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只是一份投名状

白起担任秦将30余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称为战神,封为武安君,一生指挥大大小小战役70多场,无一败绩,为何只有长平之战传出杀降之名?

让我们回到故事发生时,长平之战由于赵括的纸上谈兵,被秦军围困四十余天,突围失败,最终投降。白起本欲一鼓作气,攻下赵国。秦昭襄王听了范雎的建议下令休养生息,停止攻赵。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只是一份投名状

难道范雎真的被苏代蛊惑,怕白起地位高于自己就去劝说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又为何这么昏聩听取了范雎的建议?白起为何又无故坑杀赵国降军?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只是一份投名状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利害关系。先说秦昭襄王,长平之战发动了秦国举国之力,所有兵力都集中在白起手中。一旦兵变,秦昭襄王将无力反抗。那么秦昭襄王为什么不怕白起在长平兵变,而怕攻下赵国兵变?因为在长平,军队供给掌握在秦昭襄王手里,如果白起兵变,没走到咸阳,将士们就饿的不跟他干了,所以秦昭襄王此时是安心的。这就是为什么粮草是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而不是一把给足。并不是运力不足、库存不够、筹集困难,只因君王要有掌控军队的手段,否则飞出去的风筝就可能成为动摇你地位的导弹。但是,如果白起攻下赵国,赵国的国库、粮仓都将成为军队给养的来源。没有束缚,白起难免生有二心,所以秦昭襄王怕啊。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只是一份投名状

再来看看范雎,能做到宰相之职的人,才智肯定差不了。他不会傻到不知道地位是谁给的,别说白起灭了赵国,就是灭了六国,只要抱住秦昭襄王的大腿,白起的地位就超不过范雎。所以,范雎不是受了苏代的蛊惑,而是受了秦昭襄王的授意,才提出停止攻赵的建议。这也是做臣子为帝王排忧解难的本分,我不入地狱总不能让主子入地狱吧。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只是一份投名状

最后同情一下白起。白起正信誓旦旦地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赵国,却收到班师回朝的指令。做了几十年大将军,不可能猜不出原因。既然大王对我不放心,就交一份投名状来消除帝王戒心,于是杀了部分降兵让部下扬言说坑杀赵军四十万。我一杀降之人,十恶不赦,从战神变成杀神,这样就不会有人跟我兵变,夺取你王位了吧。但是帝王不能朝令夕改,白起最终还得班师回朝。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只是一份投名状

秦昭襄王看到白起的衷心,也不想放弃灭赵的时机,于是刚刚班师又发动对赵国的战争。但这次不信任却伤了白起的心,称病不战。王龁、王陵又都是白起的老部下,或多或少知道秦王与白起之间的龌龊,不敢卖力攻赵。秦昭襄王失去耐心,最终赐死白起于杜邮,一代战神从此陨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秦国   秦王   飞出   班师回朝   昏聩   朝令夕改   给养   休养生息   兵变   粮仓   战神   帝王   军队   地位   建议   赵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