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历史洪流大浪淘沙,洗尽铅华。

在历史的印记中,有的人只能留在花名册里,而有的人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中共“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命运恰好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可否认,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十三名代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年长或年轻,他们在建党的前期阶段,都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信仰者,都是社会主义的鼓吹者,都是建党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但是,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革命的环境是残酷的,革命的代价是需要付出生命的。所以在涛涛洪流之中,在血与火的严峻考验面前,有的人意志坚定、搏击风浪,指点江山,成为了党和共和国的领袖或领导人;有的坚守信仰,浴血奋斗,誓死如归,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成为了人们敬仰的英雄;有的人意志脆弱,丢失信念,意志动摇,或脱党,或退党,成为了革命的落伍者;还有的人,经受不住金钱和地位的诱惑,叛变投敌,或成为叛徒,或成为汉奸,最终蜕变为人民的罪人。

由黄轩、陈坤、倪妮主演的电影《1921》上映后,获得了观众们的大量好评。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这部电影以黄轩饰演的李达为主要视角,讲述了在当时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陈独秀、李大钊等如何筹谋建党,李达如何将何叔衡、李汉俊等代表串联起来,在敌人的严密追捕下成功召开一大,真正建立党组织的故事。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在一大上,两大核心人物陈独秀、李大钊因故都没有出席。他们分别委托了包惠僧和张国焘作为代表出席了大会。而参加一大,不仅奠定了包惠僧和张国焘作为党的最初创始人的地位,也为日后他们掀起腥风血雨的反革命行为提供了政治资本。

今天,我们不聊英雄,而是借着电影来聊一聊这些曾经怀揣梦想,最终却走向异端的叛徒。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1、张国焘

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家里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父亲是地方官员,家境优渥。1916年,19岁的张国焘考进来北京大学,之后师从李大钊。

张国焘为人十分高傲。他第一次和毛教员见面时,毛教员还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尽管李大钊对毛教员也颇为欣赏,但面对毛教员的热情和友好,张国焘却十分冷淡。

1919年,张国焘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学生领袖之一。他也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1920年,他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创立了北京的早期党组织,并在24岁那年作为李大钊的代表参加了1921年的一大。之后,他跟随李大钊一路成长,并在后来成为党的核心领导人。

然而,张国焘在成为核心领导人之前就已经叛变了。1924年,张国焘被捕,并在敌人逼供下将李大钊列为首脑,间接导致了李大钊被捕并在1927年被敌人杀害。建国后,北洋政府的京师警察厅档案被解密,大家才发现了张国焘在早期的叛变。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隐藏身份的张国焘一直在搞破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前,张国焘假传共产国际意见,想要推迟起义,但没有成功。这导致他被共产国际无限期留在苏联“学习”,以纠正“机会主义倾向”。

后来,张国焘回到根据地,在“反围剿”期间在根据地大搞“肃反”运动。根据徐向前的回忆,张国焘的“肃反”直接杀害了2500名红军指战员,而当时红军一共只有12500人!

1935年,张国焘借掌握领导权之便利想要将“毛周张博”驱逐出党,但因得不到支持最终失败。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1937年,张国焘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因分裂主义和军阀主义被严肃批评,但他仍获得了被挽救的机会。没想到,张国焘于次年4月叛逃国民党,加入军统,彻底地站在了党的对立面。

1953年,败逃移居香港的张国焘穷困潦倒,想要叛离国民党返回大陆。但他不知道档案已经被解密,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1958年,张国焘第三次想要返回大陆“为人民做贡献”,但他给美国中情局出卖情报的信息早已被大陆掌握,他虚伪的人格已经得不到任何信任。

1979年12月3日,82岁的张国焘在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1年后,在寒冷的冬天冻死于一家养老院。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2、包惠僧

包惠僧出生于湖北的一个殷实的家庭。湖北第一师范毕业后,他还在武昌教了半年书。后来,他同样去到北京大学念书,但并没有毕业。1919年,他参与了五四运动,之后回到武汉建立了临时支部组织。2021年,27岁的包惠僧受陈独秀委托出席一大。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有过一段蜜月期。包惠僧等党员也在1924年加入了国民党,拥有了双重党员身份。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同年,黄埔军校在广州黄埔创立,包惠僧出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1924年-1926年间,包惠僧作为党代表参加了讨伐滇桂军阀、二次东征等重要战役。

1927年,包惠僧被谭延闿派到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夏斗寅师。没想到夏斗寅叛变,将其拘押。八一起义后,工农红军转战江西,包惠僧自觉前途无望,决定脱党。

1930年,包惠僧重回国民党,并担任时任国民党湖北省主席何成浚的参议。之后,他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国民党内政部参事、户政司司长、人口局局长等职。国军1949年溃败前一年,包惠僧举家迁往澳门。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1949年11月,包惠僧举家回到北京,担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等职务。

1979年7月,包惠僧早张国焘5个月在北京病逝。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3、陈公博

在《1921》中,有一段街头的镜头很多人可能都没看明白。陈公博和周佛海携各自伴侣在上海街头相遇并打招呼。两位出生优渥的年轻人在一大共同成为了创始人,也在后来共同叛变至国民党,拿起了残害进步人士的屠刀。

陈公博同样出生于官宦之家,师从自命为“康梁传人”的梁雪涛,从小接受改良派思想教育。

1917年,陈公博考入北大。北大当时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校长,治学严谨、学风开放,各种思想在北大碰撞,也同让陈公博内心激荡。

1920年,回到广州的陈公博恰好赶上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各种新思潮与各种新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陈公博联络同学一起创办了《广东日报》,在广东思想界引起了巨大轰动。陈独秀履任广州后,《群报》也成为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1921年,29岁的陈公博受陈独秀委派参加一大。陈公博当时刚刚新婚,也是想趁着开会的借口度蜜月,因此对于开会并不上心。

在一大上,创始人们因党员是否应该去政府任职议题发生争辩,让陈公博感觉两派摩擦,更加心生退意。再加上后来一大召开途中遭遇法租界骚扰,陈公博趁大伙转移到嘉兴的时候悄然退出,革命热情大打折扣。之后,陈公博消极应对组织,并着机脱党。

电影《1921》中,陈坤饰演的陈独秀曾跑到孙中山家里和军阀陈炯明拍桌子要钱。而就在1922年,陈炯明发起军变,炮轰总统府。党支持孙中山,怒批陈炯明,并要求广州组织断绝和陈炯明的联系。没想到陈公博公开支持陈炯明,并和组织决裂。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1925年,脱党三年后的陈公博加入了国民党,并成为汪精卫的重要助手。之后,陈公博在国民党内地位迅速提高,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并进入核心领导层。

陈公博在国民党内左右摇摆,先是帮助蒋稳定危局,迁都武汉。在汪精卫当选之后,又重新倒向汪联合反共,并策划让蒋下台。

在蒋汪分分合合几年后,蒋借广州起义之罪指责陈公博是卧底。陈公博被迫逃亡香港。

“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再次合作,陈公博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之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起“西安事变”,陈公博力主武力解决,想致蒋于死地。但令汪、陈没想到的是,蒋毛双方均有着敏锐清晰的政治智慧,和平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开启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抗日战争爆发后,汪成为彻底的投降派。陈公博虽曾反复犹豫,但汪若叛变,其在蒋手下也无生机,于是彻底加入汪伪政权,成为伪政权二号人物,也成为了中国第二大汉奸。

之后,陈公博大肆残害进步人士,并与日本签立丧权辱国的条约。

1944年3月,汪精卫病重去日本求医,陈公博代理政务。同年11月,汪精卫一命呜呼,陈公博成为了伪政府的一号人物。只是没想到,没有多久,日本就正式宣告投降。

日本投降后第二天,陈公博紧急宣布解散汪伪政府,想要再次投机倒向蒋。但陈公博自感罪行太大,不敢等待审判,于是逃亡日本。逃到日本的陈公博还没有过上悠哉的生活,就在不久之后被押解回国。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在狱中,陈公博写了多达万字的自白书,但最终没有逃脱“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汉奸罪名,被判处并执行枪决。

一代汉奸走狗最终得到报应。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4、周佛海

经常看谍战剧的观众对周佛海这个名字绝对不陌生。周佛海出生于1897年,和张国焘同年。在一大时,他从日本回国,是唯一一个海外代表。但在回到日本才半年,周佛海的信仰就动摇了。1924年,周佛海在国民党的高位与高薪诱惑下脱党。

自此,周佛海和陈公博一样,走上了汉奸走狗的道路。

周佛海脱党后声称“攻击党,是我的责任,是我的义务”。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周佛海在国民党曾出任宣传部副部长。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尾随汪精卫叛国,并在伪政权担任财政部长、储备银行行长、警政部长等要职,并因此过上了酒池肉林的生活。

但谁也没想到,周佛海居然在1942年秘密向蒋投诚,并加入了戴笠的军统,成为军统的二号人物。周佛海在伪政府既镇压进步人士,又偷偷给蒋送情报,还设计杀死了汪伪的特务头子李士群。

不过,周佛海的行为并不是爱国,而是政治投机。

日本投降后的第一时间,周佛海就向蒋介石拍了急电,表示将通过他控制的1万多人的武装,将上海“完整”奉上,并向蒋表忠心“宁愿死在主席之前”。

随后,周佛海从大汉奸摇身一变,变成了卧底汪伪的大功臣,并担任上海行动总队司令的高位。

13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但周佛海没有想到的是,他干下的坏事太多,早就被老百姓恨得牙痒痒。抗战结束后,全国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要求严惩周佛海的活动,蒋只好将周佛海拘押。

陈公博被枪决后五个月,周佛海也被判“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死刑。后蒋直接下令减刑为无期。但周佛海还没有等到对他的第二次减刑,就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病亡。

据说周佛海病亡当天,口鼻流血不止,最后油尽灯枯,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事后来看,这四个人曾经都是创始人之一,他们在创始组织的时候都只有二十多岁,在叛变的时候也只是在三十岁前后。

他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都有着明显的畏难情绪。他们的出身都很好,习惯了锦衣玉食,接受了不错的教育,但却没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相对于革命,他们更加精致利己主义,更加贪恋权位、财富与享乐,立场从不坚定,又喜欢政治投机。所以,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难判断。

但难的是,当我们以史为鉴,当我们面临同样的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坚定信仰、满怀信心、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地为了祖国和人民奋斗青春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呢?

最后,让我们向千千万万为了国家和民族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自由而不懈奋斗的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优渥   伪政府   伪政权   中国共产党   军统   代表   迥然不同   教员   汉奸   日本   广州   国民党   北大   没想到   结局   核心   政治   组织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