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三联甗是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文物,高68厘米、长103.7厘米、重138.2千克。

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朝时期

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妇好 青铜 三联甗 商王武丁时期

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间有箅以通蒸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甗,商代早期出现了铜甗,但数量很少,到商代晚期有所增加。商甗多为甑鬲合铸,连为一体,甑上多立耳,甑体较深。这种甗不仅见于中原,边远地区也有发现。还有上下两体分铸可以分合的甗,一般为一甑一鬲。晚商出现了一鬲三甑甗,3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这件三联甗,鬲身长如方案,面上有3个高出平面的圈口,体腔中空,平底下有六足。甑敞口收腹,底有3孔以为箅。全器花纹精美,上有夔纹、三角纹、云雷纹等。此器出土时案面有丝织物残痕,腹、足有烟炱痕迹,可见为实用器。

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的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三联甗,商朝,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安阳市   殷墟   商朝   河南省   丝织物   体腔   大口   礼器   商代   中原   新石器时代   西周   特例   春秋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