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2020年最流行的一句话可能要属“年轻人不讲武德”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美国版年轻人“不讲武德”的创业故事。

12月9日,美国版美团DoorDash要在纽交所上市了,这是一家在美国提供外卖配送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公司的3位创始人都是华裔,分别是徐迅(Tony)、方安迪(Andy)和斯坦利·唐(Stanley),而他们的年龄分别是:36岁、28岁和27岁!

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从左至右:方安迪、徐迅、斯坦利·唐

想想我们27岁的时候,都在干什么?人家都已经创业7年并马上实现财富自由了。

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Doordash招股书中的管理层信息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年龄是41岁,比他们年龄中最小的合伙人斯坦利·唐要大14岁。

而且DoorDash的3位创始人已经一起创业7年了,也就是说他们刚开始创业的年龄分别是29岁,21岁和20岁,真是青春逼人!

更厉害的是,DoorDash在2013年1月上线,美团外卖则是在2013年11月上线,他们比王兴和王慧文的动作要早了整整10个月!

不过DoorDash的估值并没有美团大,它最新的上市估值在380亿美元左右,而美团如今已经是市值超过2100亿美元的公司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DoorDash融资4亿美元时,其公司估值还是160亿美元,6个月过去,他们的估值翻了整整一倍多!增速惊人。

今天主要介绍一下Doordash公司3位创始人的经历:

先看徐迅(Tony Xu),他目前是DoorDash的CEO,出生于1985年,4岁随着父母移民美国,当时全家只有250美元,所以到了美国以后日子过的很苦。徐迅的母亲曾经是一名医生,但到了美国后因为从医执照需要重新考,而他们生活相当拮据,所以他母亲只能同时打3份工来攒钱,一干就是12年,其中一个工作就是在餐馆里帮忙,这也为徐迅后来创办Doordash帮助中小餐馆配送外卖埋下了种子。

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徐迅

在此次上市招股书中,徐迅也写了一封公开信,题目就是《为了帮助像我妈妈这样的人,我们创办了DoorDash》,而他妈妈如今已经开了一家诊所,重新当上了医生。


徐迅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后,他曾在麦肯锡和eBay等巨头公司工作了几年。后来他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一门商业课程。在那里他遇到了方安迪和斯坦利·唐,并成为朋友。2013年,他们联合创办了DoorDash公司。

早期,为了验证自己的创业想法是否成立,徐迅还真的加入了达美乐比萨店,干了一段时间的外卖司机,他后来说那是一段十分宝贵的经历,让他了解了餐饮店外卖运力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足球比赛或者情人节这种活动或节日里,外卖配送的司机是十分紧缺的。

至于徐迅的个性,被曾身边的同事评价为“一个十分冷酷又不失公平”的CEO。他的人生座右铭是“最大的乐趣和最少的遗憾”。

2020年《财富》将徐迅列入了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名单。

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方安迪

再看联合创始人方安迪(Andy):他今年才28岁,在2010年到2014年就读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这哥们儿在2011年就加入Facebook去做实习生了,并且在2012年暑假又去了Facebook实习,不知道为什么他并没有留在Facebook工作。可能就是与徐迅邀请他创业有关吧,2013年2月他还在大学3年级,就参与创办了Doordash。

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2010年10月斯坦利·唐(左3)与扎克伯格合影

最后是年仅27岁的斯坦利·唐,他出生于香港,2014年也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他与方安迪一样,都是还没毕业就参加了DoorDash的创业。

斯坦利·唐的成长经历也很值得说道说道,他早在小学时就开始“创业”,当时他在香港的学校读书,学校禁止吃零食,于是他开始在校外便利店里买零食,然后在校内以3倍价格卖给同学。年轻人真的“不讲武德”啊,同志们!

在他长大一点后,家人给他推荐了《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丛书。斯坦利·唐读完后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名叫《eMillion: 14位成功互联网百万富翁的幕后故事》,然后《eMillions》在2008年12月出版后,就直接登上了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14岁的斯坦利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畅销书作家。

美版美团DoorDash上市,创始人为3名华裔,比王兴还年轻

斯坦利·唐是个很聪明,很会包装自己的人

2010年5月刚从高中毕业后,斯坦利·唐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上了大学的斯坦利·唐依然没闲着,在高中暑假里他就构思了一款新闻聚合网站,但直到2011年年初才做出来,名字叫BuzzBlaze,采用RSS订阅机制,也有可能是想模仿当时已经成名的BuzzFeed网站。不过这个项目在发布1周之后就“失败”了。

事后斯坦利·唐还专门写了一篇长文总结这个项目的成败,他总结了此次创业的4大教训:

教训一:大肆宣传只能让你走这么远。他们当时也搞了一些营销活动,但因为产品不好,最终没有留住用户。

教训二:糟糕的用户体验。“打造一个伟大的产品,光有漂亮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斯坦利·唐总结道。

教训三:新闻阅读已经移动化了,而BuzzBlaze是一个PC端产品。不得不说他对于趋势的把握非常准确。

教训四:等待太久才启动。“我们是在2010年5月、6月左右提出这个想法的。我们大约在7月开始开发。我们的目标发布日期是9月。但我们最终在2011年2月才发布。6个月的时间让我们的产品上市实在是太长了。”

最后斯坦利·唐总结说:

BuzzBlaze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很棒的经历,因为我们成为了创业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是说自己参与了创业的大潮)。作为一名创业者,主要就是创造东西——而且要快!

很难想象这是8年前,当时只有19岁的大学生写出来的博客。我们能感受到他作为创业者的兴奋和项目失败后的失落,同时他的总结也很全面和深刻。

2011年斯坦利·唐还曾和朋友开发了一款名叫QuadMob的移动端社交产品,可以让朋友之间实时查看地理位置。他们还曾拿着这款产品去申请Facebook投资人彼得·蒂尔设立的奖学金,但彼得·蒂尔对他们的产品评价并不高,最终没有获得奖学金。

2012年4月斯坦利·唐在博客中回忆了新闻聚合网站BuzzBlaze失败,半年后的2012年9月、10月左右,他就开始参与Doordash前身的创业了。

在2013年的一篇博客里,斯坦利·唐回忆了DoorDash的创办过程:

我们的故事要追溯到2012年秋天,在(硅谷)帕洛阿托市中心的一家小型马卡龙店里。我们四人致力于为小企业主开发技术,并就我们开发的应用程序获得店主的反馈。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与商店经理克洛伊交谈,了解她的日常生活。但最终,我们的应用并没有解决她最重要的问题。

就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克洛伊突然说道:“嗯,有一样东西我想给你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小册子。那是一页又一页的送货单。“这让我抓狂。我没有司机来满足这些(外卖)要求,而我就是那个在亲自送外卖的人。”

这就是灵光一现的时刻。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们采访了旧金山湾区的200多名小企业主——从圣马特奥到山景城——我们不断听到同样的话:送货很痛苦。

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有强烈的需求。我们都来自大城市,在那里送餐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帕洛阿托,没有一家餐厅送货上门。所以我们决定做点什么。我们开始写代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了DoorDash最初的原型。

2013年1月,产品正式上线。

半小时后,我们接到一个电话——这是我们的第一份订单!接下来我们知道的是,我们每天都在斯坦福校园里送食物。我们白天是学生,晚上是送货员。作为司机,我们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会让每个团队成员在公司的第一周就开始当司机。后来我们在6月份把我们的名字改为“DoorDash”。

这就是DoorDash三位创始人的故事,还是蛮精彩的。

目前徐迅持股DoorDash公司4.6%。方安迪和斯坦利·唐各持有4.2%的股份,如果按公司380亿美元估值的话,他们的身价分别为:17.48亿美元、15.96亿美元、15.96亿美元。

对于这3位年轻人,尤其是后面2位从大学直接参与创业的合伙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丰厚的回报了。

欢迎关注CEO来信,了解更多创业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斯坦福大学   彼得   武德   美国   华裔   外卖   创始人   上线   教训   说道   司机   年龄   年轻人   美元   年轻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