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前言

1930年,在那个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革命志士为了建立新中国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他们志存高远,以解救全中国人民为己任,忘却自身安危,将一片赤诚热血,播撒在华夏大地。但也正是在那个艰难的革命岁月,涌现出许多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其中,毛主席与杨开慧的爱情故事,演绎着一段旷世佳话,至今读来,依旧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不认可却没有忘记的第一段婚姻

毛主席出生于湖南湘潭,年幼时家里条件并不算好,全家人生活的重担一直压在父亲毛顺生的肩头,而母亲一直以来的体弱多病,也为家庭增添了负担,不得已之下,毛泽东在年仅十四岁时,便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料理农活,帮衬家务,要知道,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青年毛泽东

由于母亲未曾生过女儿,家里的工作,又总是需要女人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父亲毛顺生萌生了给年少的毛泽东说一桩亲事的想法,一来多一个人多一个劳动力,能为家庭减轻不少负担,二来他知道自己的孩子思想开放,一直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结了婚就得顾家,因此也能拴住他的人。

毛顺生觉得同乡罗合搂家的姑娘罗一姑很是不错,年长毛泽东四岁,精明能干,孝顺父母,再加上两家沾亲,那时候讲究“亲上加亲”,想来必是一桩美妙的亲事。起初毛泽东是反对的,他不喜欢封建思想下父母包办婚姻的陋习,他崇尚自由恋爱,寻找心仪的另一半,可是奈何母亲执拗,几经三番,实在拗不过她,于是只能接受了这段婚姻。

罗一姑很讨父母的喜欢,但是好景不长,与毛泽东结婚三年后,罗一姑便染上疾病,不幸辞世。其实在与罗一姑结婚以来,毛泽东的生活并不能说不幸福,只是没有经过恋爱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在他的心里,总是感觉别扭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青年毛泽东

这是毛主席不愿提及的一段婚姻,但是他从未忘记罗一姑,也从未忘记罗一姑的家人。后来新中国成立,罗家人曾提出想去北京探望的请求,毛主席欣然答应,要知道,当时有许多亲戚有过这样的想法,都被主席拒绝了,可见主席重情重义却又不失原则。

第一段婚姻是父母包办下的悲剧,那么与杨开慧的婚姻,便是轰轰烈烈爱情的来到。

革命岁月的忠贞爱情

那是1911年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日子,百花齐放象征着盎然生机,绿色映人表露着伟大复兴。这一年,毛泽东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满载理想,背起行囊,离开故乡,他来到省城长沙,开启了求学之路,也正是在这里,她结识了杨开慧——这个思想前卫、摒弃封建、博学多才的奇女子。

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师从杨昌济教授,杨昌济很是看重毛泽东的资质,假以时日,必是成大器之人;毛泽东则十分佩服杨老师的博学多识,常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二人相谈甚欢,亦师亦友,高谈阔论,从古今历史到当下格局,再到对未来的看法,相谈甚欢,十分融洽。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昌济旧照

杨开慧便是杨昌济的女儿,杨昌济对这个长相甜美、性格乖柔的女儿很是喜欢,在他的循循善诱与不倦的教导下,年仅十二岁的杨开慧,就有了博才的学识,俨然大家闺秀一般,并且杨昌济也时刻告诫她:我杨家,不做俗人之举,无形中培养了杨开慧的胆识与性格,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杨开慧的处事抉择,都与这些教导有关系。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家中客厅,父亲宴请优秀同学前来探讨问题,毛泽东身在其列。杨开慧是听过毛泽东名字的,她时常听闻父亲口中夸赞他的见识与能力,而当时身逢乱世,毛泽东志在救国,秉承“革命”的原则,攻读大量书籍,并对当时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编写过《心之力》《体育之研究》等文章,可谓意气风发之年,甚至写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般惊世语句,着实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卓越青年。

杨开慧在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便被这个年长自己八岁的大哥哥“吸引”了。

等到毛泽东大学毕业时,已是26岁年纪,此刻的杨开慧,18岁年纪。一个英俊高大、玉树临风的帅气模样,一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小鸟可人,看着好生心动。这一年,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杨昌济前往北大任教,杨开慧随父亲一同前往,本以为就此会分开的两人,却在杨昌济的安排下,再次走到了一起。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青年杨开慧与青年毛泽东

杨昌济通过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给毛泽东安排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毛泽东因此从长沙来到了北京,由于没钱租房子,杨昌济允许毛泽东住在自己家了,如此一来,毛泽东与杨开慧便有了更多的接触,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俩人感情持续升温,坠入爱河。

最好的感情,是我欣赏你的才华,你看好我的魅力,志同道合地走在一起,一时间有说不完的话题。那一年的北京,街上多了一对青年男女,有说有笑,漫步在这美妙时光里。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漫天白雪记录下这美丽瞬间,冬日阳光刻画着最温情的爱恋场面,甜蜜蜜的感觉涌在心头。

杨昌济留意到了女儿的感情变化,他把杨开慧叫到房间询问:“润之年长七八岁,家境贫寒,你打算真的跟随他吗?”杨开慧回答:“我是为父母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此时在杨开慧的心里,已经把毛泽东已经当做人生的另一半,无论他今后贫穷,富贵,艰难,辉煌,都是愿意伴他左右。这样坚贞的爱情态度,让杨昌济放心了,他衷心希望女儿过得好,也确实对毛泽东寄予崇高的期望。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北大图书馆旧照

他们的婚礼着实骇人听闻,甚至可以用破天荒的头一回来形容。

自古以来,婚姻都讲究仪式,男方有媒人提亲,此谓“明媒”,选择佳日,宴请宾客,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所谓“正娶”。杨开慧却一改常态,认为这是陋习,只要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真心最重要,仪式不重要。她和毛泽东说:“咱们结婚要简单,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不要花轿,不要媒妁之言。”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婚姻乃人生大事,怎么能如此草草了事?杨开慧的朋友都感到震惊,认为她“疯了”,毛泽东的朋友也感到震惊,但是震惊之余,纷纷让他给介绍经验,是怎么不花一分一厘就把这么漂亮的媳妇儿娶回家的!

杨开慧对别人的看法并不放在心上,收拾了自己的衣服、物品,提了箱子,住进毛泽东的家里,这样子便算是结了婚了。毛泽东大概也觉得确实有些草率,于是花了六块钱,请了一些好朋友,点了一桌餐,大家欢聚在一起,见证了自己与爱妻的幸福时刻。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与毛泽东绘画作品

当时有许多人说他们的婚姻实属异类,一定不会长远走下去,但他们浑然不知,这是一个新时代女性的格局与豁达,是对中国两千年封建束缚的反对与冲击,更是毛泽东与杨开慧之间爱情的忠贞不渝,是在那个年代下难能可贵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也表现在杨开慧对毛泽东事业上的支持,在她分别生下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妻子生孩子,丈夫一定要陪在身边的,可是杨开慧接连生了三个孩子,毛泽东都因为“革命”的原因,没有陪在她身边。当然杨开慧也是女人,她也渴望得到丈夫的关怀,只是她与常人不同的是,她懂得什么叫做大局为重,什么叫做情绪的隐忍。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板仓住房

毛泽东曾向杨开慧道歉:“你生三个孩子时,我都没在你身边,实在对不起。”而杨开慧这样回答:“你在,我要生,你不在,我也是要生的!”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毛泽东工作繁忙的理解,为了中国伟大的革命道路,这段爱情故事,更显得弥足珍贵。

得此娇妻,夫复何求?

生离死别,天涯无缘,执着执念,来生再见

杨开慧不仅为毛泽东生儿育女,还会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以及整理材料、起草文字等工作,生活中的无微不至,工作中的踏实细心,既是贤内助,又是好帮手,其间辛苦可想而知,但是杨开慧从未喊过一声累,道过一句苦,在她看来,只要能帮助丈夫,就是快乐的。

然而这一切平静,都随着秋收起义的失败戛然而止。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秋收起义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挥起屠刀,开启了全面的“清党”运动,毛泽东提出了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然而整个队伍内部并不团结,思想也不明确,因此没有像南昌起义一样一炮打响。

毛泽东知道,自古以来,凡是革命的,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寻找一个立脚点,现在以城市为中心作的斗争,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有诸多不妥,因此要准备做好长期准备,几经研究,准备转战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队伍得以发展,静观其变。

但是有着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意识到革命时局给自己带来的危险,这一路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妻子和孩子如果跟着自己,辛苦不说,甚至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不得已之下,决定将他们暂且安置在板仓老家,从此隐姓埋名,想来是安全的。

只是谁都不曾料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情书手稿

1930年,中共中央要求毛泽东带领红一方面军进攻武昌,要求彭德怀率领红三方面军攻打长沙,在军阀何键不在城中的情况下,彭德怀取得胜利,一举占领长沙城,待到何键听说长沙失守,当即命令部队反攻长沙,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彭德怀审时度势,立即撤离。

何键对长沙失守一事怀恨在心,既然革命党抓不住,那就对他们的家属下手。

此时的长沙,冲蚀在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中,相继有革命党及其家属被残忍杀害,漫天笼罩着肃杀和萧条。彼时,杨开慧的好友向警予、郑佳奕被抓,遭受了酷刑之后押送刑场,被折磨得惨不忍睹的模样,叫人心生恻隐之心。杨开慧看在眼底,心里却从未对自己的人身安危担心过,他心里想的念的只有毛泽东,但是战乱中断了他们的联系,她只能通过报纸才能了解到丈夫的近况。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

她把对毛泽东的思念写在书信里,含情脉脉,情真意切,只是因为担心书信会落在敌人手中,所以彼此间称呼均是暗语,内容则异常隐秘。她将这些信件藏在了墙壁之中,遗憾的是,主席那时没有机会看到,等到书信重见天日时,已是几十年后的今天,真是造化弄人。

祸不单行,杨开慧终究还是被抓了,但是她没有丝毫畏惧之意,她不仅在反动派面前表现得正义凛然,还在牢狱中教导毛岸英,给他讲革命道理,要他像他爸爸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国民党陆军上将何键劝说杨开慧,只要她道出与毛泽东的关系,并且只要和毛泽东断了关系,就放她一条生路,可是她断然拒绝,宁死不弯。

何键无奈,只能叫杨开慧的朋友李淑一劝说,看在好朋友的面子上,兴许她会心软。怎料杨开慧依旧坚韧,李淑一才刚开口,杨开慧便说:“我和润之是夫妻,更是战友,是生是死,都不能分开......你也别劝我了,我也无憾了,爱了一个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英雄!我们在一起,留下了一段美好的爱,写下一个无暇的故事,我不想,也不能给这完美掺半点杂质、留下一丝遗憾!”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

杨开慧只是一介女流之辈,但她那时候的正义凛然,那时候的不畏强权,深深震撼着反动派的每一个人,深深震撼着强权面前选择投降的懦夫,她的英雄事迹,是多少贪生怕死、贪财恋权之人所不能比拟的。何键直至最后也不能白:她为何宁愿死也不愿与毛泽东解除关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杨开慧之死,是为革命而死,是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死,是为中华百年大计而死!

行刑前,反动派给杨开慧出了一道选择题,砍头或枪决。杨开慧谨记杨昌济的教诲:我杨家,不做俗人之举。即便死,走在黄泉路上,她也要昂首挺胸,死得不俗。她选择了后者,在执行枪决前,她告诉前来探望的六舅妈,屋里有件清布衣衫,她要上路时穿着。

风吹拂着她的发髻,但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视着刽子手,空气颇为凝重,四周一片寂静,天空中陡然传来两声枪响,英雄杨开慧倒在了血泊中。

那一年,她仅仅29岁。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纪念雕像

何键将杨开慧的尸体挂在城楼上,他要震慑革命党、震慑那些反对他的人,这就是和他作对的下场。当天夜里,板仓的乡民冒死取回杨开慧的尸体,带回板仓,好生安葬。

或许有人说,她为何不施权宜之计,何键不曾想杀她,只要她低个头,服个软,就能重获新生,也许日后就能和朝思暮想的丈夫团聚,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在她看来,她与毛泽东的爱情故事,宛如一块白玉,光鲜亮丽,栩栩动人,如果沾染了一点污渍,就不是那块白玉了,爱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段革命岁月里的艰难爱情、坚贞爱情,影响着后世的每一个人,可歌可泣,为人称赞。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雕像

毛泽东在得知杨开慧离世的噩耗后,悲痛难当,一时间泣不成声,挥笔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八个字。杨开慧是毛泽东真正意义上的初恋,都说初恋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即便后来几十年,他依然时常怀念起这位“初恋”。

小结

1957年,毛主席在写《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这里说的“骄杨”就是指杨开慧。

杨开慧嫁给毛泽东,不要彩礼,不要嫁妆,为了支持毛泽东甘愿牺牲

图 | 杨开慧墓前《蝶恋花·答李淑一》雕刻

最开始,主席“骄杨”之“骄”是“娇小”之“娇”,形容女子娇气、柔嫩、可爱,但后来总觉不妥,杨开慧的生平事迹,是许多人自愧不如的,是英雄之举,是悲壮之举,一个“娇”字,显然是配不上她的,而“骄”字则彰显一种豪放、一种豁达,放在杨开慧身上,足显不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革命党   彩礼   反动派   其乐无穷   嫁妆   坚贞   长沙   国民党   牺牲   丈夫   父亲   父母   女儿   婚姻   青年   孩子   爱情   工作   毛泽东   杨开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