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鹧鸪的饲养管理

1、饲养条件:产蛋鹧鸪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严,低于5℃或高于30℃,产蛋率和受精率都要受到较大影响。

种鹧鸪的饲养管理

产蛋最适温度为16℃~24℃,光线能促进生死腺机能活动,提高产蛋率。

种鹧鸪饲养,室光照强度要达到3瓦/平方米,把灯泡挂在离地面2米的高处,间距要适当,以使光线分布均匀。

当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能忽长忽短、忽高忽低,否则影响产蛋率。

产蛋期光照16小时/日,休产期光照8小时/日,可以根据饲料和光照强度与时间调整种鹧鸪开产与休产。种鸪利用年限一般为2年。

2、饲料:种鹧鸪对蛋白质要求并不高,但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较高,且要求全面合理。其配方如下:玉米粉61.25%、豆粕18.59%、小麦粉10.46%、蛋氨酸0.23%、石粉7.38%、食盐0.5%、磷酸钙1.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预混剂0.5%。

3、饲养管理:产蛋期不限制饲养,每天喂3次,喂量以饲料槽内不断料为原则,饲料要新鲜,发霉饲料会使产蛋量下降。

鹧鸪用的是粉料,便于采食。饮水中要加入土霉素和维生素B族药物,有利消除应激。

室内要卫生,空气新鲜。

四、孵化:家养鹧鸪采用人工孵化繁殖。

孵化可以用电器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成热水袋孵化。

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

保存温度10℃~15℃,最高不超过20℃。

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防止震动。

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和加福尔马林,将福尔马林倒在高猛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五、育雏:育雏的方法可采用塑料大棚育雏,育雏温度第1周龄35℃~36℃开始,以后每增加1周龄温度降低1℃,址以与自然温度相近时停止加温。

育雏湿度1周龄内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为50%~60%。

在育雏过程中保证育雏温度稳定的前提下,注意通风透气,增加棚内鹇空气,雏鹧鸪密度1~10日龄,80只/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50只/平方米;4周龄至13周龄,25只/平方米。

光照强度:出壳20小时至1周龄实行全日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米;1周龄后采用16小时光照,强度2瓦/平方米;商品鹧鸪育雏时,光照20小时/日,强度为2瓦/平方米。棚内育雏要防止猫、鼠等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鹧鸪   磷酸钙   种蛋   采食   土霉素   福尔马林   微量元素   湿度   维生素   光线   饲料   强度   温度   新鲜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