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省的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主席没有选上前敌委员会书记,随即离开了部队,化名叫“杨主任”,以红四军前委特派员身份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来到上杭县指导地方工作,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在工作不顺利,心情差的背景下,加上离开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久之后生了一场大病,俗称“打摆子”的疟疾,一直高烧不退。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这种严重的疟疾病,自己不能走路,由几个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而且眼看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全身浮肿,滴水不进。好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由于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战事不断,重病的他从永定金丰山区转移,双从上杭蛟洋转移到苏家坡,再转移到当时条件相对较好的临江楼治病。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临江楼是座小楼,下面滔滔滚滚、一碧如洗的汀江,故名,站在阳台看满眼碧绿的青山,楼下一棵有360年树龄的大榕树,郁郁葱葱的俯临江水,宛若撑起如云的华盖,树下盘根错节伸出来的根茎,比一般的小树还粗壮。树下有张上百年的石桌,桌子和4个凳子经岁月和风雨的侵蚀,如今风化变形了。当地上年纪的村民告诉我,当年毛主席在这树下的石桌上,与战友下过棋,他们俩一边下棋,一边商谈大事。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毛主席住到临江楼后,房主热情将安排在二楼临江的东厢房,尽管房间很小,但位置很好,外面有个大阳台,楼下便是还有。自小在山清水秀的韶山冲长大,毕生爱山爱水爱写诗的他,对这个住处和环境甚是满意,心境开朗许多,病情也似乎好了许多。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在这幢小楼养病期间,毛主席抱病会见了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中共上杭县委书记谭震林,以及地方武装的负责同志。他一边忍受着疟疾所带来的痛苦,一边听汇报、发言,对上杭县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作了明确的指示。谭震林看到毛主席被疟疾折磨得如此消瘦,请来县里名医吴修山给他开了金鸡纳霜丸,这可是治疟疾的特效药。经过20多天的调养,主席的病渐渐痊愈。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这个时候对毛主席来说,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克服,但精神上的打击更为沉重,风云跌宕,云雾翻滚。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他亲自创建和领导的红四军高层内部出现分歧,错误思想泛滥,特别在上半年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他被迫辞去了前委书记的职务,不得不离开红四军,并加上身体有病可谓是双重磨难。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毛主席这次重病,敌人报纸甚至造谣说已经病逝。甚至连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也误传,在1930年2月初在《国际新闻通讯》上还发了一篇讣告,高度评价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称他“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是坚强战士”虽然是因误传而发的讣告,但说明他在红军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不仅为国内而且也已为共产国际所尊重。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随着毛主席病情的逐步好转,在这年的重阳节这天,此时的上杭秋色正浓,房主在小楼院里院外种了很多菊花,开得甚是热闹,难得拥有这样宁静幽雅的环境,更让他高兴的是,从前线带来好消息,“九月会议”决定他将重回到了红四军,继续担任前委书记,红四军的许多将领和老战友,获知他住在临江楼后,争相来看望他,给他带来不少胜利的喜讯。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山城上杭沉浸在一片节日喜庆的气氛中。中午,病情好转精神爽的毛泽东,应临江楼主人的盛情邀请,赴宴喝了点重阳酒,脸色微红。饭后,乘着酒兴,他从二楼阳台扶梯拾级而上,登高远眺,凭栏纵目,放眼四方,思绪万千。楼外秋色正浓,天高澄碧,秋雁南飞;远山逶迤,层林尽染;波清水净的汀江从楼下流向远方,两岸盛开的野菊花一簇簇、一丛丛,远远就能闻到阵阵清香,在阳光的映照下,霜花一片,黄灿灿如同遍地耀眼的碎金。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此情此景,催人生情,令人感怀,作为诗人的毛主席满眼红旗招展,内心激情澎湃,前方胜利的希望在召唤,犹如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一艘航船;似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他登时诗兴大发,迅捷展开一张毛边纸,一气呵成,挥毫写下了《采桑子·重阳》: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重阳节,又称老年节,所以,主席在本诗中开篇就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点明人生之短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韶光易逝,眼看年纪轻轻就将要进入垂暮之年,每一个人都要珍惜光阴,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虽然每年都有重阳节,但今年的重阳节和往年不一样,身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别有一番美好风光!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在古时候,每一年的重阳节,都有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俗,因为他恢复了职务,此时作者的心情特别舒畅,人逢喜事精神爽,未来的胜利可望,因此,里外的景色,遍地开的黄花,显得格外美丽,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更重要的是,重阳,并不代表老气横秋,一扫衰颓萧瑟悲秋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虽然秋天不是春光,但也胜似春光。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作为一名战士,面对重阳如此美丽的景色,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被眼前美景吸引,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为了实现自己的神圣理想而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全诗写出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毛主席养病临江楼,被人造谣去世,重阳写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毛主席在这幢小楼里住了20天左右,养好病后就开始了他“风卷红旗过大关”的辉煌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临江   上杭县   重阳   上杭   永定   春光   黄花   共产国际   讣告   疟疾   重阳节   病情   景色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