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如何与别人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事情。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助力。所以,大家都想要去研究心理学,观察他人的微表情和小动作。

我们通过不停地研究,来洞察别人的情绪和想法。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预判。特别是在谈判、会议、会谈等场景中,能够掌握他人的想法,更是非常实用。

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本关于小动作的书---《小动作解读——她为什么要变成河豚?》,以下简称《小动作解读》。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简单,但也相当有趣。它主要是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35种小动作进行了解读。

《小动作解读》这本书的作者是西村康朗和村山涼一。西村康朗,策划人。著作有《Are You Yellow Monkey?》(宝岛社)、连载《美人之源》。村山涼一,市场策划。著作有《打动人的企划书》、《直击内心的提案》(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等。

这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前面一篇提出问题,后面一篇举例进行解答。它与一般的心理学书籍的概念相比,这种形式更加简单易懂。

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我们从三个方面介绍下这本《小动作解读》。

一、独特的外观设计

这本书的外观非常有意思,它将这些小动作全部印在封面白框内。这些白色框采用镂空设计,用手指轻轻用力,就能将它们取下来。最初时我还担心这些白框会掉下来,后来发现它们有一部分是跟封面连在一起的。

我们用手指打开这些小动作框,可以从洞口看这个世界。这种感觉就像,我们通过了解这个小动作的含义,去洞察别人的内心一样。小动作解读,就是我们了解他人的窗口。通过掌握他人的想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交流时应付自如。

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二、内容插画,轻松有趣

通过阅读这本书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动作,之前都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没有及时做出回应,从而错失了一些机会。这本书问题的篇章,写得轻松有趣,很容易将我们带入场景。而回答的篇章,有理有据,非常严谨。有很多心理学的专业名词,以及对于小动作的解读依据。

作为一本大众读物,为了不让读者感觉太枯燥,对于内容进行大量的配图。这些有趣的插画,都是出自东洋插画师土车大八之手。我仔细观察了下插画,在问题篇的插画比较多。一些不太好理解的词汇,都有配图进行解释。比如莫西干发型,哥伦布式的“拜拜”等,都有插画演示。

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三、小动作解读的意义

通过对小动作的解读,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拿文中的问题举例,额头前有刘海的发型,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个额头前有刘海,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不喜欢露出自己的脑门,总要用刘海挡住。她们哪怕是在跳舞,刘海都纹丝不动。

在回答篇就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原来留刘海的原因,是用头发隐藏自己的脸,这是个人没自信的表现。这种举动,在心理学上叫做防卫型自我展示。我们通过对这个小动作的解读,就能知道身边这些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小动作解读》的作者都是东洋人,文化与我们略有差异。所以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会发现有些小动作,我们不是很理解。但是通过阅读回答篇,发现还是具有一些参考性的。

35种小动作,教你如何解读他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这本书,研究一下。说不定哪天,你也能成为读心术的高手。

我是杰克小镇,有两个娃的超级奶爸,当个有趣的独立阅读推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小动作   哥伦布   东洋   杰克   这个世界   篇章   插画   额头   心理学   发型   封面   有趣   想法   发现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