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提出了三个条件,为何崇祯宁愿死也不答应,是哪三个条件

到了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李自成又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大顺军一路攻破了晋南重镇平阳。闯王李自成率领士兵们,一路势如破竹,河津、稷山、荣河等重镇之城全都告破。

眼看着明朝这座江山即将倾覆,许多大明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当见到李自成的军队后,很多都是不战而降。虽然明朝的许多官员都是贪生怕死之徒,但也有一些大明的忠臣存在的,陕西巡抚蔡懋德就是其中之一。

蔡懋德从各处抽调兵勇,准备与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轰轰烈烈地打一场时,但被他抽调而来的兵将因为惧敌,双方没等开战,有一大半的士兵已经四散而逃了。剩下的兵将虽然忠心,但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兵力上相差太过悬殊,于是古城太原在仅仅坚守了两天后,就被大顺军攻进城中。蔡懋德见大势已去,挥剑自刎于太原城楼之上,以身殉国。

史书中有记载,闯王李自成在攻破太原后,随即发布了讨明檄文。在这份讨明檄文中,他自号闯王,并且宣布今年为永昌元年。不仅如此,闯王还在文中将明朝的贪腐和黑暗全都揭露了出来,让民众们尽相传看。正是这篇讨明檄文的问世,加快了明朝覆灭的步伐。


而在李自成帐下,有位叫做李岩的谋士,写了一首民谣:不当差,不纳粮,吃着不尽有闯王。这首民谣,李岩派了大量的士兵在城中到处传唱,很快,这首歌谣就传遍了整个太原城。一些眼看着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纷纷选择加入大顺军中,闯王的大顺军在兵力上再一次得到了加强。

李自成先是发布讨明檄文,随后又传出歌颂自己的民谣,在如此形势下,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的步步紧逼,一时间也是急得焦头烂额。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崇祯眼看着李自成就要挥军北上,直取大明国都之时。

崇祯立即召见了翰林学士李明睿,向他问计,是否要迁都南京。因为,当时的北京城兵力空虚,不足以对抗李自成的兵马,无奈之下,崇祯才想要迁都南京的。李明睿和崇祯据迁都一事探讨了足足两个时辰后,最终定下了迁都,并且将迁都的行动路线也定了下来。而这条路线是取道山东,理由也已经想好了,那就是前去祭奠孔子。

等到了山东境界的曲阜后,一路加速南下,用不了二十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安全的淮安地带。


崇祯却为此犯起了难,因为明军的部队现在都抽调到了前线,不是在抵抗清军就是在抵抗大顺军。而驻守在北京城的军队并没有多少,既然要迁都,北京势必要留下一部分人马抵御李自成的兵马。而能护驾迁都的部队就所剩无几了,这一路上都不太平,万一出点意外,那就悔之晚矣了。

李明睿想了许久,最后建议崇祯皇帝在北京城内重新招募一批兵勇,这样护驾迁都就可行了。但崇祯此时却又犯了难,因为国库空虚,根本掏不出招募兵勇的银子,没办法,这个筹兵护驾迁都的计策只能暂时搁置了。

除了因为国库空虚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建泰曾经自告奋勇,捐出百万家财招募新军,想要从李自成的手上夺回太原。但是李建泰招来的兵勇多是一些市井出身的混混,要么就是一些贪生怕死的平民。

如此组建起来的军队,根本行成不了有效的战斗力,这些人也不听将令,在军队出了北京城没多远,就陆续出现了大批士兵逃跑事件。还没等走出二百里,部队直接少了三分之一的人马。而更加令人发笑的是,李建泰在途经一个县城时,当地的官员因害怕闯王李自成的部队,而不敢给李建泰放行。

没有办法,李建泰直接下令攻破县城,在攻破县城后,直接下令屠杀了当地下令不让放行的知县。崇祯听闻此事后,知道这个招兵护驾迁都的事情,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只能将迁都一事搁置。

可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路北上,在二月中旬时,部队兵分两路,一路开往了大同,而另外一路攻破了真定。崇祯听闻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连忙召来群臣商议迁都的事谊。

但群臣有同意迁都的,有不同意迁都的,双方争执不下,搞得崇祯也是不知该听谁的好了。后来有名叫做李邦华的大臣提出建议说,先派太子南下,等太子到了地方后,由太子坐镇南京,组织江南一带的防线,而崇祯留下来守护大明都城。

有支持太子南迁的,也有支持崇祯皇帝南下迁都的,而又有的大臣坚持皇帝要固守北京城,朝堂之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最后,崇祯听了众多人的意见后,直接拍板要坚守北京王城。时光飞逝,转眼快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到了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顺利地抵达了居庸关。


又过了没多久的时间,大顺军直接占领了明朝皇陵的所在地昌平。李自成连战连捷顺利挺进昌平以后,此时的李自成知道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了。但此时的李自成却派了一名太监使者前往大明都城谈判。而使者入宫晋见崇祯皇帝后,直接开出了三个议和的条件。

如果三个条件都答应的话,那李自成将率领大顺军负责抵御清军和各路的义军。这三个条件就是:崇祯要封李自成为王、将其峡西与山西两地赐予他作为封地、还要拿出百万两饷银给他犒劳三军。但是,当时的崇祯遵从了历代先帝的国策,那就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当时的崇祯直接霸气拒绝,随后打发了杜勋离去。结果,当天夜里,闯王李自成便率军做好了继续攻城掠地的准备。在第二天清晨,负责防循北京城的曹化淳见大势已去,遂主动开城献降,李自成与他的大顺军顺利进入了北京城。

而崇祯皇帝拨剑杀了身边的几名至亲后,带着一根白绫前往煤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崇祯皇帝用自己的生命悍卫了明朝的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崇祯   闯王   大顺   北京城   都城   兵勇   大明   明朝   檄文   太原   南京   兵力   太子   部队   皇帝   条件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