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翻开1955年授衔的开国十大元帅时,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在十大元帅中只有一个人没有参加过长征,而且这个人当时并不在军队序列之中。当时授衔规则中有一条,那就是:已经转入地方工作的人员不参加授衔。可为什么元帅中还有一个不是军队的人员?

此人就是十大元帅排列第六的陈毅,他能够留着元帅中,应该说是周恩来的坚持。1955年9月的一天,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在北戴河休养的周恩来打来的。周恩来在电话里强调:元帅中不能没有陈毅。总理的一句话就这样将陈毅留在了元帅序列中。一向很有原则的周恩来,为什么这次破例要将陈毅留在元帅之中呢?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陈毅一生遇难无数次,每次他都做好牺牲的准备,可他总是能够逢凶化吉。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有名的两个乐天人物,一个是陈赓,另一个就是陈毅。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陈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还不乏幽默。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有悲剧有喜剧,有苦情剧也有甜蜜剧。

危难时候彰显英雄本色

陈毅五岁开始上私塾,自幼就喜欢诗词歌赋,由于他聪明好学被视为“小神童”。长大后他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被西方文明所感染,曾一度想做一名文学家。但在法国的勤工的日子里,他看到了在文明社会底层,仍旧是一群不堪的无产者。

两年后回国,在蔡和森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正是白色恐怖盛行的时候,他却从武汉顺长江东下,苦苦地去追寻南昌起义部队。在南昌他找到了周恩来,受周恩来委派,他在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担任指导员。这个团是贺龙、叶挺率领的主力团,有“铁军铁团”之称,队伍素质比较高。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起义军南征失败,朱德率部转战湘赣。部队士气低落,散伙现象很普遍,就连师团干部也纷纷离队。当时陈毅完全可以离队,去上海、北京等地自寻出路。可作为一名老党员,陈毅关键时刻支持朱德,选择留下干革命,同时留下了的还有王尔琢。最后部队师团级以上干部就剩他们三人。

朱德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军心,走的都是缺乏信仰的人,而留下的很多都是冲着朱德的坚定的革命意志,陈毅和王尔琢的留下,成为朱德的左膀右臂,陈毅擅长政治工作,王尔琢又是黄埔军校出来的有军事才干。有了他们两个辅佐,朱德先是对部队进行了整顿,不断地加强干部战士的思想教育,部队情绪得到了稳定。

经过多年的战争考验,这支队伍后来走出了很多将军,其中就有林彪、粟裕等人。部队先后进行过三次整顿,严明了纪律,部队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与陈毅的政治工作分不开。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陈毅的三次整顿与之相近似。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红军开始长征了,可陈毅腿部在战斗中受伤,无法继续随大部队出发,只得留下来打游击。留下来就意味着与死神相近,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工作的同志,很多都牺牲了,包括瞿秋白、何叔衡、毛泽潭等人。周恩来临行前看望受伤的陈毅,并传达了中央的指示,任命陈毅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负责军事指挥,陈毅坦然的接受组织的安排。

中央红军撤离后,陈毅发动留守部队,安置了上万名伤员。能够行动参战的,在他的安排下,也都分散成各个游击队,就地开展游击战争。陈毅腿部伤势未愈,行军十分困难,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此去泉台招旧部

说好的陈毅负责军事,不知道为什么又变了,总负责人改成了项英。项英还是采取李德的作战方法,集中兵力与敌人死拼,没有多长时间,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中央苏区全部沦陷。项英、陈毅不得不退到至仁凤山一带。敌人行动很迅速,将他们包围在了山上,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间,部队最后分五路开始突围。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天亮后才发现,部队掉队的、离散的一多半,剩下的只有一百多人。最要命的是,他们还在敌人的包围圈内,此时陈毅还拖着一条负伤的腿。为了减小目标,项英、陈毅决定脱离部队,分散突围。后来遇到了一个原苏区干部,在他的带领下,项英、陈毅才得以到油山,与失散的部队会合。

在井冈山时有个红军总参谋长,叫龚楚,他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叛变。之后他还隐瞒身份,骗取当地特委的信任,设计圈套,引诱陈毅、项英等人上钩,想一举将其歼灭。机智的陈毅阻止了项英与龚楚见面,他是基于以往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做出了等等再看的决定。

龚楚看陈毅、项英不上套,便对北山游击队下手。他利用自己以前红军的身份,骗取北山游击队的信任后,以召集会议的名义,将50多名游击队干部和队员包围杀害。贺学敏等九名游击队员,快速反应还击,边打边撤。贺学敏受伤,滚下山后,才得以幸免于难。这就是红军史上著名的“北山事件”。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没有抓到陈毅、项英,龚楚丧心病狂为国民党大部队带路,进山开始“围剿”。先是封锁了各条进山道路,很多游击队员和一些不明身份的群众,都被敌人杀害。山里的游击队缺吃少粮,都是以吃野菜草根为生,很多游击队员无法忍受山上的艰苦生活,纷纷下山以寻求生路。可下山大部分人都被杀害,没有杀害的,又大部分叛变。

陈毅、项英带领的游击队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几次突围,都没有跳出敌人一层又一层的包围圈。一天陈毅在大庾岭遇到险情,在转移中,再次遇到敌人搜山,他只好找了个山坳里躲藏。谁料敌人知道山上有大人物,就开始放火烧山,眼看火势蔓延,离陈毅越来越近时,老天长眼了,竟然下起了大雨。

正在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的陈毅,未曾想到,雨刚停,搜山的敌人又来了。陈毅开始用刀在陡坡上开出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平地,躺在那里休息。敌人也不含糊,没有抓到陈毅这个大人物,始终不甘心,敌人一边围山一边搜山,这一折腾就是二十多天。整天野菜充饥的陈毅,已经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但还是很乐观地赋诗一首《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三年的游击生活,是陈毅人生中最艰苦的时候。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没吃少穿,可以自己想办法,敌人围剿可以坚持斗争,可失去与中央的联系,就像是一个流浪孩子找不到娘似的,没着没落。这时部队情绪都很低落,逃兵天天都有,陈毅却很乐观地告诉大家:“现在我们还不能下山,但总有一天,国民党会派军乐队欢迎我们下山合作抗日的!”

就在陈毅写《梅林三章》的第二天,敌人突然不搜山了,陈毅很是迷惑。等到下山打听消息的战士回来报告,才知道是发生了“西安事变”了。不久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形成,陈毅下山与国民党谈判,果真应验了他曾经的话。国民党部队真是用乐队奏乐欢迎陈毅一行。

陈毅风趣地调侃国民党:“我在苏区的时候,你们还是看得起我的,开价五万大洋要我的人头。可我在南方打游击时,你们却给我降到了三万大洋。三万我还能接受,可现在不知道哪个又下令说,砍下我陈毅的脑袋,赏二百块大洋。

抗战统一战线形成后,陈毅率领部队战斗在抗日前线。他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可以三顾茅庐团结进步人士纪振刚;用行动感化国民党区长樊玉琳;不顾个人安危独闯虎穴,争取有良心的国民党一同抗日,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发展。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陈毅不仅是帅才,而且有战略眼光,沉着冷静,在他的策划下打响了黄桥决战。通过黄桥战役,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消灭,粉碎了韩部破坏团结抗日,消灭新四军的阴谋,为创建苏北抗日民族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黄桥一战显示出陈毅高超的战略决策、战场了指挥才能能,得到全军上下的拥护。由于当地百姓拥护新四军,用黄桥烧饼支援前线,从此黄桥烧饼名扬四海,现在黄桥烧饼,被美食协会被列为“中华名小吃”,成就了一段佳话故事。

“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遭受重创,项英牺牲,叶挺军长被扣,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陈毅临危受命担任了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对新四军进行重新的组建。陈毅吸取教训,迅速扭转改变以往被动挨打的局面,制定了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总方针。陈毅提出:“把新四军建设成为强大、正规化的党军”。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陈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在他的指挥下,部队很快就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他亲自担任校长和政治委员,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新四军的干部,这些干部又带出了更多更优秀的兵,这就是一个团长和一百个团长的故事。他的理论是:一个干部上前线当团长,只能发挥一个团的兵力作用,如果培养出上百个能当团长的干部,那势力不可小觑

正是在陈毅这种建军治军的思想理念指导下,新四军很快从“皖南事变”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在抗战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歌词倡导的那样:“今天攻下一个村,明天夺回一座城”,就这样新四军部队在敌后得到迅速的扩大。新四军的这种策略,在抗战胜利后,效果更为明显,才有势力与国民党抗争。

从红军长征开始,陈毅率领的游击队人数只有二、三千人,曾一度被打散,只剩下二、三百人。经过三年的游击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陈毅所部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越战越勇。到了日本投降的时候,正规的新四军已经达到了21.5万之多,这还不算地方武装部队及民兵组织。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放战争打响后,此时陈毅和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打响了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每一次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一次次地粉碎了国民党对华东的进攻。继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华东野战军以陈毅、粟裕为指挥,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邓小平为指挥,两大野战军联合,共同打响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解放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

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做江山难。上海解放后,陈毅担任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旧上海,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又经历了全面的经济衰退,待到解放时,已经是百废待兴。就是在这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陈毅亲自制定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要求部队进城后不得扰民。仅此一条,就让解放军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爱戴。

经过一夜的枪声,在黎明到来前夕,上海安静了下来。天亮了,宋庆龄很想知道解放军进驻上海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当她走上街道,看到沿街席地而睡的解放军战士,各个都怀抱枪支。在那一刻,她流出了热泪,她从内心感受到了解放军纪律的严明,她更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她的感受也是全上海市民的感受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最后“分江而治”的幻想也破灭了。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解放了全中国。从解放战争开始,解放军部队序列分为: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四个序列,后来分别改为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五个序列。

1955年评定十大元帅时,当时陈毅已经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转业到政府部门,有人提出异议。但从解放军序列就不难看出,第一、二、四野战军,都有其元帅代表:彭德怀、贺龙、林彪、罗荣桓、刘伯承等,唯独没有第三野战军的代表。而第三野战军不仅代表着整个部队序列,更代表着整个新四军抗日功绩,少了这一笔,评定授衔就不完美。

而陈毅从红军到新四军,再到解放军,一直都是这支部队的核心人物。这就是周恩来极力推荐陈毅为元帅的重要原因。有人会说,那粟裕也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他可当元帅。但陈毅一直是粟裕的上级,华东野战军司令是陈毅,粟裕是副司令。后来陈毅调往中原局,粟裕就成为了代理司令。从资历和地位以及在军队中的影响,粟裕还是比陈毅要逊色一些。

不得不说周恩来的考虑问题十分全面,处理问题也十分的缜密。陈毅成为元帅,当之无愧。后来,陈毅成为外交部长,常常与国际友人打交道,他的元帅身份,在外交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周恩来的远见之处。

1955年:为什么周恩来一定要坚持让已经转业的陈毅当元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周恩来   皖南事变   元帅   苏区   野战军   游击队   红军   国民党   上海   序列   战役   解放军   部队   敌人   干部   陈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