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三宝侗寨, 位于黔东南州榕江县城仅仅5公里的车江乡坝区,这里有2600多户13000多人,绝大多数是侗族,也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为什么这里的侗族人口如此密集,因为这里有一年三熟的万亩良田大坝,有清澈见底透明如镜的都柳江流过,确实是个水美田丰之地。

三宝侗寨离县城不远,交通方便,没有非常原生态的侗寨景象,但这里的侗族依然坚持着民族的传统,恬静而和美地生活着。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三宝侗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榕江苗山侗水”的一部分,寨门上写着“天下第一侗寨”,大概主要还是因为其人口密集吧。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侗寨的标志是鼓楼,三宝侗寨有清代侗乡独一无二、铭刻侗汉文字交流印记的车寨鼓楼,也有上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三宝鼓楼。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三宝鼓楼建于2001年秋,楼高36.8米,21层。建成当年,因其“最高、最大、层数最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侗寨中的民居虽然大多并不古老,但依然保持着侗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风格。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三宝侗族信奉女神萨玛,而每年的萨玛节也就相当三宝侗族的妇女节。三宝侗寨沿着车江而建,远远望去,江边有一排排的榕树。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榕树下有“珠郎娘美”的雕塑,《珠郎娘美》是国家非遗侗戏作品,影响力相当于汉族的梁祝,而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三宝侗寨。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江边有一座醉榕亭和栽榕纪念碑,记载了古代及近代当代栽种榕树的村民姓名,据说以前江边有上百棵大榕树,可惜大跃进时砍掉一大半。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侗族自古以来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他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维护着这片土地的纯洁。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所以尽管这里是侗族人口最密集的乡镇,山依然是绿的,水依然是清的。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从来不是侗族人民的做法,崇敬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从自然得到更多的回报。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走在江边的榕荫下,那种幸福感不是大城市能够给予的。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榕树下的小土地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曾如此。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侗族的土地庙虽然与汉地有些不同,但也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形象。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继续沿着江边走走,发现一棵古榕居然正在吞噬一块石碑。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碑文大概记载的是众人捐资修建渡口的事情,落款是“黎平贡生管绍”,贡生是科举时代的产物,可见这块碑至少是清朝的了。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如今一桥飞架都柳江, 渡口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块上百年的石碑也正在被榕树吞食。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清晨,侗族人民已经忙碌了起来,男人们在杀猪,女人在捶布。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做侗族服装的侗布,是用棉花纺成线后用土织布机手工制成,用植物染料浸染成青色或深紫色,晾干后叠在一起。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然后放在一块光滑的石块上用木槌反复捶打,把棉花里面的油脂捶击到布的表面,使之增加硬度和亮度,捶的时间越长,表面越亮,侗布也越贵。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这些少数民族还在坚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才让中国更加多元。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如果所有的城市和乡村都千城一面、千村一面了,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出去旅游了,彩虹美丽正因为它有七彩的颜色。

三宝侗寨,有一棵古榕上演吞碑!

离开三宝侗寨,回头再看一眼朝阳中的三宝鼓楼,贵州并没有惊世的风景,她的美正藏在那些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村寨中。

突然间想起Beyond《光辉岁月》的歌词:“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多已大同小异,我们唯一能寻找区别的是各地的饮食、方言、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而连这些,也正在慢慢消失,希望地域与民族的特色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多元共处,更加丰富多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吉尼斯世界纪录   柳江   侗族   鼓楼   贡生   土地庙   榕江   石碑   渡口   江边   榕树   少数民族   人口   民族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