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军序列里,一共有三支番号为红20军的部队,第一支是闽西红20军,是当时闽西红12军进军东江后,将当地部分武装合编而成,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共1200余人,这支队伍几个月后整编为红一军团第12军。第二支是冀南红20军,是在河北磁县“五一”大暴动中组建的红军队伍,组建不久便在敌人的围攻下解散。最为著名的是赣西南红20军。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赣西南红20军是由赣西南地方革命武装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第二十纵队和东路的三十纵队改编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队而组建的红军队伍,不久纵队改为团的编制,下辖第一七二、一七三两个团,后又新增一七四团和一七五团。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赣西南红20军组建成正规红军部队后,在红一方面军总部的领导和指挥下,茁壮成长、英勇奋战,担任红十二军军长的分别是曾炳春、刘铁超、萧大鹏,政委刘士奇、陈东日,政治部主任萧谢汉昌,参谋长刘泽民、陈伯钧、钟效蔚全军3000余人,共有枪2500支。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红20军成立之后,在赣西南军事委员会总指挥部的命令下,与红军学校、青年干部学校的学员,以及10万“精勇工农”参加了“八打吉安”的战斗(红二十军担任主攻)。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吉安为赣江中游重镇,是赣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攻下吉安,对于红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20军根据总指挥部命令,在吉安城西南郊打响了第八次攻打吉安的前哨战,红军将士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威武神勇,杀声震天,向敌人猛烈攻击。经三天两战,在高沙歼敌一个营,溃敌一个团,俘敌400余人,缴枪400余支。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随后,发动总攻,各路队伍从四面八方向敌军阵地猛冲,迅速占领了天华山,鏖战真君山,将士们的土坦克(用棉絮裹装的独轮车)掩护攻击,冲到城外铁丝网下,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激战数小时,后因武器装备太差、缺乏攻坚力量等原因,未能攻取吉安。但“八打吉安”拿下了吉安周围的14座县城,吉安已成为一座孤城。吉安四周呈梅花形的红色区域已扩展到30余县,基本上完成了赣江中下游的武装割据任务,红二十军因此名噪赣西南苏区。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紧接着,红军总前委又发起“九打吉安”的重大军事行动,红二十军为正面,向真君山、天华山之敌进攻,红20军搬来许多稻草,铺在铁丝网上,红军勇士踩着稻草,翻过铁丝网,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一举消灭了金鸡山的守敌,有力地配合了其他部队攻占吉安的战斗。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在红四军、红三军及红十二军的合力攻城下,此时,吉安城外四周红旗林立,军号激越,硝烟弥漫,剧烈的步枪声、机关枪声、迫击炮声汇成一曲战斗交响乐,在激烈的战斗中,红20军全体指战员也表现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终于拿下吉安城,取得了“九打吉安”的全面胜利。自此,红20军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令敌人闻风丧胆。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然而,正当红20军在红一方面军总部的领导和指挥下,茁壮成长、英勇奋战的时候,却不幸卷入了至今仍饱受争议的“富田事变”。富田,是一座依山傍田、溪流穿插的农居小镇,地处江西中部吉安县,与吉水、泰和、兴国、永丰四县接壤,这一带地势险要、群峰叠屏、四面环山,山峦重叠绵延百里,由于地形的原因,土地革命时期一度是江西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事变”就是发生在村子里的王家祠堂。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富田村

这场变故的最终结果直接导致红20军副排以上的干部大多牺牲,自此,这支战斗在赣西南大地,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部队,永远地消失在红军的战斗序列里。而红20军主要领导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富田事变发生地王家祠堂

首任军长曾炳春,江西吉安东固石竹欧家龙村人,祖辈以务农为生,家境十分贫困。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师范毕业后,以小学教员为幌子,在吉安永阳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并入了党,先后担任吉安总工会秘书兼码头工会主席、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党代表、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政治部主任、红六军军委委员兼第二纵队政治委员和第四支队政治委员、赣西南赤卫军总指挥等职务。红20军组建后担任军长,因攻下吉安城立下战功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32年5月在吉水县永南乡牺牲,年仅30岁。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军长曾炳春

继任军长刘铁超,湖南耒阳市导子洲红槽人,早年入湘军当兵,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军校毕业后,留在军校任教于第四期政治科任大队学生区队长并入了党,随后参加了湘南起义,历任赣西红军第三纵队纵队长、江西红军独立第三团团长、红六军参谋长、赣西南特委委员等职,任红20军军长,率部参加“九攻吉安”的战斗。“富田事变”后,刘铁超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参谋、作战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和第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计划与组织工作。后调任红35军军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在江西宁都赖村杨梅头土围子战斗中不幸身中7弹,英勇牺牲,年仅33岁。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继任军长刘铁超

代军长萧大鹏,名锡汪,别名蒋屋老,江西于都梓山乡下萧屋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24年入于都县昌村中学。1926年入党,后由组织派往武昌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学习,毕业后参与领导东乡农民运动等,后在江西工农革命军先后担任排长、连长,参加了攻克乐安,兴国等战斗,担任赣南赤卫军总指挥部总指挥,领导赣南各县赤卫队开展武装斗争,随后任红二十军团长、总前委委员、军长职务,1931年7月率部回到于都平头寨牺牲。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代军长萧大鹏

军政委刘士奇,湖南省岳阳县人。1924年入党,后奉上级指示回到岳阳领导农民运动,任岳阳地方委员会书记。1930年2月,调任红6军政治委员兼军委书记、红二十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为扩大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奉命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历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红27军军长。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苏区后,率部从安徽回到鄂豫皖省委所在地黄安县七里坪。1933年上半年牺牲,时年仅31岁。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继任军政委陈东日,湖南宜章粟源堡(今复原村)人,原名原详,号破晓,长沙大同师范学习期间成为学校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后考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学校,在校入党,并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二军营,团指导员和副团长,后以中央军委特派员身份在汝城开展军事工作,将广东东江和汝城、宜章农军合编,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自任师长。随后参加湘南起义,并被选为中共宜章县委委员、军委书记,任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副师长,率领农军上井冈山,任团党代表兼任中共赣西南临时行委常委,担负行委的实际领导工作。1931年4月在湘赣苏区牺牲时年仅29岁。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富田事变发生地

政治部主任谢汉昌,江西宁冈人,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1925年参加革命,曾任兴国县委书记、赣西南特委候补委员,红20军成立后任政治部主任。在宁都黄陂牺牲,时年26岁。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富田村

参谋长刘泽民,原名刘沛云,江西永丰龙云乡(现佐龙乡)香山人,1924年考入武昌大学文学系,在校期间入党,后回到永丰从事革命活动。曾任永丰县总工会委员长、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九纵队参谋长、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参谋长、红六军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红二十军参谋长,1932年在湘赣省牺牲,时年31岁。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继任参谋长钟效蔚,江西于都人1927年参加革命,曾在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团工作,后任红二十二军参谋长,10月调任红二十军参谋长,1931年在江西永新县天河圩作战中壮烈牺牲。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上将陈伯钧

曾在红20军短暂担任过参谋长的陈伯钧,后调任红3军第7师师长、红15军军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和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战役。后来经过土地革命、抗日、解放战争的洗礼,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建国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副省级谢象晃

还有一位曾经在红20军担任团副官的谢象晃,江西兴国崇贤乡崇贤村人,1929年1月参加红军。随后入党,历任兴国游击队、红二十军团副官,卷入“富田事变”中,幸亏被当时担任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的杨至成作保下来,得以脱险。后来历任一军团第三后方医院、军委卫生部供给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军区医院院部管理主任、直属疗养院副所长,中央管理局处长。建国后任江西省人大副主任,成长这一名副省级干部。

悲壮的红20军,副排长以上干部大多数牺牲,建国后参谋长授上将

赣西南红20军这一支悲壮的红军队伍,还有领导这支英雄部队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历经与敌人激烈战斗的战场,更历经极其复杂的“肃反”斗争,他们壮烈牺牲后,这些英雄后来组织上对他们作出公正结论和高度评价,称他们是“赣西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为他们树碑立传,他们的英雄事迹在后人心目中树起了永远的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参谋长   土地革命   宜章   于都   吉安   牺牲   苏区   革命军   军长   纵队   排长   江西   工农   事变   上将   悲壮   红军   以上干部   主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