和当地的干部。

阔别32年,重新回家,毛主席心境大变,他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湖南伢子,彻底成长为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最高领袖,并一手缔造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也许是因为近乡心切,所以毛主席站在村口迟迟不敢入内,大感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不过,在第二天清晨毛主席进山祭祖扫墓时,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后,却语出惊人地说:“坟墓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主席为何会突然下达这样的命令呢?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1949年新中国虽然成立,但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还处在饥寒交迫的窘境中难以自拔,吃不饱也穿不暖。

因此,毛主席身上的担子很重,一方面他要处理国际上的外界压力和冲突,另一方面还要努力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日理万机,每天工作非常繁重忙碌。

直到1959年,情况才终于有所转变,而且这一年非常特殊,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第十周年,而且还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第三年。

毛主席非常关心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所以就在6月份亲自乘坐专列,在公安部长罗瑞卿的陪同下,亲自视察湖南和湖北,深入基层考察发现问题,从而制定相应措施,改善和解决困难。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6月24日,毛主席一行抵达湖南省会长沙,完成视察工作后,就去了湘江游泳,吃了湖南地道的家乡菜和特色小吃。

心情舒畅之余,毛主席就与工作人员闲聊起来,突然主席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说:“我们明天动身去韶山。”

主席的秘书高智同志怀疑自己听错了,因为在主席的出行计划中,并没有去韶山的安排,所以就又确定了一次:“明天去韶山?”

毛主席点了点头:“对,就去韶山,明天一早就动身。”

这是毛主席的一次临时起意,具体什么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他老人家已经32年没回家,非常思念家乡,这次趁自己人在长沙,距离韶山只有几十公里的山路,是一次非常适合回家探亲的机会。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毛主席自从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红军,开启武装斗争的道路后,他就将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再也没有回过一次家。

而打破世俗陈旧观念的革命艰险难行、布满荆棘,但毛主席从秋收起义开始,到井冈山开辟根据地、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最后建立新中国,几十年披肝沥胆呕心沥血。

毛主席一路走来战胜了无数对手,一次次用非凡的智慧和魄力拯救全党全军,将中国革命拉到了正确的快车道上,将中国革命带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主席34岁外出闹革命,到66岁重返韶山,32年时间沧海桑田,韶山的变化不大,但没了封建统治专权的压迫和剥削,韶山也多出了一份欣欣向荣的自由民主气息,老百姓在田里忙着农活,嘴里喊着熟悉的韶山腔小调,大家干劲十足,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

毛主席很开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所以这次回家他老人家就专门给罗瑞卿部长打好了招呼:不许派部队过去,不许惊扰老百姓,回韶山必须给他充分的自由,他要与老乡们亲密接触,好好的说说话。”

罗瑞卿压力很大,在他看来,毛主席的安全固然重要,可又不能违背他的个人意愿,所以只好听之任之,但暗中部署的安保力量,却一刻也不敢放松停止。

很快,在田里干活的老百姓就认出了毛主席,纷纷激动地奔走相告:“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回来看我们了!”

韶山走出了这么个大人物,乡亲们与有荣焉,脸上写满了自豪,但很多人都没有亲眼见过毛主席,所以听说他老人家回家了,就纷纷自发赶来,一睹领袖的风采。


而看到乡亲们对他这么热情,一向将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毛主席非常开心,在落座休息后,就一一向他们问好,并将韶山招待所的所长叫来,询问韶山这些年来的近况。

细心的毛主席发现乡亲们虽然热情,但都非常的拘束,就主动打破僵局,带动现场的气氛:“我几十年没回家了,大家看到我可能有些生分,不打紧,我还是那个湖南伢子嘛,有任何话都可以跟我聊。”

话音刚落,气氛一下就打开了,乡亲们全部围坐在一起与主席聊天,汇报一些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毛主席虽然旅途奔波劳累,但还是一一耐心做了解答,韶山的乡亲们看到他这样平易近人,脸上也都洋溢着激动地笑容。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毛主席以前外出考察,基本上都是事先做好规划,下发各地,由地方领导干部准备汇报,这样的形式他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

但这一次回韶山老家,就是想要通过出其不意的方式搞突击,让韶山的地方干部毫无准备,才能真正地看到韶山底层劳动人民最真实的样子,远比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要了解的更加全面,也避免了下面的人弄虚作假。

而且韶山是毛主席的家乡,有很多老人都是看着主席长大的,谈话间也不会太过避讳和顾忌,只有这样毛主席才能发现农村的一些不良现状和问题。

而当主席将现场气氛带动起来后,基层干部和乡亲们终于开始反映问题和看法,经过一整天的深入交流,毛主席收获颇丰。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第二天,毛主席起了个大早,没有惊动任何人,简单洗漱后就孤身一人出了门,正好迎面遇到一位扫地的老爷爷。

老人家上了年纪睡觉的时间短,起得比主席还早,简单的寒暄问好后,发现毛主席身边没人保护照顾,生怕他有个什么闪失,就赶紧回去叫醒了所有的工作人员。

罗瑞卿部长得知消息后,心中非常着急,马上就带着人往外跑,终于追上了正在散步的主席,长舒了一口气后问道:“主席,您今天想去哪看看?”

毛主席望着曾经的故居,心底一阵黯然:“今天去祭祖吧,去看看父母吧。”

他已经离家32年了,此次难得回到家乡,又怎能不去二老坟前祭扫进香呢?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这时,起来上地干活的一个韶山小伙子,听说毛主席要进山给父母扫墓,就主动站出来说:“主席,我给您带路吧,这条路我熟,您离开家乡这么久了,很多老路都改掉了。”

毛主席这次没有拒绝,进山的路崎岖坎坷,坑洼陡峭,年轻人走起来都气喘吁吁,所以大家都担心毛主席会吃不消,即便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身体底子很好,可毕竟已经66岁了,所以工作人员就将一根踩田棍递给了主席,既能够辅助上山,也能够尽量的减少体力消耗。

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到了地方,毛主席先在两个土堆前停下脚步,看了看后就摇头离开了,再走了几十步,又发现了另外的两个土堆,毛主席在仔细辨别了一下后,终于神色肃穆地双臂下垂,低下了头。

这正是父亲毛贻昌与母亲文七妹的合葬墓,因为多年未曾及时修缮,坟堆几乎已经快成为平地了,要不是毛主席记性不错,还真认不出来。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毛主席的父母双亲,分别于1919年10月初和1920年的1月下旬遗憾离世,然而当时他正在外面闹革命,与封建军阀作斗争,没时间、也没机会回来送父母最后一程。

直到父亲去世七个月后,革命形势好转,毛主席才终于忙里抽身,回家将父母合葬在一起,成为了主席内心永远的遗憾和悲痛。

此后30多年的时间内,毛主席将全部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解决全国老百姓吃饱穿暖的生活问题上,日理万机,就更没时间了,如果不是这次临时起意回韶山,恐怕他老人家依然抽不出空回家,到父母坟前祭扫尽孝。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毛主席发现父母的坟前已经长满野草,就慢慢蹲下来拔掉了上面的杂草,因为事先不知道主席要进山扫墓,所以身边的工作人员根本没人准备祭祖的用品,最后只能够拔下几株杜鹃花,当成祭品递给毛主席。

而当主席将坟前的野草全部拔掉后,坟墓因为多年没有修缮,导致的裂缝和小洞就暴露出来,后来主席又细心地用泥土将这些裂缝和小洞一一填好,然后对着父母的坟墓堆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默默站了大半晌,就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当时,韶山当地的干部追上来小声问道:“主席,是否将二老的坟墓修缮一下?”

但毛主席立马就否决道:“不用修了,就那样吧,不过如果有时间的话,请当地的亲人在清明和重阳时分,代替我祭拜一下就可以了。”

几天后,毛主席因为公务繁忙,就在韶山村民恋恋不舍地泪光中乘车返回了北京,但这并不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家。

在1966年时,毛主席又一次回到韶山老家探亲祭祖,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家,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毛主席回乡探亲,发现父母的坟墓破旧不堪:不用修了,就这样吧

湖南韶山是一个风水宝地,也是一块革命圣地,它培育出了像毛主席这般一力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伟大领袖,勤劳朴实的韶山人民也因此与有荣焉,自豪万分。

毛主席一生忠诚为国、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从人民群众中来,但终归要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他的一生都在为了革命而奋斗、为了中国的未来奋斗、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而奋斗。

自从34岁离家闹革命,夙夜忧叹,殚精竭虑,一生中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从新中国成立,到他老人家去世,也才回家两次,而且全都是因为公事顺带回家探亲。

这就是一代伟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的伟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他的功绩名传千古万世流芳,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小洞   坟墓   韶山   伢子   秋收起义   父母   发现   湖南   回乡   乡亲   新中国   老百姓   家乡   主席   时间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