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文庙即孔庙,又称先师庙、夫子庙、圣庙等,是祭祀孔子和讲学传道的场所。自公元前 478 年以孔子故宅三间立庙开始,到清朝末期,全国已有文庙1500多座。

哈尔滨的文庙,兴建于1926年。其时,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孔子和传统儒家思想早已不复昔日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然而为何偏偏是在此时要在哈尔滨建起一座与当时国内的思想潮流格格不入的建筑?这就跟早期哈尔滨激烈的中外文化碰撞有着深刻的联系。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文化主导权之争

19世纪末,哈尔滨因为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而兴起。在20世纪20 年代后,随着沙俄政权的垮台和俄国内战的爆发,中国逐渐收回了掌握在俄国人手里的司法、警察、土地、邮政等权力。然而俄国人已经在哈尔滨经营多年,这座城市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市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方面,俄国文化气氛依然浓烈。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圣索菲亚教堂——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俄国的建设者们很注重对城市区域功能的布局处理,以圣尼古拉教堂为中心的不规则放射广场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动态风格,向周围东西南北以及西北、东北辐射出6条路面,在其周围陆续修建了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秋林俱乐部(今哈尔滨市少年宫)等异域风格建筑;而教堂南侧则与哈尔滨老火车站遥相呼应,连为一线。如果从空中鸟瞰,尼古拉教堂更是十分巧妙地镶嵌在以东西新市街(今大直街)和南北车站街(今红军街)构成的巨大路面十字架的中心,使得当时整个哈尔滨都处在东正教十字架的遮盖之下。换个角度说,这种独一无二的景象,不能不说是哈尔滨城建和宗教文化在历史上的一个“奇观”。这一奇观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它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着一个信息:哈尔滨与中国人、中国文化没有什么关系,它是属于俄国人的。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哈尔滨中央大街

作为当时东北地区的最高长官的张学良也痛感哈尔滨过于俄罗斯化,缺乏中华民族特色,于是力图在视觉上为这座城市打上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张学良和其他有识之士希望借文庙的修建弘扬民族文化,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要进一步确立中国人对于哈尔滨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削弱哈尔滨的俄国或欧洲氛围。之所以要选择修建“孔庙”,也是因为孔子学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历代中国政府的主要意识形态。孔子和儒家学说在中华民族中的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使得人们相信,文庙等中国传统建筑是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民族特色最简单、最直观、最精彩、最让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承载者和表达者。没有什么建筑能比文庙更适合哈尔滨突显中国特色和中国象征。

“龙脉之争”

1926年,在当时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继任长官张景惠的倡导实施下,中外人士和政府募捐集资银币73万多元,由吴县人陆士基主持设计,在哈尔滨市区内修建了雄伟壮观、气势恢弘、富丽堂皇的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根据哈尔滨的地方史志所记载,圣尼古拉教堂所在的南岗区大直街因地处高岗,被哈尔滨人视为关乎本地兴衰的“龙脉”、“龙脊”。作为哈尔滨俄国人最重要的精神中心的圣尼古拉教堂,就建在“龙脊”的中央。圣母安息教堂又建在大直街的最东端。这就让一些中国人觉得,俄国人的教堂坏了中国人的风水。于是,建设者在文庙的选址问题上,也是煞费苦心,特意请了“风水大师”指点,反复估算测量,最终定在了南岗的东部,即“卧龙”的龙头之处。一条大直街横贯高岗的头与尾。在街北面已建造了极乐寺(哈尔滨另外一处重要的中国式建筑),街南面的文庙建成后,寺与庙犹如给卧龙安上了双眼。同时,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说法,太阳从东边升起,故东居上方、西为下方,文庙和极乐寺一起,扼住了通往西方的风水。也寓意中华传统文化必定在西方外来文化之上。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哈尔滨极乐寺

1924 年9月28日极乐寺开光之日,便成了哈尔滨人抱龙头、压龙尾、保风水的吉日良辰。文庙于 1926 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在哈尔滨新城区圣尼古拉教堂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同时,这一天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哈尔滨俄国人掌控的圣尼古拉教堂广场公开主持盛典,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张学良将军撰《哈尔滨文庙碑记》碑

最初,苏联中东铁路当局对于这场中俄之间文化冲突,采取了对中国当局的抵制态度。他们反对张学良利用铁路的资金建设寺院,又试图要求把分配给修建孔庙的资金,以同等数量匹配给哈尔滨俄罗斯人的文化建设。对此,中国当局没有理睬。尽管如此,苏联方面最终还是为修建寺院捐款,而没有坚持要求匹配。俄罗斯人的东方研究会、律师协会等也主动捐款,但是也有些“俄国人的企业,无论是否愿意,也都要捐款”。

文化扎根

哈尔滨文庙的建造采用了“大祀”的规格,历时3年,于1929年落成。文庙占地 90 亩,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被相当好地体现出来:建筑结构三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从南端的影壁墙(万仞宫墙、屏垣)向北,经泮池、泮桥(状元桥)、棂星门、孔子行教像、大成门至二院大成殿形成高潮,最后收尾于三院的崇圣祠。东西牌楼、东官厅、西官厅、宰牲亭、神厨、祭器库、乐器库、乡贤祠、名宦祠、金声门、玉振门、张学良将军所撰《哈尔滨文庙碑记》碑、《东省特别区创建哈尔滨文庙碑志》碑等均衡、对称坐落在中轴线两侧。四周环以黄琉璃瓦顶红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金碧辉煌。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文庙万仞宫墙

文庙建设组织方不惜重金从外地运来最上等的建筑材料,如河北生产的成吨重的汉白玉,江苏生产的彩绘颜料等。据说有 100 匹马因长途跋涉拉运石材而累死在途中。文庙主体上的建筑物,使用了我国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顶”,屋顶也使用了最高等级的“庑殿顶”与“重檐庑殿顶”,彩绘为清代创造的结构繁密、大面积沥粉贴金,即金线大点金的“金龙和玺”彩绘。两侧配殿用了“灰陶瓦”、“绿琉璃瓦”,屋顶为“歇山顶”、“卷棚悬山式”,彩绘为“旋子彩绘”、“雅五墨”、“苏式彩绘”等。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大成殿

文庙的建筑风格与追求直入云霄的哥特式建筑、追求宇宙与穹顶合一的拜占庭式建筑,完全不同。高15米主殿大成殿神圣庄严、气势非凡,远远地高于位于其附近的俄国人墓地教堂和俄国犹太人墓地祈祷所。正是如此,哈尔滨文庙很好地担负起彰显中国文化的使命。换言之,它具备了如下特点:“第一,文庙传达了一个可以看见和明显的中国风格,它使用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使得在哈尔滨遍布俄罗斯洋葱头式和中欧混合巴洛克式建筑的大街上,中国气派的建筑格外醒目;第二,这座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重要性超过了它的体量;第三,它的资金来源和推动者,是哈尔滨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精英人物,以及那些哈尔滨周围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强烈认同感的地方精英人物。”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文庙的祭孔仪式

文庙的修建,不仅是对众多西式建筑在哈尔滨统治地位的一次革命,而且对于加强当地中国人的凝聚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庙(以及更早建成的极乐寺)的建设过程中,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如传统的佛教信徒、祭祀孔子的城市市民、知识分子,以及受到西方影响的学生,虽然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同中国文化,而不是俄罗斯文化。

哈尔滨文庙: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文庙   哈尔滨   俄国   孔子   俄国人   琉璃瓦   孔庙   中西文化   俄罗斯   彩绘   中国   教堂   风水   中国人   建筑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