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就年入百万的农家女,苍蝇姑娘靳任任

她,一个美丽的花季少女,却每日与苍蝇为伴;她,一个年仅23岁的农村姑娘,却早已腰缠百万;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美丽的养蝇姑娘

21岁就年入百万的农家女,苍蝇姑娘靳任任

提起苍蝇,很多人自然都会想到肮脏的垃圾堆旁,那一群群乱舞的小飞虫,浑身沾满了细菌;而那一窝窝白色的蝇蛆,慢慢蠕动,更会让常人害怕、恶心甚至呕吐。对苍蝇,人们恨不得立马拍之而后快。可是,在河北馆陶有一个23岁的小姑娘,却在自己的家里养起了苍蝇、喂起了蝇蛆,而且靠着养殖苍蝇,她还发了家、致了富。如今,人见人恨的苍蝇在她那儿,可变成了“宝贝儿”。她是谁?她叫靳任任,人们都管她叫“养蝇姑娘”。

21岁就年入百万的农家女,苍蝇姑娘靳任任

1.贫穷 稚嫩肩膀扛重担

1983年11月,靳任任出生在河北省馆陶县王桥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会儿,当地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靳家老两口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心想要个儿子传宗接代,小任任在刚出生不久时就被送到外婆家寄养。任任出生后的几年里,两个妹妹相继降生;直到小弟弟出生,老两口才算了结了心愿。心愿倒是了了,可是这“超生”却违反了政策啊!“家里被罚了好些钱,本来农村家里就不好,这下日子更不好过了。”对于这些事情,任任显得很无奈。“我妈妈身体不太好,家里全靠爸爸撑着,因为我是家里老大嘛,所以常常帮家里干点活。那时候,每天早上从邻居那儿买来鸡蛋再到县城去卖,一天能挣10块钱。”年幼的任任早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1998年,15岁的任任“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初中。为了贴补家用,供弟弟妹妹们继续上学,她卖过菜,也卖过冰棍。艰辛的生活让她明白,“小打小闹终究赚不了钱,要赚钱就要大干一场。”她想到了养鸡。馆陶是全国有名的蛋鸡之乡,馆陶人多有养鸡的习惯。“别人养鸡能赚钱,我也想养。可是养鸡要有本钱,可家里哪儿来的本钱啊。爸爸妈妈觉得养鸡成本大,都不大同意。我就说,能不能借呢?”倔强的任任想到了县城的舅舅。在舅舅那儿,她借到了3000元钱,买回了500只还没有下蛋的小母鸡。就这样,她一边贩鸡蛋,一边饲养小鸡,每天起早摸黑没命地干,小鸡一天天的长大了。“可是,那一年蛋价大跌,每斤鸡蛋才一块二、一块三。我们就只好降低饲料成本,谁想到最后鸡都得上了病,一只只死掉了。买药打针也不行,几百只蛋鸡死了精光。”讲到这儿,任任的声音低了下来,“那会儿,可把我气坏了。没过几天,我给家里留了封信,揣着身上仅有的30块钱,就去了邯郸。”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任任只能到处碰壁。“最后,还是光明路重庆大酒店里好心的高阿姨收留了我,让我在酒店里干服务员。我是从农村来的,什么活都能干,老板经常夸奖我,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干到了大堂经理。”勤快能干的靳任任总算有了稳定的着落,但是她显然不满足于现状,“我性格比较直率,不太喜欢受别人的约束,也觉得在酒店干服务员的话,一辈子干下去,也没有什么前途,到最后你还得回家去。”讲到这里,她开心地笑了,虽然现在已经是靳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了,但是她笑得还是像个孩子,那样天真,那样美丽。在她的心里,始终埋藏着一股干大事的冲动。她总觉得应该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所以,和其他姐妹不同,休息时间里她总喜欢看书读报;每天下班后,她还要到隔壁的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她在为实现心中的冲动慢慢积累。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任任的人生道路。“那是2000年的春天,刚过完春节不久,几个客人到酒店吃饭,走的时候丢下一张报纸。那是一张《科技信息报》,上面登了就是关于养苍蝇的。就是利用农村里的鸡粪、猪粪、积杆之类的来养苍蝇,用蝇蛆养鸡来降低成本。呵呵,我感觉特别好。”任任笑了笑,“就跟一个姐妹说想回去试试。她吓了一跳,说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养苍蝇脏死了,不行不行。我就说,农村里鸡粪、猪粪、积杆多得是了,在农村养苍蝇肯定合适,可以去试试嘛。后来的几天,我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养苍蝇的信息。最后我觉得应该去实地看看,大概半个月之后我就辞职了”。

21岁就年入百万的农家女,苍蝇姑娘靳任任

2.播种 蝇蛆丛中觅希望

靳任任先后去了北京、湖北、山东等地,请教了有关专家。专家的介绍更加坚定了任任的想法,“他们说,实验室繁殖已经取得了成功。你可以回去试一试。我说,那好吧,那我回去试试。”任任显得很轻松。“我就去了北京,在一家研究所买了蝇种。我就800块钱,就只买了一瓶。”“多大的一瓶啊?”记者好奇地问。“就像罐头那么大小的一瓶。”她用手给记者比划了一下,接着说,“当时拿了苍蝇,好像跟得了什么宝贝一样回来的。呵呵。”她又笑了,笑得跟孩子一样,那样天真,那样美丽。任任手里的“宝贝”,在别人那儿可就不是那回事了,一回到家她就遇到了难题。“家里人听说我要养苍蝇,都可生气了,恨不得把我撵出去。他们说,你在酒店干,刮风吹不着、下雨淋不着的,好歹也比较稳定,回来养苍蝇不是头脑发热吧。我就说,那我自己养吧。”于是,倔强的任任把以前的养鸡房改成了苍蝇房,“那时候没有专门的笼子,我就去买了睡觉用的蚊帐,改造成简易的笼子,把苍蝇放在里面养。”到这儿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可后面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任任。任任养苍蝇的事情迅速在村里传开了,乡亲们少不了在背后说三道四的。如果说任任的父母不同意她养苍蝇还仅仅是嘴上说说,那么三妹妹则是采取了实际的行动,她把任任的苍蝇给放了。“放了差不多一半。我说这个苍蝇没有招惹你啊,你放我的苍蝇干什么嘛。”经妹妹这么一闹,任任养苍蝇的事儿,在村里更炸开了锅。“有好心的人就劝我回酒店干,说养啥苍蝇嘛。也有人就说,小女孩要养苍蝇,以后咋办,连婆家都找不着。要没有什么出息,还得在农村里种地,什么也干不成。反正有人说话可难听了。”无奈之下,她只好搬到了村外,继续养苍蝇。就在这时候,一个意外戏剧性地改变了大家对任任的看法。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村里的鸡都开始生病,产蛋量明显下降,又是买药、又是打针,都不顶用,这可急坏了村民们。可是,让村民感到奇怪的是,任任养的鸡却没事儿,不但不生病,还照样下蛋。“哈哈,很奇怪吧。其实,苍蝇体内有一种物质,能保护苍蝇不受病菌侵害。鸡吃了蝇蛆,能提高免疫力。”任任一边笑,一边向记者解释,俨然一个苍蝇专家。“我说,当初你们不相信我,现在总该信了吧。有人说能不能让他们也回去养着试试。我说,行啊,你们回去试一试,要是行,再还我本钱。”就这样,村里人也学着养起了苍蝇,或者从任任那儿买回蝇蛆当饲料养鸡。家人也慢慢改变了看法。“我爸爸特别心细,精打细算。他看我用蝇蛆喂鸡,成本低,生长快,又不用喂药,慢慢地就改变了看法,也帮着我干。”就这样在父亲的帮助下任任继续养蝇,年底一算账,居然赚了5万元。那一年,是2000年。

21岁就年入百万的农家女,苍蝇姑娘靳任任

3.痛苦 人生路上遇坎坷

靳任任有个QQ号,网名就叫“养蝇姑娘”。“网上好多人都问我为啥叫这个名字,我说我就是养苍蝇的。他们都不信的,都说哪有姑娘喜欢养苍蝇啊。呵呵。”任任笑了,笑容里分明是自信、满足。通过网络,任任结识了很多朋友。在朋友们的建议和帮助下,任任建起了第一个网站——“中国苍蝇网”。网站开通了,生意做大了,收益也提高了。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也在网络的那头,等着这个涉世不深的农村姑娘。 上海有个养殖场知道了任任养苍蝇的事情后,提出以年薪10万的高薪聘请任任去作技术顾问。“我只负责技术这一块,经营管理他们负责。养苍蝇技术并不难,很容易学会,人基本上操作几遍就都会了。慢慢时间长了,人家把技术学去了。然后他们就开始挑毛病了,说我们也没赚到钱什么的。”就这样,任任被东家当“鱿鱼”给炒了。 “当时,我可生气了。在那儿好几个月时间,他们只给了点回家的路费。回家我哭了好几天。”年轻的任任在人生的征途中付出了代价。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关键时刻,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因为考上大学,跟她提出了分手。“他说,你养苍蝇,好多人都看不起你,家里不同意,感觉要是咱俩真的在一起,在农村就抬不起头。就说算了。”这次,任任再也没有顶住压力,“以前人家说我什么的,我还觉得有男朋友在背后支持我,现在突然觉得好像失去依靠了……”雨夜,她吞下了100片安眠药……幸好,妹妹发现了冰凉的姐姐。那一年,是2002年。

21岁就年入百万的农家女,苍蝇姑娘靳任任

4.收获 蛆蛹化蝇终美丽

采访的那几天,任任特别忙。她养苍蝇发家致富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很多以前发家无门的人纷纷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现在我们的学员全国各地都有了。很多人学会了养苍蝇的技术回去也赚钱了。呵呵。”任任开心地笑起来。据了解,任任养蝇二十年来先后带出了4000多个养蝇专业户,往日里并不起眼的小姑娘,现在已经变成了“桃李满天下”的大师傅。继“中国苍蝇网”之后,任任先后办起了“中国工程蝇”、“中国昆虫网”、“中国苍蝇养殖网”等网站。通过网络,任任的生意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而且还走出了国门。美国一家文化公司通过网络向她定购了一批萤火虫和蟋蟀等娱乐昆虫,这趟生意下来,任任就赚了9万元。韩国国家电视台KBS-2《惊奇亚洲》栏目组,也专程跑到中国来,拍摄了专题片《中国女蝇王》。节目播出后,任任在国外也出了名,不断有越洋电话打进来,咨询技术、寻求合作。生意做大了,客户多起来了,原来的养殖规模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任任又做了大胆的决定:建苍蝇养殖场。几经努力,2004年任任的第一家苍蝇养殖场终于在老家河北馆陶建成。现在,任任的苍蝇养殖基地已经达到了60多个,养殖场里生产的鲜蛆不仅可以供应各地养殖户的需要,而且鲜蛆烘干后还销售到了国外市场。“养蝇姑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蝇王”。2005年10月,雄心勃勃的任任果断决策,移师中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一天,郑州的一个机关干部到养殖场考察。他说我养苍蝇很成规模,而且鸡也很多,就是老家那个地方交通不太好。他说让我到郑州去发展,说他们那儿黄河一带全部都是养殖户,养鱼的数量几十万亩,而且养鸡、养鸭也是很普遍。我想,因为毕竟这边到了河南以后,郑州这边又属于一个省会,肯定在这块发展,各个条件都要比河北老家那边要好。”就这样,在那个干部的建议和帮助下,任任很快在郑州建起了一个养殖场。“说实在话,在老家那是属于圈养,因为没那么大的空间,这个鸡呢,它不会像现在这个环境,它能跑得开。”养殖基地建好后,任任又在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上下起了功夫。“我们的鸡用蝇蛆喂养,不用吃药,鸡肉鲜美,维生素含量高。普通鸡蛋蛋清跟清水一样,我们这个浓,有黏度。拿到市场上很好卖,我们的鸡还注册了商标哩。”任任开心地笑了起来,“我们的‘虫子鸡’可以卖到200多元一只,鸡蛋我们也论个卖,现在一个三块多。”记者对价格表示惊讶,真担心市场销售的情况。她好像看出了记者的心思,说:“不信啊?我们全国各地都有代理商,卖我们的‘虫子鸡’;好多单位发福利什么的,都来我们这里订货的。”讲起自己的产品,任任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也让记者大开了一把“眼界”。除了“虫子鸡”和鸡蛋,她还把目光投向了昆虫蛹菜的开发,现在,经她开发的昆虫蛹菜已经达到了30多个品种,而且有许多已经摆上了高档餐厅、酒楼的餐桌。此外,为了提高苍蝇养殖的高附加值,她还与其他公司一起开发了系列昆虫胶囊和昆虫活性蛋白粉。现在,机灵的“养蝇姑娘”又盯上了“昆虫王国”。她看到一些城市的展览馆里仅仅是一些昆虫标本的展示就能吸引众多的参观者,每天的门票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她想如果利用自己的苍蝇养殖农场,把黄粉虫、蝎子、蚯蚓、蝴蝶、蜘蛛等几十种昆虫集中在一起,利用城市郊区创办集昆虫养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昆虫餐饮为一体的“昆虫王国”,肯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到时候,城市里的居民周末不用跑很远,就可以到这里来观光、游玩了。”发家致富的任任还惦记着老家,“我想回老家,在那儿建立一个深加工基地。老家养鸡的人多,适合好好开发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馆陶   苍蝇   姑娘   农家女   郑州   养殖场   昆虫   村里   中国   老家   鸡蛋   家里   妹妹   记者   农村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