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村民无意中发现的枯井,竟然是千年前一位冤死太子之墓,一段千年帝王恩怨历史浮出水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隋朝太子墓”。----引子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大家好,我是十一。话说2005年的一天,陕西省渭南市区潼关县一个幽闭的小村庄——税村,突然一改往常的冷清,变得格外热闹。村庄的某个田地里,里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大量的村民和周边闻讯赶来的人。这些人围着一个三尺见方的方形大洞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原来在这村落里,不久之前曾经有一个重大的发现,那么这个发现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啊,2005年的某一天,税村的一个李姓村民正常上山割草喂家畜,但不曾想差一点掉进了这个三尺见方的大洞之中,吓了他一跳。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当他回去把这件事情和村里人一说,村里面的老人听着描述说那一定是大型的盗墓洞。因为只有盗墓的洞穴才会呈现出四四方方整齐的样子。听到这,李姓村民赶紧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当地的电视台,随着电视台的采访后发现,此盗洞非常的巨大,很可能下面会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古墓,于是电视台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当地的文物局。潼关县文物局来到现场一看果然是一个巨大的盗洞。为了弄清楚这个盗洞下面到底是否还有埋藏的文物,潼关县文物局考古人员决定下到盗洞下一探究竟。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税村三尺见方的大盗洞

自古以来潼关县就是中国古代关中地区的东大门。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潼关县拥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战略要义。从古至今,潼关县都以险峻而著称。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曾巡游至此看着潼关县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四周地形异常险要,感叹其战略意义的重要性,并为其赐名为“天下第一关”。至今还有一块注金文字镶嵌在古城楼之中。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自唐朝开始,潼关县就开始有人居住,并且有重兵把守,通过潼关县险要的地理优势抵御外敌来犯。作为塞外比较重要的一个都城,很早这里就有人生活的遗迹,文化气息也异常浓厚,唐朝开始很多人在此居和生活。同时其北临黄河,南靠山腰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成为了很多帝王之家皇家陵寝的首选之地。古代人墓葬习俗讲究依山靠水,因此在陕西省潼关县,文物的出土量也非常的多。但多为临山靠水之处,今日记者上报的这个墓葬地处潼关县内陆地区,与水相隔甚远,那这个墓到底是谁的,这个三尺见方的孔洞又真的是古墓的盗洞入口吗?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初入盗洞一探究竟

在接到记者的上报以后,陕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现场,果然在潼关县高桥乡税村看到了这个三尺见方的大型盗墓洞口。看着这么大的洞口专家们都有些犹豫,到底还要不要下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留存下来的文物。在经过土质勘探以后,发现此地比较适合考古挖掘,因此就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考古人员下去查看墓内的情况。整个盗洞深达十几米,在绳子下放的过程中这位老考古人员心里也在打鼓,这么大的盗洞直通墓穴,也不知道存在了多久,这种情况下还能有值得挖掘的文物吗?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但带着文物工作者的责任,这个老考古人员还是成功地下到了洞中,进入洞中以后他发现盗墓贼还没有将整体墓穴破坏,好在墓穴的主室依然完好。但是在主墓室的前面却有大量的泥沙堆积在洞口。整体挖掘难度非常大,在不确定此墓穴是否曾经被盗的疑虑下,考古人员对于要不要挖掘此墓葬有些摇摆不定,但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抬头借着灯光看到了墓顶部那星光灿烂极为自然得壁画以后,决定继续向墓的深处进发。因为这星空穹顶是帝王墓的首要标志,这就意味着这可能是一座皇家墓地,后来事实证明猜测没有错。那这座皇家墓地为什么不同其他墓地一样依山靠水而建,而是来到这个地处内陆,不起眼的村落里呢?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墓葬的规格和内部构造

在深入内部查看以后,考古人员发现墓葬内部较为完好,没有大型的盗洞比较符合考古挖掘的条件,于是这个古墓才开始了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古墓整体呈甲子型。在挖掘的过程中通过墓葬的规格对比发现,整座古墓有可能是唐代的一座皇家古墓。因为在整个墓葬当中共计设有六个天井,而唐朝的墓葬习俗当中拥有五个天井的墓葬就到了宰相级别,所以这座古墓有可能是一位公主或者是王子的墓穴。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但是随着考古的持续进行,将古墓信息与史书记载当中的古墓进行对比后发现,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座古墓,那么这座古墓到底是谁的呢?带着疑问,专家们翻阅史书仔细察看了好几遍也没有查找到合适的对应墓主人。自此墓主人的身份和古墓的朝代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困扰着考古人员,但就在这时候,前方的考古挖掘人员传来了好消息,这个好消息让专家们目瞪口呆。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墓葬朝代之谜终被揭开

原来啊,在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通过各墓室墙壁处理中发现了一些轻微的彩色土坯,由此判断此墓中存在壁画。在经过比较小心的清理过后终于让整个壁画露出了本来的面貌。原来这里面的人物和所绘内容清晰了描述了隋朝官员朝拜的某个场景。只见壁画上描写着墓主人在接受各位朝臣的参拜。这些人都拿着一个笏板,恭恭敬敬地朝着前面的人朝拜。同时在朝堂之上两侧分别还立有九柄铁戟,而这九柄戟的规格按照隋朝的传统正是天子才能拥有的规格。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自此墓主人的身份就不难确定了,因为九柄戟仅能为天子所用,因此这座古墓只可能是隋朝一位皇子或者是公主的墓葬。找到了查找的方向后,专家们顺着时间线向前查找,终于发现了墓主人的踪迹。经过持续的挖掘发现在墓中出土了一个壁龛,这个壁龛之中出土了多达200多件宝贝,上面陶俑异常生动有着隋朝独特的特色,由此大家就更加确定这就是隋朝的太子之墓。那么隋朝的太子之墓到底是哪一位太子的呢,通过史料记载发现,在隋朝总共有三位太子,分别是杨勇、杨昭和杨广。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这三位之中相比最熟悉的就是开通京杭大运的杨广,这座墓当然不是杨广的,那么就只可能是杨勇和杨昭的墓穴。那么这到底是哪一位呢?通过出土的墓主人的骨骼探定,发现墓主人的年龄大概在35-40岁之间。而能够将墓葬脱离皇家墓葬群而悄悄埋葬于此的就只能是犯了错误的太子。经过史料对比研究发现,杨勇曾经被任命为太子,但是却因其奢侈、荒淫而最终被废。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自此以后这位奢侈的皇子就从历史当中不见了踪影,而这位皇子杨勇的年龄经过推算刚好符合出土墓主人的年龄,都在35-40岁之间。自此税村大墓的墓主人的身份也终于水落石出,这就是消失的杨勇之墓。他因为犯了错误而被废,最终得此陷害而被赐死,后埋葬于此。虽然墓葬规格不逊于其他皇家子孙,但却因生前所作所为而无法正常进入家族墓葬当中,而被葬在这远离宗族的偏僻之地。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这个故事,不由得让人感叹,自古帝王之家多薄情寡义,权力地位和江山才是活着的唯一目的。从隋文帝因礼仪之事而疑心杨勇,到杨勇被废,再到隋文帝驾崩,杨广趁机赐死杨勇为止。杨勇这一生之中经历的坎坷,并非叙述而能明辨得清的道理。也正应了曹丕的那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正所谓,帝王之家薄情寡义是常态,父子、兄弟皆无情。想要正常活下去,唯有太子之位能保命!品行不端成祸源,父母之命难违背,利益重叠最靠谱。隋朝虽然朝代短暂但也曾创造过辉煌,这个朝代的历史随着岁月的痕迹已经逐渐难以寻觅。兄弟之争虽未换来固国之本,却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闭塞村庄惊现太子墓,兄弟相残,最终却葬于荒郊野地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你认为生在帝王家是一种福气还是悲哀?欢迎留言讨论,喜欢十一文章别忘记点赞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太子   潼关县   陕西省   隋朝   墓葬   野地   墓穴   荒郊   闭塞   朝代   壁画   古墓   帝王   村庄   皇家   文物   主人   兄弟   人员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