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跳灶王,这不是习俗,只是一种乞讨文化,现在还有吗

进入腊月,第一个民间现象就是“跳灶王”。但只能说是“现象”,并不是习俗。因为这是特殊人群去做的事,并不是普通人家都参与其中的活动。据清·顾禄《清嘉录》载:“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於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翻译过来就是“从腊月初一开始到腊月廿四,乞讨者打扮成灶王爷模样,打着竹板唱着站在人家门口要钱”。

腊月初一跳灶王,这不是习俗,只是一种乞讨文化,现在还有吗

灶王爷年画·网络供图

了解了这些,在回头来看,跳灶王确实不算是习俗。但作为进入腊月的一种社会现象,加上一群乞丐,扮装打板说唱,就增加了近年的热闹欢快气氛。加之在旧社会,穷人比较多,在各地拖家带口沿街乞讨的现象很常见。由此一来,各地的乞讨者都赶着这年底最后一波出动,挨家挨户索要钱财,一时也的确蔚为壮观。

腊月初一跳灶王,这不是习俗,只是一种乞讨文化,现在还有吗

跳灶王·网络供图感谢原作者

跳灶神这一现象,最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在宋朝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从跳灶王的有关画作上刻有看到,一般是五人为一个团队。一男一女装扮称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形象;一个丑角走在最前,手打竹板;另外两人走在后面手持金钱梆和手鼓敲打。

腊月初一跳灶王,这不是习俗,只是一种乞讨文化,现在还有吗

送财神现象

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真正的以乞讨钱财为目的的跳灶王现象不见了。在一些地方为了凸显腊月的欢乐的节日气氛,在腊月初一这天,还有这样的活动。当然了,不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是普通人扮上的,连乞丐都是扮演的;这样基本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表演。那么现在社会和“跳灶王”现象颇像的,应该是“送财神爷”。进入腊月后,一些拿着财神像的人,就会以送财神的名义,挨家挨户要钱财了。送财神的人群中,有才能的还是会顺嘴说上几句吉利话的,也有扮装财神爷的,这也算是对跳灶王唱词的继承吧。

腊月初一跳灶王,这不是习俗,只是一种乞讨文化,现在还有吗

抵制送财神像漫天要钱者

附录跳灶王唱词——

开场白(丑角打竹板者):很快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九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灶王爷灶王奶奶:一年没吃一点啥,临走灶糖粘嘴巴。你这一户好人家,叫我咋给玉帝夸?

打金钱梆的:灶王老爷您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日子过得苦,明年再请您吃糖。

灶王爷灶王奶奶:(户主出来)这位户(店)主实在好,好事做了不老少,等我上天报玉帝,保你明年好运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腊月   玉帝   习俗   糖瓜   灶王爷   竹板   丑角   财神爷   唱词   宋朝   财神   钱财   乞丐   奶奶   现象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