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建成都被干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等父亲老死,再继承皇位

在华夏历史上,唐朝是一个比较繁盛的王朝,不光是在经济上,也是在文化上突出,更关键的是,和其他帝国相比,唐朝有两大特殊之处:

首先就是之前帝国的创始人都是那个帝国的领头人物,受到后世的敬仰,但唐朝的开国皇帝却不是这样,而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成了唐朝最具朝气的人。

其次就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就出生于唐朝,在华夏历史上,女子当皇帝是难得一见的,然而在这个时代却发生了。

既然李建成都被干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等父亲老死,再继承皇位

说到唐朝的兴盛肯定要说到李世民,不过说起李世民就有令人嗤之以鼻的事件:玄武门之变。有人就会想了:这不就是为了夺权而发生的手足争斗吗?依靠本身的势力,李世民将兄弟干掉而成功坐上龙椅。不过事情确实是如此吗?

看上去玄武门之变的角色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夺取龙椅,他们这对兄弟不惜大打出手,可以说在皇家完全没有亲情可言,手足相残是其中最残酷的事情。不少人都觉得,为了可以夺权,李世民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就是想干掉李建成而让自己坐上龙椅,然而不少事情背后细节被无视。

就像在玄武门之变爆发后,李世民的舅舅高士廉将俘虏带到长安城进行夺权斗争,为何这种事情发生以后,京兆尹和长安驻军却没有当回事呢?

还可以问李渊的卫队都跑到哪里去了,在李建成成功被李世民击杀了以后,李渊发现居然没有一个大护法保护自己,虽然还有萧瑀和陈叔达这俩人,而且他们都是李世民的嫡系。

为什么李渊身边的保镖都换成了李世民的人?这时萧瑀和陈叔达就说:看你家老二多么出色,冒死保护你,快立你家二郎为太子吧。当时的李渊面对这种情形和话语以后,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只得向现实低头了。

很容易能发现,当时整个皇宫其实都已经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下,不光如此,他自己还牢牢掌握着京兆尹和长安驻军。与其说玄武门之变是兄弟之间的斗争,倒不如说其实这是李世民和李渊之间的矛盾。

既然李建成都被干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等父亲老死,再继承皇位

为什么不等李渊死后继位?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想,就是由于不少人都觉得,主要矛盾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这对兄弟身上。目前李建成已经丧命,没有主要矛盾,李世民还要着急吗?

现在,捋顺了主要矛盾,知道李建成只不过是矛盾的焦点,再来看看为什么李世民不等李渊圆寂就要称帝了。自然而然会明白的。大体上说,有三大原因促成。

既然李建成都被干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等父亲老死,再继承皇位

一、李渊以退为进

李渊也知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以诛杀太子李建成的名义针对自己,那么他的最佳途径是什么?自然而然就是退却!如果李渊真敢硬抗,那真是对不起,倘若不幸翻船该怎么办?

因此李渊迅速顺杆爬,先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又宣布退位,自己当上了太上皇。然而李渊摘下皇冠还是有影响力的,毕竟李渊最看重的宰相裴寂仍然在朝堂之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很明显,这是李渊退位前的条件,并非李世民不想清除裴寂,而是李世民为了让李渊安心只得保留裴寂。对此这爷俩都心知肚明。这样,裴寂就成了一个风向标。与此同时,也注定了裴寂的悲剧。

最后在贞观三年,李世民将裴寂一撸到底,更何况,李渊也从太极宫中搬了出去,李世民终于稳坐在龙椅上!这就是说,李渊为了能让自己的利益保住不得不以退为进。遗憾的是,最后还是被儿子打败了。

既然李建成都被干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等父亲老死,再继承皇位

二、所属势力利益最大化

既然主要矛盾双方是李渊和李世民,那么双方在下棋时肯定都带着自己的势力。现在李世民得势了,即使李世民想等老爸死后再继位,但其所属势力是否会答应?与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不符。

就像是尉迟恭,帮助李世民威胁过李建成,还将李元吉给杀掉了,那是什么罪过?可是你还是不当皇帝,有什么想法?我全家的性命都和你联系在一家,倘若被逆转了,那我不是太二了?这种心思不光尉迟恭有,其他人也一样,只要心里有这个想法的都是李世民的势力。

李世民还是尽快登基为好,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利益,如果李世民不这样做,那对不起,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大。当初可以支持这个人的,舍弃也是早晚的事。这就像昔日的刘邦被项羽打得怀疑人生,想要退出,可手下却不干。必须要坚持下去,不然就先杀了你!

既然李建成都被干掉了,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等父亲老死,再继承皇位

三、李世民的本身想法

他自己绝对是想要赶快登上皇位的,毕竟他非常明白,阿玛李渊和所属势力是自己的心魔,于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对陈叔达说了这样一番话:朕是一个性格刚烈之人,如果抑郁了肯定非常愤怒,会有生命危险。

这可以看出,李世民是个恩怨分明之人,面对生活敢直接发起挑战,倘若在办事时遇到什么意外的话,就非常头疼甚至是生气,可能会被气死。

李世民是在回忆玄武门之变时才对陈叔达说这些话,他将自己为何会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及自己不等父亲圆寂才登基的原因告诉了大家。

总之就是一句话概括:我李世民才是大唐的代表,这并不代表他有刚烈的性格。不然经常骂他的魏征也不会活得那么滋润,这也没看出他刚烈啊?

于是,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蓄谋已久的夺取皇位行动,其实说谋反等也没事,李渊再不想退位也是不行的,不退位就连命也没有了,总之这就是李世民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京兆   夏历   以退为进   长安   主要矛盾   皇位   刚烈   帝国   成都   唐朝   太子   势力   皇帝   想法   父亲   利益   事情   兄弟   李世民   李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