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说起陈毅这个名字,大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起建国之初那位身经百战、勇猛无当,有着堪称传奇经历,卓越功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写得锦绣文章,文采斐然,可谓是上马能杀敌,下马可安邦一代精英的陈毅元帅。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右为陈士可

然而,今天我们介绍一位民国初期封为上将的人,他的名字也叫陈毅,与元帅同名同姓,但打起仗来却是天壤之别,史书上只记载他打过一次仗,却是一败涂地,后来被撤职,且不知所终。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陈毅,字士可,1873年出生于湖北汉阳府黄陂县,他是清末贡生,毕业于两湖书院,后来曾经担任学部参事,京师图书馆纂修、法律馆纂修统计科员等职。进入民国以后,一开始担任北洋政府的总统府秘书、蒙藏院参事,张勋复辟的时候,被任命为“邮传部侍郎”,复辟很快失败,他也逃出北京。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由于陈毅精通边疆舆地,嗜典籍,喜藏书,精于鉴别,藏书中多地理、边防之书,颇多海内孤本。得到上司的赏识,1917年被任命为库伦都护使、西北筹边使、西北边防司令,任蒙藏总务厅总办等职,授予将军府豫威将军,军衔是上将,可谓是风云一时的封疆大吏。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其实,陈毅也是一名文人,读书做学问可以,叫他去带兵守边就出事了。正是他当这个外蒙军政一把手的时候,这里的局势暗潮涌动,警报频发。多处战火纷起,陈毅率领的驻军处处被动。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特别是1921年2月份的那一仗,旧俄白匪在恩琴的率领下,对库伦发动总攻,这个恩琴的部队使出诈术——打着五色旗前进,分别向守军各防区进兵,官兵以为是自己的人马前来换防,疏于防备,遭到突然袭击,机枪、火炮均被夺走,部队死伤惨重,防区失守。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紧接着,恩琴部队,击败陈毅的卫队骑兵连,突入城中,猛攻活佛的住所。城中汉商百姓随之奔逃,“炮声震天,兵民狂奔”,秩序彻底混乱。陈毅身边只有一连士兵,仅能保护公署,而其余部队防守都要自己防区,无法回援,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保护活佛住所的两个连被恩琴歼灭,活佛被劫走。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恩琴大军基本控制了库伦全城,上午八九点钟,最高指挥官陈毅也知道无力回天,在卫队的保护下乘汽车向西出城,逃往恰克图,残部也陆续退往库伦城陷落,民国在外蒙古的控制区,仅剩下恰克图、乌里雅苏台与科布多。此时,陈毅赶紧向北洋政府搬救兵,只要能派兵救援,到时自己还可以与援兵一起,重夺库伦。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然而,他哪里知道,北洋军阀内部关系复杂重重,为了争权夺利,常常内讧,几股军阀势力正在大打出手,争得你死我活,特别是直皖战争爆发后驻扎在外蒙的部分军队也撤回内地,留守军队也出现了士气低落的情况,根本无遐顾及边疆的事情,造成外蒙兵力空虚,这使得恩琴的军队一时间内在周边的相对实力显著增强,而这种情况立即令他野心膨胀了起来。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这个进攻并打败陈毅的恩琴,全名叫罗曼·费奥多罗维奇·冯·恩琴-施登伯格,其实他并不是蒙古人,出身于一个长期生活在波罗的海区域的日耳曼贵族家庭,他的家族在中世纪就来到了爱沙尼亚地区。不过恩琴的家族虽然是个日耳曼人,却也有一点匈牙利血统,而他们据此还声称自己是蒙古西征后在欧洲建立了金帐汗国的拔都的后裔。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恩琴长大之后入伍还曾参加了日俄战争,随后,他要求来到外蒙古,开始在当地从事将外蒙古分裂的活动。一战爆发之后,恩琴曾前往欧洲战场作战。在此期间他凭借自己出名的残忍与疯狂获得了几次战功,也在沙俄军队中得到了一定的升迁。而恩琴虽然对于自己日耳曼人的身份深感骄傲,却也对沙俄帝国有着非常强烈的认同,是沙俄的死忠,同时也许是因为他家自称是拔都后裔,所以他也还多次表现出了对外蒙古地区流行的佛教的兴趣。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俄罗斯十月革命后,效忠沙皇的恩琴出逃到远东贝加尔湖周边地区,还招兵买马,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占了一小块地方,在控制区内横征暴敛,经常强行抢夺当地人的财产,使得许多当地华商也深受其害。恩琴那时开始筹划入侵外蒙古,后来他到中国东北,广泛联络当地的白俄族群,还跟当时呼伦贝尔镇守使张魁武的一个亲戚,也就是一个被称为“金公主”的女人结了婚,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桩婚姻拉拢张魁武以及一些想复辟清朝的力量,为自己所用。但这桩婚姻似乎没有达到目的,在一年之后恩琴就和“金公主”离了婚。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在此期间,恩琴还曾一度派出军队重返俄罗斯,帮助当地残存的白军与苏俄红军作战,但这些企图都很快失败。而在随后的战争中,恩琴多次被苏蒙军队击败。正在他士气很低无计可施的时候,他发现中国国内军阀混战,特别是驻扎在外蒙的部分军队也撤回内地,他发现是机会来了,于是便赶紧率军队侵入外蒙古,并很快向南进军。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没有想到这一战他得手,攻入库伦城中之后,恩琴立了外蒙活佛为傀儡皇帝,自己则封为和硕亲王,实际上成为了库伦等周边地区的独裁者,还宣布外蒙“独立”。在他控制库伦的5个月时间里,他不改从前暴力血腥的手段,没有撤退的北洋驻军和一些政务官员都被恩琴的骑兵师屠杀殆尽,他不但屠杀了大量汉人,还屠杀了很多当时在当地生活的俄罗斯犹太人和苏俄红军支持者。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恩琴的滥杀无辜,他又是俄罗斯内战中白军的一员,是苏俄红军的死敌,因此苏俄红军肯定不可能坐视他在外蒙坐大,为此,立即派出军队直接攻占了库伦,恩琴军队战败,他同时身负重伤,还妄图逃离,本来可以成功撤退,但因为其部下背叛,他当了苏俄红军的俘虏,随后,恩琴被判处死刑并被处死,结束了他罪恶和疯狂的一生。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不过,这次战败,陈毅率领的驻军损失巨大,作为边疆防守军一把手的陈毅上将,自然是难辞其咎,因此,很快就被上级撤职,先是由一名封疆大吏降为湖北赈灾督办,后来又直接一撸到底,没有官职回到湖北武昌闲居。本来是手拿笔杆的文人陈毅,在民国乱世那个时候,赶鸭子上架去守卫边疆,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也正是他这次失败,外蒙也一步步地脱离了袓国的怀抱。

民国一上将与我军元帅同名同姓,打仗却天壤之别,撤职后不知所终

至于陈毅的结局,没有记载不知所终,只是他有一个儿子陈骞从外国回家参加抗日战争,军衔是上校,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抓获后杀害于广东英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沙俄   苏俄   北洋   民国   库伦   蒙古   防区   不知所终   活佛   驻军   俄罗斯   湖北   天壤之别   边疆   我军   元帅   上将   红军   军队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