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面临三年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邻国印度袭我哨所,杀我军民,占我领土,猖狂的武装挑衅,决定派出一支部队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夺回被印军占领的瓦弄地区,并教训一下这些虎视眈眈的侵略者。这次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中印边境东线总指挥、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全权负责东线对印反击作战指挥的54军军长丁盛肩上,并用丁盛的名字命名东线指挥部:简称“丁指”。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1962年11月,接到命令的丁盛,奉命率领54军130师以及军分区部分直属部队,开始进入印度瓦弄地区作战。此次作战,丁盛作为前敌指挥全权负责对印战事。11月14日还在行进中的丁盛接到了前线的战报,没有想到的是,提前进入瓦弄的我军130师主力388团4连,受到了敌人的猛烈进攻。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东段麦克马洪线最东端,亦是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作战条件异常艰苦。驻守在此地的印军第11旅,二战时期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号称与德、日、意三国法西斯军队作过战,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印度劲旅。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瓦弄之战是我军进入印度后的第一战,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敌人的王牌部队,丁盛毫无畏惧,他得知4连受到敌人的进攻后,翻开了地图查看,才知道4连驻守的05、06高地处在印军防线中间,正是因为4连的进入,使印军布置在曲子扎公山梁上的防御阵地不能连成一片,也就是说4连把印军分割了,印军各个阵地开始向解放军发动连续九次猛攻,这才是我军受到猛烈攻击的原因。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丁盛接到这个战报后,果断地下了两道命令:一是还未开到的490团火速开进,限定时间要到达指定阵地;二是4连必须坚守阵地外,还做出大胆的决定让4连出击扩大阵地。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其实这是一道相当惊险的部署,首先是部队还没有开进到前线,小部队也是刚刚到达,而印军是以逸待劳,更何况是一支王牌旅;其次是我军地形不熟悉,而印军却在此呆了不短的时间,修筑了防御工事,能打胜吗?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然而,结果完全跟丁盛预料的一样,一方面,我英勇的驻守4连,像钉子一样扎在印军防线上,而且在趁印军进攻撤退时,向敌人发动追击,勇敢地抢占了有利地形,以机枪火力打退了印军成排成班的反扑,分队与印军短兵相接,展开了机枪对机枪、手榴弹对手榴弹的硬拼,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扩大阵地1000多米,攻占6个小山包,歼灭印军67人。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另一方面,我各部队接到命令后加快进攻速度,此时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发扬能打恶战、能克强敌的特有作风,向瓦弄印军主力发起全线攻击,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率先攻占另一个战略要地“07”高地,此高地是印军防御前沿阵地左翼的制高点,有三百余人驻守。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紧接着,赶到的翼侧攻击的分队,摸至“07”高地东南侧发现印军,先敌开火,一举歼灭道格拉斯联队中校营长等六十二人,连续打退印军数次反扑,巩固了阵地,并迅速攻占该高地。经过十小时的激烈战斗,印军前沿主阵地绝大部分被攻克,我军控制了瓦弄扎公,割裂了印军部署,向纵深发展,直逼瓦弄。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随着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战斗,我军总攻全面开始,随着“丁指”一声令下,我军广大指战员冲入敌阵,每一个战士都毫无畏惧,有的拼尽全身力气用胸口死死压住炸药,轰隆,地堡上天,战士们抖抖土,起来了,接敌,拉火,读秒,鹞子翻身!河东高地、瓦弄机场及其以南地区全部被我军控制,打到天黑,所有高地都被我军控制,至此,我边防部队全部攻克瓦弄,印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到峡谷、深山密林。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我军夺回瓦弄,直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此战是中印战争中最关键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史称 “瓦弄大捷”。是役,给印军王牌军迎头痛击,随后全部逃到深山老林里。印军11旅4个营长,打死了一个,活捉了两个,只跑了一个。15个连长除了击毙的6名,其余9名全做了俘虏。4个步兵营的16个步兵连,除了锡克营的一个连逃跑外,15个步兵连全部被歼,这下子是把印军王牌旅的老底子全部打掉了,只可惜让印军的旅长乘直升机跑掉了。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为什么筹划许久的王牌印军战斗力这么差?战斗力的差别当然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前敌指挥丁盛在进入瓦弄的这二道命令彻底改变的战局,他拿出我军法宝战术灵活是胜利的关键。坚守和奔袭给了印军沉重打击。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瓦弄大捷,印军既挨了打,又输了理,最终以全面失败而告结束。从此以后,丁盛成了印度王牌的梦魇,直到今天,在印度军队模拟战中,模拟假想敌的番号仍然是“54”,这么看来,印度人还是长记性了。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瓦弄大捷不仅使昔日不可一世的猖狂早已无影无踪,而陷入了慌乱和惊恐之中。更让全世界都非常震惊。外电纷纷发表评论,称赞我军的实力。美国报纸写道:““解放军就像小刀切黄油般打败印军”。德国报纸称“中国人在过去数星期所取得的空前的军事成就,他们派军队翻过了过去登山队也难以爬上的高山,简直像风卷残叶般的击败印军”;而金庸更是报纸上说“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也让丁盛的大名载入了中印两国的史册。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打仗凭借的是实力,有实力一时是无法改变的。一仗就把印军打懵了,我军也觉得胜利来得太简单了。所以,丁盛自己在回忆录中记述这次战斗时,被俘一名印度营长的对话,真的让人感慨万端,他写道“印军营长被我们抓住了。敌人就笨,他机械执行命令。他这是地堡,这是一个地堡,这也是个地堡,我们打这个地堡,按道理讲他们要支援才对啊。他不支援,他也不走,也不打。我问他为什么不打呢?他说上面没有交代,也没有人叫我打,我说你们不打也得跑啊,他说也不行,因为上面没有人叫我们跑”。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看完这段话,我想,印度这样的战斗力和战术素养,怎么会有胆量去侵略人家的土地呢?真的令人无语。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对于那场战争,丁盛战后在军事学院作报告时非常谦虚,认为自己的54军当时还不是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如果派其它主力部队要去打,可能打得更好。同时,在报告结尾还为因为缴获了一些印军的罐头、降落伞等私自决定分了而检讨不已。其实缴获的罐头是给伤员吃了、降落伞是想解决部队缺乏布匹的问题。因为那个年代我们是三年自然灾害,有些地区还挨饿呢。那年代,的确是难为这些出生入死的英雄了。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丁盛,江西于都罗江乡上溪村人,他出生于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当年红军来到他老家于都,17岁的丁盛岁为了有口饭吃,又看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杀猪有肉吃,于是瞒着家人与村里时常在一起放牛的六个小伙伴集体参加了红军队伍,他有两项特长,跑得快,头脑灵活。先是成为团里的通讯员,后来是一名旗官,人称“守路钉”。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其实丁盛早期是丝毫不显山露水,长征的时候只是一个连指导员,即使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猛将如云的四野军中当时并不算太突出。他真正成名是在解放战争后期著名的衡宝战役时,孤军深入,却腰斩白崇禧的精锐“钢七军”而一战成名,由此军中人颂外号“丁大胆”。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回头来看,衡宝战役颇有点“错打错胡”的味道。当时丁盛的135师奉命敌后穿插,由于急行军时没有来得及架设电台,等电台接通后,方才知道,其它部队都已接到命令停止前进,自己冲的太前,身陷敌重军的包围。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此时,上级指挥员误判白崇禧会在衡阳与我军决战,在敌情不明,且战术上历来强调“四快一慢”,命令部队收缩,停止前进,重新部署兵力。结果造成丁盛的师“过度突出”。以丁盛一师作为棋子,排兵布阵。战场瞬息万变,丁盛这个孤师抓住了历史舞台给的机会,他指挥沉着镇定,部队虽深陷极端险境,却敢打敢拼,凭借卓越的战术素养,最终和兄弟部队一起全歼了白崇禧的主力钢7军。经此一战,桂系彻底打断了筋骨,再也组织不起抵抗了,衡宝战役结束后,丁盛135师的405团荣获集体一等功,全团获此殊荣,这在我军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从“旗官”到“守路钉”再到“丁大胆”,建国后成“胆大将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建国后成为大军区的副司令员、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务。可惜的是,晚年的时候,丁盛卷入错误路线,退出现役,由地方安置,并被开除党籍。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很多战友对丁盛的遭遇深感同情和惋惜,晚年的时候有战友叫他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申诉,并给他出了个主意:当时正值印度进行了核弹试验,又在中印边境炫耀实力,你参与指挥中印边境战争,对中印边境地区和印军情况比较了解,不妨给上级领导写个报告,先对加强中印边境战备建设提出建议,然后再顺便提出自己的申诉。

1962年中印反击战瓦弄大捷,外电评价极高,丁盛为何还做检讨

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后享受正师级待遇,居于南昌、广州等地,生活得以大为改善,幸好他生活比较随便,练字读书,随遇而安。1999年9月25日逝世,享年86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于都   解放战争   地堡   营长   反击战   大捷   作战   印度   外电   高地   我军   王牌   边境   阵地   年中   主力   部队   命令   评价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