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序言:

胡奇才,真勇敢,

指挥八路打冶源,

打死鬼子三十三,

活捉一个翻译官。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涌现一大批传奇将军。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指挥了塔山战役,以“奇招制胜”著称的奇才将军——胡奇才。

01

1930年8月,16岁的胡奇才加入红军,在红一军第一师一团一连当战士,这时候的他还叫“胡奇财”。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胡奇才”这个名字源于领导的一次笔误。1939年,25岁的胡奇才将军和夫人王志远申请结婚,在上组织上上报的时候,当时虎将军的直属领导——朱瑞将军大笔一挥:同意胡奇才同志与王志远同志结婚。胡奇才一看,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于是把自己名字的财,改成了“才”。

胡奇才出身于湖北红安的一个佃户家庭,自幼母亲去世,每天要跟着父亲干农活。幸而父亲知道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把他送去私塾读书。

胡奇才的私塾老师叫张楚峰,是一名共产党员。受老师影响,胡奇才早早就开始了对共产事业的了解。

16岁这年,张楚峰老师被敌人逮捕,拉至河边残忍杀害。胡奇才目睹了全过程之后义愤填膺,当即选择了和老师一样的事业,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胡奇才是家中老二,父亲一个人养活一个生病的爷爷,还有胡奇才姊妹四个。对参军的事,父亲表示反对,但年幼的胡奇才在参军的事情上面,展现出成年人都没有的气魄,他对父亲说 :“不参加红军,大家都没有活路!”

“奇招制胜”的胡奇才将军,走向了他的光辉军事生涯。

02

土门突围

1941年底,胡奇才在鲁中军区区任副旅长。正赶上日寇对沂蒙山区的那场“铁桶合围”的大扫荡,这场扫荡历时两个多月,著名的先烈陈若克,就是这时候日寇杀害。

这时候,胡奇才将军正在带队反顽作战,并已经把日伪军全部包围。上级命令他尽快结束战斗。

但胡奇才将军认为,现在不是结束战斗的时候。日寇大扫荡的部队已经近在眼前,离包围伪军的地方不足半天路程,就算解决战斗,时间也不足以我部撤退。

胡奇才决定带队向泰安、泗水方向撤离。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年轻时期的胡奇才将军

晚上,部队趁黑出发。经过南北莫庄附近有侦察报告说,庄里聚集大量日寇。部下问胡奇才:“打不打?”

胡奇才认为打不了。虽然天黑突袭,就算趁敌人不备打赢了第一波,我部带着伤员怎么撤退?

胡奇才当即下令绕过庄子,从敌人的来路上过,往敌人的大后方土门、龙廷去。 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部队在路上摸黑前进。所有的马蹄、锅具全部用毯子包裹,不允许发出声响。在天亮前,部队抵达土门东边的石人坡。

胡奇才将军命令部队原地休整,生火做饭。他自己则带着警卫员上山查看地形。这一看不得了,胡奇才将军从望远镜里看到,日寇大扫荡的人马,正乌央乌央的从土门方向赶来。

胡奇才头脑冷静,先调了两个连,命他们带上2挺机关枪,二百杆步枪,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的两侧山上,只阻敌,不杀敌。又命令其余部队迅速向西转移。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胡奇才将军

待敌人走进埋伏圈的时候,埋伏起来的两个连突然枪声震天,把日寇小队吓了一跳。日寇将领并不知道我军底细,不敢轻敌。迅速调来炮兵连,准备和我军打阵地战。

可日寇把迫击炮架好之后,我军两个连早已从山后绕路跑掉了

当晚,汇合的部队赶到土门附近。前面是日寇铁桶合围的主要封锁线,日寇据点到处都是,炮楼附近灯火通明,很难通过。 但是,胆大的胡奇才发挥了他“奇招制胜”的特点,逆向认为白天在石人坡遇到的部队,肯定是日寇的主力。现在日寇的主力已经出去扫荡,据点里的敌人一定不多。

果然,胡奇才将军猜对了,他带着我军大摇大摆地从敌人的封锁线穿过,不费一兵一卒,就突破了敌人的“铁桶合围”。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围点打援,堵住日寇小分队后,用刺刀捅死无一逃生

在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沂蒙一代流传着一首民谣,就是我们开头序言部分内容。

这首民谣唱的是,胡奇才将军利用“围点打援”战略,用刺刀全歼日寇33人,活捉翻译官一名,并且打散伪军300多人的经典战役。

1945年5月,日寇在沂蒙临朐县设下据点,驻扎了一个小分队约30来号人,周围有数百名伪军辅助日寇。

临朐据点内有个叫冯相成的翻译官,大汉奸,经常带着日寇下乡扫荡。所过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尤其喜欢以妇女同胞为虐杀目标。当地百姓深受其扰,但手里没有枪,对这伙人无可奈何。
山东鲁中军区了解临朐的情况后,派胡奇才亲自出马,率部铲除这帮无恶不作的苍蝇鬼子。此时的胡奇才已经升至鲁中军区参谋长。

6月,胡奇才决定先打破日军的外围障碍。他率领鲁中军区二团,攻克了日伪军盘龙山据点,并摧毁了伪军在海浮山的碉堡。

清理掉日寇的外围障碍之后,二团包围日军的伪军据点——冶源伪军中队。冶源这个据点对临朐县城内的日寇来说十分重要,一旦冶源失守,临朐城内的日军也插翅难飞。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伪军中队长马大牙深知冶源的重要性,又不敢和二团硬碰硬,赶紧向临朐城内的日军小队求援。

胡奇才将军又发挥了他“奇招制胜”的一面,他认为,打掉一个伪军据点对敌人的影响不大,要打就打个厉害的。于是决定对冶源围而不打,专等日军的支援赶到,“围点打援”——把临朐县城内的日军兵一窝端掉。

一切都被胡奇才拿捏得死死地。临朐的日军兵果然整体出动,并且集结了临朐县周围的日伪军三百多人,连同县警察,一起增援冶源。

胡奇才收到侦查报告后,派两个营的兵力埋伏在石河桥附近。其余人马埋伏在石河岸边的苇子地里。又在石河桥旁边的高坡上,设下指挥部,从高坡上看,石河桥附近的情况一览无余。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胡奇才将军手迹

同时,胡奇才又从县大队准备了锣鼓、鞭炮、铁锅、铜盘,一家出殡办丧礼的也派出30多个吹鼓手一起参战。

日军增援距离石河还有两公里的时候,我军突然发难。二团的埋伏用猛烈的炮火,把敌人的伪军部队和日军部队切开,伪军300多人见势不妙,纷纷四散逃跑。

剩余的日军看伪军逃跑,被打得毫无反击之力,只得向苇子地撤退,妄图利用苇子丛隐蔽视野,进行反击。

可这恰巧进了二团的埋伏圈,苇子地里的炮火比石河边更猛烈。

日军进入包围圈后,胡奇才下令二团一营出击:“全部不准开枪,统统上刺刀,把敌人剁成肉泥!”

同时,带来的锣鼓、鞭炮也用上了用场,震天动地的场面把日军吓得魂飞魄散。拼杀过程没用多久,33个伪军被一营战士捅死了32个,还有一个受伤被俘虏。

四下逃跑的伪军部队,见日军被全歼,更加慌乱,组织成小股部队拼命向北突围,在洼子村附近,被二团全歼。

战斗结束后,胡奇才命战士们把日寇的尸体拉成一堆,亲自用相机拍下了这个场景,留下了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

1945年,胡奇才包围日寇小队,下令不开枪,32个鬼子全被刺刀捅死

一位战士在战斗中发现,汉奸翻译官冯相成躲进了河边的茅草丛里。胡奇才将军不慌不忙,让机枪手对准茅草丛射了一梭子,翻译官怕死,急忙屁股尿流哭喊着爬出来,举着双手投降,嘴里喊着:“不要打死我,不要打死我……”

1955年,戎马一生的胡奇才将军被授中将衔,位列177位开国中将之一。

1997年胡将军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他被葬在自己一战成名的地方——塔山。胡将军最终又和塔山战役的老战友的英灵,聚到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日寇   临朐县   临朐   围点打援   苇子   伪军   铁桶   据点   小队   我军   日军   埋伏   城内   鬼子   包围   将军   部队   敌人   胡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