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春风送君归故乡”

1975年的春天,北京火车站依然感觉不到多少暖意,算不上寒冷的春风吹在火车站里来来往往的人脸上,让人不得不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天气不是这么暖和,但是火车站里的人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尤其是几个好人,他们大多鬓角斑白,穿着统一的制服,行走站立都有着规矩和章法,让人第一时间对他们的印象就是退伍老兵。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无论什么时候,真正的军人都是一群受尊重的人。并且周围还有几个解放军,看上去还有个干部,这种配置的队伍在哪里都会让人觉得安心,以至于会使人忽略他们的言行举止。

“王先生,现在和平路,希望你们可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如果在返回台湾的路上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向当地不对和警察部门反映,他们都会力所能及的帮助的。”

“童部长,我这种年近半百的人了,就不说什么客套话了,我和贵党之前斗了这么多年,当年是抱着死志进去的,没想到还能有活着出来的一天,贵党的诚意和心意我早就知晓了。我只想回去和家人一起了此残生,不会在于贵党为敌了。”

“王先生,那就祝您一路顺风,再见。”

“再见了,童部长。”

二人言罢,身穿解放军军装的男子便离开了火车站,那位被称作王先生的老者,站在那里看了火车站好一会,便招呼身边的同伴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踏上了他与家人团聚的路。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秋风不吹有情人”

1974年秋,中南海。

此时的毛主席,依然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政务,虽然身体情况每日愈下,但是依然为了这个国家不停地操劳着。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毛主席

一天他突然收到了来自战犯管理所的文件,询问今年的战俘如何处理,主席询问了身边的秘书,这些战犯现在是什么情况。秘书想了想回答道:“主席,之前死不悔改的反动派,已经都逐渐的被审判了,还有一些比较顽固的人,在管理所不断的教育下已经逐渐的转变了自身的错误认识被管理所释放了。剩下的人,基本就是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但是出于面子问题不愿低头罢了,您看这些人怎么处理呢?”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主席想了想,开口说道:“都被关了二十多年了,放下武器这么长时间了,还关着干什么,都放了吧,尊其意愿,随意离开吧。”

主席的一道命令,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随后1975年正式的命令下达以后,整个战俘管理所一片沸腾,有人抱头痛哭,有人仰天长笑,还有人当时直接喝得酊酩大醉。这些人原本认为自己将会在战俘营就这么浑浑噩噩地结束,没想到还可以开启人生的新篇章。王秉钺站在人群中间,心里的喜悦也是难以言表,不过更令他开心的是终于可以去台湾,见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妻儿了。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王秉钺的想法很简单,打几场漂亮仗,然后高高兴兴地和家人回台湾做一个富贵闲人,但是他很“倒霉”地在正面战场上被我军俘虏了,他的美梦也就落空了,反而更担心自己的家人。老蒋这种人,在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以后,会不会抛弃自己的家人?自己还能见到他们吗?

所幸他在这二十几年里表现良好,最后成功等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呀,原本渺茫的事情也开始有了希望。

“我本将心向明月”

1975年,海峡两岸的敌对情绪已经不是十分高涨了,大陆虽然并没有正式的宣布可以自由地前往台湾,但是民间寻亲的行为一直没有禁止。“落叶归根”的想法一直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这种最质朴的感情是没有人会阻拦的。

王秉钺他们在大陆也一样没有受到任何的障碍,便成功地来到了广东,随后通过罗湖桥前往了香港,下榻于香港九龙的帝国酒店。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香港九龙的帝国酒店

在安顿下来之后,王秉钺一行人马上要前往报社,想要与台湾取得联系,但是国内外的记者明显要比他们的速度快得多。还没等他们出门,大量的记者蜂拥而至,香港的记者,英国的记者,美国的记者,各个国家的记者带着长枪短炮堵在帝国酒店门口,道路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各种的问题向王秉钺一行人袭来:你们是不是已经投降了共产党,想要从内部瓦解台湾?你们通过香港中转是带有什么政治目的吗?你们是不是要揭露共产党的残暴一面呢?

曾经作为一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一名资深政治家的王秉钺,面对这些与他毫不相干的问题早就有了答案。他根本就没有回答这些毫无价值的问题,只是阐明了他们一行人已经离开政治很久了,此次行为也都是私人行动,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动机,只是想去台湾见一见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妻儿罢了,并且对着镜头说道“我希望在台湾的妻子,可以给我一个惊喜。”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香港记者

随后的他们一直在帝国酒店内深居简出,每日除了寻找与台湾沟通的方法以外,什么事都没有做。只是希望台湾的家人可以早些知道自己在香港的消息,一家人可以早日的团聚。但是过了很久都没有接到家人的消息,也没有等到台湾方面的消息。这不禁让王秉钺一行人心中倍感焦虑,原本激动的心情也逐渐变得不安起来。

终于他们等到了来自台湾方面的消息,但是与他们预想中的“欢迎回来”大相径庭,而是严厉地警告“不准任何特赦人员回到台湾!”而且台湾军情部门还派出了一支调查队来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调查。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台湾

“奈何明月照沟渠”

一开始王秉钺仅仅以为这个警告只是面子工程,走个流程罢了,毕竟党国对于自己人的监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军统局和中统局在国民党内的权利就很大,甚至对于大将的生死都有决定权。自己从大陆回台湾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一个可以完完全全接受的事情,进行一定的审查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政治素养还可以的王秉钺对于这种事情的理解还是很深的。但是随后调查人员的所作所为,却出乎了他们意料,让他们从天堂瞬间回到了地狱。

调查队到来之后,王秉钺对于他们还是很热情的,毕竟早日调查完事还可以早点见到妻子他们。

但是调查队的态度就根本不像“调查”而是审问,并且对他们每个人单独审问。审问之后他们交流所询问的内容,竟然都是询问他们是不是“共党”的内奸,是不是已经背叛了“党国”投共了。这让王秉钺一行人十分气愤,自己虽然当时战败被俘,那也是迫于形势,现在赶上大赦天下,已经没有那么多争名夺利的野心了,只是想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难道这也会被怀疑吗?这些小崽子在自己为“党国效忠”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在哪吃奶呢吧!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但是审查明显不会因为他们的不接受而停止,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调查人员甚至还要诱导他们互相举报,想要让他们自相残杀,自我毁灭。但是这些人也都是在名利场上沉浮多年的老油子了,怎么可能会被这种伎俩所蒙骗。

于是调查队的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他们返回台湾的希望也就更加渺茫。

有一天在他们等待结果的时候,原国民党第68军上校处长张铁石叫王秉钺去他的房间喝酒。席间,张铁石问王秉钺“老王,你说我们还能见到妻儿吗?”王秉钺发现老张的情绪不好,虽然自己也看不到希望,但还是鼓励他不要灰心,事情总有拨开云雾见光明的那一天。老张笑笑没说话,喝完酒之后王秉钺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揭秘:1975年特赦最后一批战犯,10人决定返台,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第二天清晨就被酒店的服务生告知,张铁石已经在自己的房间自缢身亡了。王秉钺的内心大为触动,第一次对于回家这件事丧失了信心“难道,老张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了吗?”

就在王秉钺一行人一个个都失去了信心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了。早已定居美国的王秉钺女儿,终于得知了父亲在香港岛的消息。王秉钺欣喜若狂,随即便返回大陆寻求帮助。最后在我党的帮助下,成功地前往美国与女儿团聚,随后他的妻子也从台湾辗转到了美国。历经二十多年,王秉钺一家人终于在异国他乡团聚了。

王秉钺,是那一群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并且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代表,他的坚守有了意义,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张铁石就是战争中的受害者,最后临死的时候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家人,死在了异乡。

战争,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对于战争双方的伤害都是无法挽回的。三年的内战,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阴阳两隔。无数的好男儿和宝贵的资源都成了野心家的陪葬品,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对战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从不害怕战争,也不喜欢战争,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只有祖国一天天的繁荣昌盛,我们这些一个个小家才能在大家的庇护下开心的生活,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党国   战犯   帝国   妻儿   台湾   香港   美国   管理所   家人   多年   主席   事情   记者   战争   消息   酒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