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16米!中国锻造业再创辉煌,直接突破世界纪录,德日不敢相信


直径16米!中国锻造业再创辉煌,直接突破世界纪录,德日不敢相信

图为中国第四代反应炉的内部结构

此前,中国锻造业再创辉煌,直接突破了整体轧环轧制领域的世界纪录,一次锻造出了直径高达16米的轧环!这让德日等工业大国不敢相信,因为这样的整体轧制已经突破了目前锻造业的最高水准,让曾经的工业大国德日只能干瞪眼,看来,这才是中国工业真正的实力。

直径16米!中国锻造业再创辉煌,直接突破世界纪录,德日不敢相信

图为正在插入燃料棒组的反应堆

尽管这个有着16米超大直径的轧环被人们起了个绰号叫做超级呼啦圈,但它绝非除了直径惊人就毫无本事,实际上,该轧环能承受得起7000吨的重量,被称为国之重器,可以说名副其实、毫不为过,由于整体制造工艺难度极高,所以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国具备锻造这种大直径轧环的能力。

直径16米!中国锻造业再创辉煌,直接突破世界纪录,德日不敢相信

图为第四代反应堆重金属盐循环系统

为什么这么一个金属环会被称为国之重器呢?那是因为,这个超级呼啦圈实际上是中国第1套第4代核电机组:福建霞浦60万千瓦快中子反应堆核心部件的承托支撑环,这一支撑环不仅需要能承受住数千吨的重压,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承受反应堆泄露快中子的冲击,以及液态,甚至气态金属钠以及对应强碱性产物的强烈腐蚀,这对于一般的承力材料来说,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为了确保这一金属支撑环自身有着足够的强度,它的制造过程不仅需要一次成型,而且需要通过均匀的锻造来确保锻件里面的内应力相对均匀,因此,大型金属部件上常用的铸造和焊接这两种处理工艺,实际上并不能被用在其生产之上。

所以,如果单纯使用人力,又或者是机械加工工艺水平不够,自然不可能通过锻造的方式一口气揉出这么一个直径高达16米的超级呼啦圈,这种超大型零件对于锻造工艺水平的要求,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目前任何一个工业大国技术能力的极限了,中国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最终才突破了轧环的制造难题。

直径16米!中国锻造业再创辉煌,直接突破世界纪录,德日不敢相信

图为锻造中的轧环

那么,中国工程师们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新技术呢?原来,设计团队选择了对大量小型金属块分组焊接,多次拼装的方式,造出了符合锻造标准的200吨级原料钢胚,令这个“呼啦圈”的整体结构初步成型,最后才借助大型锻造机的力量将其一次成型、锻造完毕,而借助多层焊接时进行适当的填料和封堵工作,锻造人员团队可以及时对钢胚内部的材料状况和结构进行观测和调整,避免在铸造过程中提升“呼啦圈”的材料均匀度和密实度,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作为第四代反应堆核心部件支撑环这一构件的基础性能。

随着中国成功锻造出能用在第4代核电站核心部件上的承托基座,这证明了中国在核电站领域上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尤其在中国已经掌握第4代核电站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中国的制造业重心,已经从原本的中低级产业,向着高端产业进行发展,让中国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制造强国,也许,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进步,像是德国,日本等曾经的行业领军者,现在也要正视对手、直面危机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霞浦   中国   直径   快中子   反应堆   核电站   世界纪录   大国   部件   均匀   辉煌   团队   核心   金属   材料   工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