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在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炮的情况下,和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轮番较量,两次拯救法国于危难之间,他一生从未到过中国,在他去世后,中国却为其降半旗致哀,他就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夏尔·戴高乐,他的一生有什么传奇故事呢?为何中国会为他的逝世降半旗?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1980年,戴高乐出生于法国北部诺尔省,他的父亲亨利·戴高乐是一名文学和历史教师,戴高乐曾在《战争和回忆录》中如此评价自己的父亲,他是一个有见解、有学问、思想正统、视法兰西尊严高于一切的人,是他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父亲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少年时期开始,戴高乐就展现出了坚毅与自律的品格,小学期间成绩优异,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坚定了参军的梦想,势要为法兰西的尊严和荣光奋斗一生。1909年,戴高乐考上了圣西尔军校,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个考入军校的人,在军校入读期间,戴高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将刻苦好学的作风贯彻到底,他的各项成绩都很优异,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体育,戴高乐认为,作为一名军人强健的体魄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非常注重体育锻炼,踢足球、击剑都是他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当然,戴高乐并非是一个四肢发达的野蛮士兵,他对文化课程同样重视,因为受到父亲影响的缘故,戴高乐对文学和历史非常感兴趣,读书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爱好之一。1912年,戴高乐从军校毕业,离开了学校迈入了军营,他得到的毕业评语是一个未来的优秀军官。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两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戴高乐在战斗中当然悍死不畏,冲锋在前,他三次负伤,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三次负伤差点魂归故里。那是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中,他的大腿被刺刀刺中流血不止,并且还中了毒气一直昏迷,战友们一度以为他已经以身殉国,将他丢在了战场上,就在戴高乐生命垂危之际,敌军巡逻队发现了他,将他送到了医院,出院后,戴高乐被押送到了德国的战俘营,从此开始了长达32个月的监禁生活。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卡特鲁上校和未来的苏联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监狱里的他并没有丧失斗志,喜欢和他人攀谈军事战略和地缘政治,还阅读了许多关于德国的书籍,戴高乐自然不甘心做俘虏,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尝试逃跑,但是都被抓了回来,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他才得以重返法国。归国之后,戴高乐先是参加了波兰与苏联的战争,后来又在圣西尔军校担任讲师,开始了他的军官生涯。1925年,戴高乐在贝当的参谋部担任最高战争委员会副主席,1931年,他前往巴黎的国防部总秘书处任职,常年军旅生活和战俘的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平时所学习和阅读的书籍也在这个时期转化为了成果。戴高乐发表了许多文章,他的见解颇具前瞻性,眼光独到,在建立职业军一书中,戴高乐提出了装甲师的理论,主张成立一支结合机动能力和毁灭性火力的职业军队,配合常规军作战,1940年,他又撰写了一本《机械部队的诞生》,提倡机械化作战和闪电战,强调了坦克和飞机配合作战的重要性,但是,这些颇具前瞻性的论调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广泛重视,讽刺的是,德国人对他的著作很感兴趣。二战当中,德军的很多军事理论都有戴高乐军事想法的影子。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同样是在1940年,德国用闪电战迅速打败了法国,贝当政府决定放弃抵抗向德军投降,戴高乐无权干涉最高领导的决定,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只身一人来到英国求助丘吉尔,在得到英国的同意之后,他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著名的618广播讲话,号召法国人民和他一起抵抗法西斯的入侵,在这次讲话中,他慷慨激昂地说道,我戴高乐将军,此刻在伦敦向法国的士兵发出请求,不管你们已经踏上或是在将来踏上英国的国土,不管是否持有武器,都请同我联系,不管风云如何变化,法兰西的抗战烽火都不会被扑灭,也绝不可能被扑灭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在那之后,戴高乐在英国组建了自由法国军队进行抗争,众多法兰西致使闻声而来,最终成立了临时政府,戴高乐任总理。1942年,戴高乐在与丘吉尔的邀请之下和罗斯福进行会面,共同商讨戴高乐政权在政治上的合法性,但实际上,这次会面只不过是英美双方想要说服戴高乐交出权力而摆的鸿门宴。面对英美的夹击,戴高乐不卑不亢,毫不松口,直到最后关头也拒绝在联合执政协定上签字,丘吉尔无奈地表示,他的国家已经放弃战斗,他自己是个难民,如果我们拒绝他,他就完蛋了,可是你看看他,他像是身后有200个师的斯大林。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二战结束之后,戴高乐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法国终于顺利进入联合国五常,稳住了世界大国地位太高了,也因此被称为法国救星,也正是因为其在二战时期的种种事迹,相比于总统这样的称呼,法国民众更喜欢称其为戴高乐将军。1958年,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新一任总统,并于1959年1月上任,法国也步入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时代,当时的法国政局动荡,经济全面崩溃,海外殖民地的军人不断暴动,二战之后稳住的大国地位再次摇摇欲坠,戴高乐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稳定政局,经济上采取发行公债、法郎贬值等振兴经济的措施,军事上对暴乱军队采取高压政策,外交上不顾英美等国的压力,坚定发展属于自己的盟友,他的这一系列措施将法国带往了世界上除了苏联和美国之外的第三极,再一次拯救了陨落之际的法国。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1960年,法国如愿以偿拥有了核武器,成为了世界强国,有人喜就有人忧,美国很不高兴,为了加强自己对北约的领导和限制英法等国的核力量发展,美国提出了多边核力量计划,希望能够将英法美各自的和军事力量交给北约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这一句话引起了戴高乐的强烈不满,因此法国不顾美国阻挠,建立了不受北约控制的独立核力量,美国为了教训法国,发起了对法国的制裁,在国际社会上给了法国巨大的生存压力,同时,这也让戴高乐受到了国内左派政治势力的围攻,戴高乐政府再次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而破局的关键就在如何在不向美国低头的情况下打开国际局面,他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同样被美国打压的东方文明中国。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其实戴高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迷,戴高乐的侄子贝尔纳·戴高乐曾说,叔叔很早就十分关注中国这个有比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国家,他多次和我说中国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文明,还曾略带神秘地告诉我,说不定在下个世纪,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世界需要中国,因此他决定和中国领导人展开合作。早在1950年的时候,法国就有意和中国建交,但是国际形势完全不允许,二战之后,世界被压迫民族掀起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法国在亚洲和非洲有着辽阔的殖民地,是民族解放运动首当其冲的斗争对象,中国则是高举反帝反殖民,支持民族解放的旗帜,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法国无法接近中国。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1954年,阿尔及利亚爆发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法国为了保持阿尔及利亚殖民地,进行了长达七年半的镇压,中国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正义斗争,谴责法国的殖民主义和侵略行径,在此情形之下,中法建交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到了戴高乐执政时期,法国在1962年结束了在阿尔及利亚地区的战争,为中法建交清除了最后的障碍。当时法国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中,是个坚持独立、不服从美国领导地位的国家,而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中也坚持反对苏联修正主义,两个国家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要还都是反对美国,这为两国关系走近创造了契机。

主意已经打定,该交给谁来办这件事呢?戴高乐很快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自己的好战友、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他早在1957年就受邀访问过中国,和中国的领导层有过直接的交流,在回国之后更是宣传了新中国的成就,认为西方国家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主张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应该同中国建交,更是写了一本《龟与蛇》,书名取意于毛主席的部分诗句,意思是中法之间应该像武汉的龟山和蛇山那样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他和戴高乐对中国的看法不谋而合,还有过出使经历,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1963年8月,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急剧升级,戴高乐对此发表了强烈的谴责,同时紧急召见了富尔,希望能和他研究同中国建交的问题,巧的是,此时的富儿刚被中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请到了中国大使馆,李清泉大使将富尔转交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函,希望他能够第二次到中国访问,戴高乐得知此事后,喜笑颜开看到中方也有意与法国建交,马上让富尔将到访问中国的事情答应了下来,私下还给了富尔官方身份,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带往中国,为了避免引起美国的紧张,戴高乐还特意让富尔先前往东南亚国家再前往中国。

辗转之后,富尔来到北京,但是谈判在谈到蒋介石政权的时候陷入了僵局,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所有国家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坚持一个政府原则及北京政府,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同富尔从北京谈到上海,期间进行了六次谈判,最终毛主席决定灵活变通,称中法外交可以先立后破,法国可以先和新中国建交,再和蒋介石政权断交,富尔连忙称赞这是个好主意,在双方达成合意之后,他马上将谈判结果告知戴高乐,戴高乐欣然应允,之后,法国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德博马舍和李清泉在瑞士的中国大使馆签订了建交公报。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1964年1月27号,中法双方正式建交,随后戴高乐又只是法国外交部同蒋介石政权断交,建交之后,戴高乐非常想访问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和毛主席共商印度支那问题,还想实地了解他久仰的东方文明古国,更想了解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虽然愿望强烈,但是他为了维护尊严,执意要在中方领导人访问法国之后才前往中国访问。上世纪60年代,戴高乐曾多次邀请中国使团访问法国,但是当时中国正值十年动荡时期,始终没能派出代表团前往,1969年,戴高乐卸任总统隐居在乡间的故居,这时的他仍然惦记着到访中国的事情,但遗憾的是他的这个心愿终究没能实现。

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总统,却在去世后,得到中国降半旗致哀

1970年11月9号戴高乐去世,根据他生前立下拒绝国葬的遗嘱,他的遗体在家人、老战友和村民的陪伴下,安葬在了女儿安娜的墓地旁边,得知此事的毛主席立即发出唁电,惊悉夏尔·戴高乐不幸逝世,谨对他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表示诚挚的悼念和敬意。此后,我国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这也是中国首次给予一位外国元首如此待遇,尽管戴高乐是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导人之一,但是他领导下的法国成为了与我国建交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成功地在欧洲国家打开了一扇外交窗口,同时,戴高乐在面对法西斯时表现出来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也值得我们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戴高乐   丘吉尔   阿尔及利亚   北约   中国   法兰西   核力   苏联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军校   总统   外国   战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