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颅面骨在轻度损伤或缺损区域植入屏障膜后具有独特的自愈潜力,这主要归因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强大的增殖和成骨特性。传统观点认为,使用屏障膜来阻隔周围非成骨性组织有利于引导骨再生。然而,机制研究证实骨形成是由宿主细胞-屏障膜的相互作用决定。作为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应答者,巨噬细胞是率先与屏障膜相互作用的细胞类型。因此,屏障膜与受体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骨再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与聚合物膜相比,虽然脱细胞基质膜对于较小骨缺损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其快速降解导致的机械强度丧失不利于引导骨再生过程中空间的维持,进而无法实现较大骨缺损的良好修复。另外,对于表面形态不规则的颅面骨缺损的修复,屏障膜能够进行特定形态的塑形且具有形状记忆性尤为必要。所以,为了满足不同类型骨缺损的修复需求,屏障膜的结构和特性都亟待优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空军军医大学吴炜教授研究团队从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机制中获得启发,使用自主研发的熔融沉积3D打印系统和静电纺丝技术构建出了一种可塑形的具有贻贝仿生涂层的4D引导骨再生膜。该4D膜能够在骨缺损上方持久募集修复性巨噬细胞进而促进颅面骨再生。2021年6月29日,上述研究成果在 Biomaterials 在线发表,题为 Mussel patterned with 4D biodegrading elastomer durably recruits regenerative macrophages to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craniofacial bone 。空军军医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刘许正为论文第一作者,空军军医大学吴炜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具有多种塑形潜能的3D打印-静电纺丝膜


本研究将贻贝仿生的聚多巴胺 (PDA) 涂层作为免疫调节剂,在多孔3D打印层中充分锚定。不同于细胞因子或多肽进入体内后自扩散并酶解而迅速丧失生物活性,PDA纳米涂层锚定在屏障膜上,与巨噬细胞接触后才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可以在体内持续存在,进而实现体内修复型巨噬细胞 (M2型) 早期且持久的募集。


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贻贝仿生涂层4D引导骨再生膜在体内可实现M2巨噬细胞早期且持久的募集


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3D打印-静电纺丝膜在体外可诱导三维空间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


接着,通过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探明了引导骨再生膜内巨噬细胞的极化对缺损内成骨细胞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贻贝仿生涂层4D引导骨再生膜可根据不同形态的缺损,在术前通过CT重建数据所制作的模型实现引导骨再生膜的个性化定制。在不添加骨粉和任何生长因子的情况下,实现了兔下颌骨种植体周围缺损 (8mm) 特定形态的骨修复。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3D打印微结构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优越性,同时临床相关动物模型证实了其在修复垂直骨缺损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口腔种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展:空军军医大学开发4D可降解弹性体,促进骨再生

M2巨噬细胞在4D层级交通弹性膜的介导下早期且持久的富集于骨缺损上方促进特定形状的骨修复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1.120998


制版人:十一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军医   空军   贻贝   纺丝   免疫调节   弹性体   相互作用   涂层   屏障   静电   持久   形态   细胞   进展   模型   巨噬细胞   作者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