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枫桥夜泊》,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千年争议不止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小学生必背古诗《枫桥夜泊》,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千年争议不止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公元760年11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爆发了“刘展之乱”。事件的起因为宋州刺史刘展被同僚诬告反叛,不得已之下,率兵起义。先后攻陷了润州(镇江)、昇州(南京)、苏州。


淮南节度使刘景山情急之下,求助于平卢副大使田神功协助讨伐叛军。然而田神功的平卢军进入扬州城后大肆掠夺当地人的财物,任意鞭打和砍杀百姓,光是旅居在扬州城内的大食和波斯的商人死亡人数就有数千人之多。(《旧唐书·刘景山列传》)


姑苏城也受到这场战乱的波及,城内的青壮劳力全部被强行征召入伍,因为无人耕作,大片的土地都长满了杂草。清明时节,站在姑苏城西门的城楼上眺望,远近一片荒凉,就连焚香烧纸的烟火都看不到几处。(张继《阊门即事》云:“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姑苏城外的松江上,有一座名为“封桥”的石孔桥,离那儿不远处的山边有一间名为“妙利普明塔院”的寺庙。


诗人张继,原籍襄州(襄阳),一直寓居在姑苏城内,这一年的秋天,他乘坐着一条小船游历松江,晚上,小船就停泊在封桥边。


半夜,天边明亮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了,突然的黑暗惊扰了树上的鸟儿,它们尖锐的叫声划破了四周的安静。寒冷的秋意逐渐弥漫在诗人的周围。岸边的枫叶、渔人的篝火,唤醒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哀思。他辗转反侧,心里充满了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四周又重新安静下来,诗人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准备小眠一会儿,这时,山上的那间寺庙传来了悠长的钟声。这声音犹如重锤般敲打着诗人试图平静下来的内心,愁绪又如同藤蔓般在鸣钟的余音里向着远处蔓延。


这就是唐诗《枫桥夜泊》创作的背景。说起这首诗,大多数人应该知道,因为大家小学的时候都曾经被语文老师要求过背诵全文。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张继用寥寥的28个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水乡夜泊的寂寥画卷。动静结合的创作手法带给我们一种极为强烈的审美体验。


小学生必背古诗《枫桥夜泊》,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千年争议不止


#02.


因为这首七言绝句的加持,姑苏城外的一间不出名的寺庙,成为了网红打卡圣地。“自此四方游士至吴,无不慕名而来也。”(《寒山寺志》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出版)


据明代王鏊所撰《姑苏志》记载,这间寺庙的得名和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有关。这位大诗人就是寒山子。《全唐文》中介绍,寒山子是一位隐士,常年隐居在天台翠屏山一处名为寒岩的山洞里。


翠屏山的附近有一座国清寺,寺里有一位拾得厨僧,每日将剩饭残菜收集在竹筒里,寒山子来到后,拾得就将竹筒交给他。有人传说,寒山子是文殊菩萨转世,拾得是普贤菩萨转世。两人后来相携来到姑苏城外的寺庙里修行,寒山寺便是如此得名的。


不过,《姑苏志》对这个传说的结语为“然不可考也。实际上,有唐一代,史料中并无寒山寺的记载。寒山寺的官方名称“妙利普明塔院”最初出现在史料上的时间是宋朝。


张继创作的这首诗,原名其实为《夜泊松江》,北宋时期的宰相王郇公(王珪)在苏州居住的时候,亲笔书写张继的这首诗,并着人进行篆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王珪将诗名改为了《枫桥夜泊》。从此之后,封桥也就易名为“枫桥”。


南宋时期范成大编著《吴郡志》中记录,妙利普明塔院在宋朝嘉佑年间(1056-1063年)更名为“普明禅院”。不过得益于宰相王珪的魔改,民间人士大多称呼其为“枫桥寺”。比如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可以佐证这个说法。


大概到了南宋的末年,寒山寺名号才彻底被人坐实。


以上种种证据似乎都表明,张继当年作品中出现的寒山寺只是一种虚指。寒冷的秋夜里,从那远处半山上的寺庙里,传出幽远绵长的钟声,犹如天籁般飘荡而来,一声声叩击着诗人敏感而又脆弱的心扉。


小学生必背古诗《枫桥夜泊》,究竟哪里有问题,为何千年争议不止


#03.


明末清初的学者吴乔编著《答万季野诗问》中评价:“唐人精于诗,而诗话则少;宋人诗离于唐,而诗话乃多。”而最早对唐诗进行品评的,是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


那么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泰斗在晚年时期对张继创作的《枫桥夜泊》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欧阳修《六一诗话》)


欧阳修认为诗词不能只追求奇和新,还要符合客观现实。虽然张继的诗句写得很美,但是半夜三更,寺庙里不可能传出钟声。这种写作方法是非常不严谨的。


只是欧阳修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这番评价引起了许多的争论。


最早站出来反驳欧阳修的是彭乘,他在《续墨客挥犀》中指出:“欧公《诗话》有讥唐人‘半夜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时或以谓人之始死者,则必鸣钟,多至数百千下,不复有昼夜之拘,俗号‘无常钟’,意疑诗人偶闻此耳。余后过姑苏,宿一院,夜半偶闻钟声,因问寺僧,皆曰:‘固有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钟唯姑苏有之,诗人信不缪也。”


可见欧阳修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就有人指出,诗人当时可能恰好听到了“无常钟”。彭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姑苏城的众多寺院有分夜钟的习惯,当地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这样的证据是很有说服力的。


紧随其后的是宋代诗人王直方,他在《归叟诗话》中写道:“欧公言唐人有‘姑苏城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之句,说者云,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余观于鹄《送宫人入道诗》云:‘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而白乐天亦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岂唐人多用此语也?傥非递相沿袭,恐必有说耳。温庭筠诗亦云:‘悠然逆旅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庭筠诗多缵在白乐天诗后。”


王直方不愧是一位大诗人,前人的诗作信手拈来,用这种方法来辩驳是极有说服力的。于鹄、白居易和温庭筠都是稍晚于张继的唐代诗人,而他们在作品中都提到了半夜钟,这说明,在唐代,寺庙里半夜敲钟是一种常态。


范温在《潜溪诗眼》中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意见:“欧公以‘夜半钟声到客船’为语病。《南史》载‘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五更钟。丘仲孚读书以中宵钟为限。阮景仲为吴兴守,禁半夜钟。至唐诗人如于鹄、白乐天、温庭筠尤多言之,今佛宫一夜鸣铃,俗谓之定夜钟。不知唐人所谓半夜钟者,景阳三更钟耶?今之定夜钟邪?然于义皆无害,文忠偶不考耳。”


范温将考据点上溯到南北朝时期,用齐武帝、丘仲孚、阮景仲的事例证明半夜钟的真实性,这种“掉书袋”式的驳论的确让人无法反驳。最后,范温还不忘替欧阳修写好一句辩辞“偶不考耳”。


王楙在《野客丛书》对以上的观点作了总结性发言:“欧公云:唐人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说者云,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王直方诗话》引于鹄、白乐天、温庭筠半夜钟句,以谓唐人多用此语。


《诗眼》又引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钟、丘仲孚读书限中宵钟、阮景仲守吴兴禁半夜钟为证。或者以为无常钟。仆观唐诗言半夜钟甚多,不但此也。如司空文明诗曰‘杳杳疏钟发,中宵独听时。’王建《宫词》曰‘未卧尝闻半夜钟’,陈羽诗曰‘隔水悠扬半夜钟’,许浑诗曰‘月照千山半夜钟’,按许浑居朱方,而诗为华严寺作,正在吴中,益可验吴中半夜钟为信。然又观《江南野录》载,李昪受禅之初,忽夜半一僧撞钟,满州皆惊,召将斩之,曰:‘偶得月诗’云云,遂释之。或者谓如《野录》所载,则吴中以半夜钟为异。仆谓非也,所谓半夜钟,盖有处有之,有处无之,非谓吴中皆如此也。今之苏州能仁寺钟亦鸣半夜,不特枫桥尔。又人定钟事,见《唐·柳公绰传》。”


王楙的补充性发言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他肯定了“唐人多用此语”,另一方面他又用史料证明,半夜钟响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习俗。最后,他得出结论:“盖有处有之,有处无之。”这种态度非常的客观。


有宋一代,就“半夜钟”的问题进行论证的学者不下十人,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作者之外,还有李颀、陈岩肖、阮阅、吴曾、张邦基等人。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宋代学者对于考证历史是非常认真的。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崇拜权威,而是从各个方面去证实事物的合理性。这种务实的现象在前代是极少出现的。


“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千多年前的钟声敲响的不仅仅是诗人的心扉,也带给我们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推荐阅读:

仓央嘉措的“代表作”均为假冒作品

别被影视剧忽悠了,真实历史上没人敢叫张学良“少帅”,搞不好会掉脑袋的

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姓名暗含深意,很多人竟不知道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寒山   吴中   姑苏   松江   客船   诗话   唐人   古诗   城外   唐诗   夜半   寺庙   钟声   三更   小学生   诗人   半夜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