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合温胆汤与肝郁痰阻胁满疼痛太息口苦痰涎

四逆散合温胆汤,治疗肝郁痰阻胁满疼痛太息口苦痰涎。

胁痛系指胁肋疼痛。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肝络不畅所致。

肝郁痰阻证: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善太息,痰涎,或胸隔满闷,情志抑郁,形体肥胖。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湿止痛。

常用方:四逆散合温胆汤加减。

柴胡、枳实、白芍、陈皮、半夏、香附、郁金、瓜蒌皮、川栋。

加减:

失眠者,加合欢皮、丹皮。

痰黄目赤,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泽泻。

脾胃失调者加甘松,台乌药。

补虚、泻实、温寒、清热等为治肝原则、方药。

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肝郁痰阻每多兼热象,治疗多兼用清热之法。

《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

《黄帝内经》:“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心胁痛”。

《中藏经》认为胁痛之因有脾热、肺积及上焦实热,“脾正热,则面黄目赤,季胁痛满……肺有积则胁痛,虚则乏力、喘促,右胁胀,语言气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黄帝内经   乌药   甘松   枳实   泽泻   疼痛   素问   方药   白芍   半夏   柴胡   陈皮   脾胃   易怒   肥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