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奋力转型


美国的制裁严重冲击华为的主业,迫使其重塑自身,把重心转向不那么依赖外国芯片供应的领域,如云服务和智能汽车软件。


华为的奋力转型

当孟晚舟上周末回到中国故土时,这位华为(Huawei)的推定女继承人誓言会从在加拿大身陷法律纠纷近三年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为她的公司所用。

她对着深圳机场停机坪上挥舞旗帜欢迎她回国的人群说:“所有的挫折与困难,感激与感动,坚守与担当都将化作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拼搏的勇气。”

华为需要它能凝聚的一切动力和勇气。

孟晚舟就违反美国制裁伊朗相关规定的指控与美方达成延迟起诉协议,从而避免了被判长期监禁的威胁,并结束了她称之为让她生活翻天覆地的一个篇章。但预计未来几年华为仍将是美国起诉和制裁的对象,而且该公司才刚刚琢磨出如何在这种压力下开展业务。

美国已禁止联邦政府使用华为设备,禁止美国公司在没有出口许可的情况下向华为销售,并禁止供应任何使用美国技术或设备设计或制造的半导体应用在任何华为设备上。这相当于几乎完全封锁了对这家中国公司的芯片供应。

该公司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降近30%,为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

由于这些限制已开始严重影响华为的传统业务,该公司目前正忙着重塑自身。华为正从电信网络设备和智能手机的研发和销售,转向不那么依赖外国芯片供应的领域——如云服务和智能汽车软件。

华为也更加致力于自主研发,力求摆脱美国制裁的束缚。它正在大力投资,试图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领军者,从而让其他公司依赖华为的专利——而不是华为依赖从美国进口的技术。

华为驻英国研发主管亨克•科普曼斯(Henk Koopmans)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关于华为内部氛围和我们做事方式的最佳描述是:华为就像一大批初创企业的集合体。”

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最著名、最成功公司之一的命运,也关系到中美之间更广泛的技术竞争。中国官员明确表示,华为是中国整个创新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人认为,中国在半导体和电信领域取得突破的唯一希望就在华为身上。”深圳一名地方政府官员表示,“所以华为必须活下去。这是国家使命。”深圳是位于中国南方的科技产业中心,华为总部就在深圳。

零部件瓶颈

对华为的制裁严重影响了其两大主要业务——智能手机和电信基础设施。

今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逾47%。上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Eric Xu)预测,年营收500亿美元的智能手机业务全年可能下降多达400亿美元。分析师预计,这一下滑将使消费者业务在华为总营收中的占比从今年早些时候的42%降至略高于30%。

“华为零部件瓶颈的负面影响现在开始显现了。”研究机构Canalys的智能手机分析师本•斯坦顿(Ben Stanton)表示,“库存越来越少,销量几乎肯定会逐季下降。”他指出,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已经撤回中国本土市场,并补充称,华为在欧洲等海外主要市场的优势“荡然无存”。

网络设备业务的下滑速度较慢,部分原因是产品周期更长。

电信行业研究公司Dell'Oro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华为无法再为其电信产品采购定制专用芯片,但该公司向分析师保证还有足够库存来维持短期内的基础设施业务运转。

为了应对这些损失,华为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加强软件能力,以减少对硬件生产的依赖。如果没有芯片供应,华为将越来越难以交付硬件。

徐直军上周向记者们表示,尽管中国在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华为的供应问题要完全解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华为急于拓展的由软件驱动的业务主要是云服务。电信网络中一些传统上由基站执行的功能,可以转移到采用新技术的云端软件来处理。此外,华为还在加速开发新的云服务,面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上周,华为宣布计划未来3年投资1亿美元,助力中小企业在华为云(Huawei Cloud)上的发展。

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华为的云业务增长116%,在规模达60亿美元的中国云市场占据20%的份额,排在阿里云(Alibaba Cloud)后面,但领先于腾讯云(Tencent Cloud)。Canalys首席分析师马修•波尔(Matthew Ball)说:“华为云的业绩受到了互联网客户和政府项目,以及在汽车业取得的关键胜利的提振。这是华为整体业务中一个不断增长的部分。”他表示,尽管华为云约90%的业务在中国,但与阿里云和腾讯云相比,华为云在拉美、欧洲、中东和非洲更有实力。

然而,华为的云业务也受到限制。今年7月,据中国媒体报道,英特尔(Intel)向华为提供x86中央处理器(CPU)的出口许可证到期后,华为考虑出售x86服务器业务。对于云计算公司来说,服务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是存储硬件数据的地方,也是执行云服务所需大部分计算的地方。华为和英特尔均拒绝置评,但业内专家表示,处理器供应问题令华为头痛。

“出售服务器业务的可能性非常大。”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负责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半导体研究主管本•希恩(Ben Sheen)说,“CPU是核心部件,如果英特尔无法供应,那么华为就有大麻烦了。”

与网络设备业务一样,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谷歌(Google)等云服务提供商试图通过改善软件来提升性能。如果华为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那么迫切需要获得新处理器供应。

咨询公司贝恩(Bain)技术业务副合伙人Jue Wang说:“在智能手机领域,如果没有最新型的芯片,你的收入份额就会迅速下降。在云服务领域,如果你投资于软件差异化,你可以在更长时间里让业务保持还不错的样子,甚至有可能扩大收入。”

虽然英特尔和AMD等公司每年都发布新CPU,但大多数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使用的是2到5年前推出的处理器。云服务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投资新的人工智能服务和工具来产生新收入——即使它们的服务器使用的是老一代芯片。Jue Wang说:“但最终你会需要新的——没有CPU就无法提供云服务。”

华为发现,相对容易进军的新业务领域之一,是帮助在采用信息技术(IT)方面落后的行业实现数字化。华为正在向煤矿开采和港口运营等行业的中国企业提供电信、IT和软件工具,帮助它们降低成本并提高安全性。在这些新业务的推动下,华为的企业业务收入去年增长23%,今年上半年增长18%。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师Ethan Qi说:“企业业务很可能继续成为华为的一个增长点。”他预计,未来几年内,华为企业业务营收的年增长率可达15%。

不过,华为担心这不足以抵消美国制裁对其智能手机业务造成的致命打击。徐直军上周向记者们表示,这些新的增长流可能就算十年也无法弥补损失的营收。

换挡

在主要市场受挫后,华为开始在新领域大举下注。其中最大一个动作是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做出的。华为在2014年首次涉足汽车领域的研发,但现在该公司正大幅加大投入,计划今年在该领域组建起一支5000人的研发团队,投资10亿美元。

该公司表示不会自己造车,但其工程师显然正在研究除此以外的一切可能。一名华为高管表示:“最初,我们只是认为我们可以帮助汽车实现连接,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意识到,我们还可以帮助它变得更智能。”

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BAIC Motor)今年在上海车展上发布的一款汽车采用了华为研发的整体车载电子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这一转型,该公司正在利用多年来在电信硬件业务上积累的优势——高管们表示,设计能够承受极端天气条件的基站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因为温度控制是电动汽车的一个关键要求。

法国科技行业调研和咨询公司Yole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让-克里斯托夫•埃卢瓦(Jean-Christophe Eloy)表示:“他们让欧洲研发中心的团队转变了重心,过去的研究是面向3G和4G,现在他们专注于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

用在汽车电子设备的很大一部分芯片是用较成熟工艺制造的,无需进口。埃卢瓦说:“大部分技术在中国就有。因此,专注于汽车行业也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芯片供应问题。”

但华为的目标远不止维持业务在短期内运行: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它想成为科技先锋的雄心变得更加强烈了。孟晚舟的父亲、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让华为的一些研究人员放开手脚,专注于基础科学,探索技术突破,即使在还不明确了解其潜在商业用途的情况下。

“我们不会要求你们投笔从戎,”任正非在8月份一次会议上对研发人员表示。他补充称华为芯片设计子公司海思(HiSilicon)的研究团队仍将保留,尽管美国的制裁剥夺了这个位于深圳的公司制造自己的先进芯片的机会。

任正非说:“我们允许海思继续去爬喜马拉雅山,我们大部分在山下种土豆、放牧,把干粮源源不断送给爬山的人,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种不了水稻。”

“抢占专利阵地”

去年,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419亿元人民币(合220亿美元),占其营收的近16%。

聚焦尖端研究背后的动力是迫切希望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同时也为扩大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奠定基础。

华为是5G领域最重要的专利所有者之一,这迫使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等网络设备制造商同行不得不向华为支付某些费用,即使这家中国公司在许多西方国家被排除在5G合同之外。

在8月那次会议上,为勉励研究人员追逐全球技术领导地位,任正非表示:“我们研究6G是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时候,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在首次谈到6G的潜在用途时,任正非表示,这项技术可能超越电信传统的连接功能,用于探测和感知——这些功能有望应用于从医疗到监控等许多领域。

这种期望源自华为英国研发主管科普曼斯所吹嘘的“初创企业集合体”模式的结果。任正非鼓励华为探索基础科学,是希望该公司众多研发人员保持一种创业心态。

此外,华为近年来投资的初创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也可为它所用。华为于2012年收购了总部位于英格兰东部伊普斯威奇(Ipswich)的初创企业Centre for Integrated Photonics,这家公司的工程师最近研发出了一种片上激光器,可以将光导入光纤电缆中,而现有的电信技术是将红外光脉冲导入电缆。这些研究人员自己制造了这种芯片,使用的是磷化铟技术,而非主流的硅基半导体。在硅基半导体领域,美国拥有的工具技术让华盛顿方面获得了卡脖子的能力,而华为现在难以获得这种半导体。

科普曼斯说,这项新技术的一个未来应用可能是在远程医疗服务中,用于传输皮肤上测量血氧含量的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所有这些光子学活动都来自于真正的研究背景,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永远不知道一种产品是否有见天日的机会。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做法——以非整体方式重复利用我们的研发能力。”

任正非对华为的研发并不缺乏雄心,但承认它们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转化为成果。

“有些理论和论文发表了,可能一两百年以后才能发挥作用,”他对研发人员表示,并提醒他们,人们经历了百年后才认识到孟德尔(Gregor Mendel)的遗传学发现的价值。“你的论文或许就像梵高(van Gogh)的画,100多年无人问津,但现在价值连城,”他说,“梵高一生穷困潦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华为   英特尔   美国   智能手机   深圳   半导体   中国   芯片   领域   电信   业务   技术   软件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