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邙山之巅,有一个区民政局主办的永久性公募——郑州市民公墓邙山墓园(简称邙山公墓),距郑州市中心24公里。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言流传千古,至今不衰。园址居山望川,负阴抱阳,历来有“国坟”之称,历代达官显贵在此选址安葬者甚多。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明节这天,祭奠完亲人,瑞视觉发现不远处的这个郑州市惠济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广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牺牲的王可才、丁明堂、范运发、林振宣、殷寿放和孙时发6位烈士。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殷寿启,湖北省咸宁县粗山公社人,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零一八三部队七十三分队战士。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孙时发,福建省寿宁县人,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战士。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范运发,福建省莆田县人,荣立三等功,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战士。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振宣,福建省连阳县人,荣立三等功,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战士。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可才,( ?-1967),浙江省乐清县清江公社四扩大队人,二等功臣,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六九五部队三十四分队班长。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丁明堂( 1927-1951),河南省郑州市古荥公社惠济桥村人,二等功臣,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一八六师五五六团二连排长。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气长存,忠魂不灭。

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先贤英烈以其英勇无畏和深明大义,毅然完成历史交付的使命任务,筑就民族复兴征程的闪亮灯塔。

黄河之滨,邙山头上,安葬着6位烈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葬于邙山墓园烈士陵园的王可才、丁明堂、范运发、林振宣、殷寿放、孙时发六位烈士,因历史条件限制无详细文字记载,管理部门将持续发动社会力量,搜集烈士亲属线索,还原烈士生前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解放战争   烈士   繁荣富强   郑州市   黄河   福建省   河南省   墓园   郑州   公墓   山头   生前   解放军   公社   战士   部队   民族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