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陈海波,陶瓷鉴定家、鉴赏家

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职业联谊会会长


3年前的清明节,一只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在苏富比以2.02亿落锤,加佣金总成交拍出了2.29亿港元的佳绩。那件大盌深壁外撇,绘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让人无法不为其倾心。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1963年,它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之后约50年没在市场上露过面。幸运的是,经历世代传承,这件问鼎明初青花陶冶之巅的大碗仍完美无损,可以说在私人收藏中绝无仅有。记得当时,这件大碗以6500万港元起拍,迅速就突破了之前大家预计的1亿成交,直奔2亿而去。


2亿,对于这些年来不断刷新拍卖纪录的中国瓷器来说,似乎早已见惯不惯。但15年前的2005年,当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在拍卖槌下首次敲出2.3亿元,刷新中国陶瓷拍卖纪录之时,那天价的辐射对于中国艺术品研究和市场的整片大地都造成了巨大震动。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自从鬼谷子下山开始,元青花的露面几乎成为了每个拍场的大戏。可以说,正是这件元青花“轰然”掀起了民间收藏和爱好者对于元代青花瓷器的关注与热情。


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哪怕国内文物界、陶瓷界对于元青花的了解和研究都知之甚少,“元代无青花”似乎是一种共识。究其原因,有人认为,元是以异族入主中原且存续历史相对较短,在理论上对元青花论述未臻成熟,因此缺乏足够的记载;也有人认为,从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的评价可见,在当时社会青花及五色都尚未成为主流审美,且不被推崇,因此虽然或许当时元青花的出口贸易情况不错,但国内市场却相对有限。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格古要论》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确实都使得元青花的这段历史在很长时间内极具朦胧感,而种种阴差阳错、机缘不巧,也让中国人与迄今所知最早带纪年款的元青花重器——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遗憾地失之交臂。现在,它身在异乡,立在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里,也成为了中国陶瓷在远方的最大牵挂之一。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图注:元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年代: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

规格:高63.6cm,宽22cm

现藏:大英博物馆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元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对瓶中的一件颈部记有六十二字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段明确的纪年,也成为了断定至正型瓷器的一标杆尺。

关于这件重要青花器的“流洋”,普遍说法是:20世纪20年代,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赉熙将其从北京智化寺带到琉璃厂,请当时古玩行的专家高手掌眼并打算出售,遗憾的是当时所有人都将其判定为赝品而拒之门外。这使得这对象耳瓶远渡重洋,最终被英国的一位中国古陶瓷收藏家大维德爵士收藏。当然这些年来,关于是否确实由吴赉熙经手,他的身份,以及他角色的褒贬有众多版本,在此,我们无意为其下个定论或站队。无论如何,中国人就是在家门口失去了最先了解元代至正青花的机会。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大维德爵士(左)

1929年,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古陶瓷学者霍布逊发表了《明以前的青花瓷》一文,首先介绍了这对青花象耳瓶。20世纪50年代,1952年、1956年,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先后于发表了《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耳托布卡比宫所藏一组中国瓷器》、《阿德比尔寺收藏的中国瓷器》,他根据这对纪年瓶,并结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和伊朗阿德比尔神庙的藏品,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至正型”器物,奠定了元青花研究的基础,对14 世纪青花瓷有了突破性的研究结果。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约翰·波普及其发表资料

此后,元青花逐渐回归世人眼中。中国学术界也将这种类型的青花瓷定名为“至正型”元青花。而随着国内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与元青花瓷器有关的实物资料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发现和出土,这催化了业内的积极探讨,一个包含14世纪中后期甚至更早些的元代云南玉溪窑青花瓷、建水窑青花瓷、以及至正时期景德镇窑生产的至正型元青花的、更完整的元青花历史面貌愈发清晰起来。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云南玉溪窑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景德镇落马桥窑

现在大家一提到元青花,普遍联想到稀有、高价。从这些年在各地的探访后我们发现元青花的民间存世应仍有一些,因此不应该轻易断言否认民间元青花的存在。当然,至正型元青花的稀有是毋庸置疑的,要是这年头还有人相信能够捡漏一件,大概只能漏了自己的钱包。在一些元至正型青花仿制品的出产地,可能不到300的价格便能拥有一件,还包做旧。因此,大家在学习和研究、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的过程中都应当特别谨慎对待。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对于一个瓷迷来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触摸历史上格外优秀的人类文明遗产。我也曾特地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走进托普卡帕宫去一睹那里的青花藏瓷,那里也是全世界博物馆收藏元青花瓷器最多的博物馆,足有四十多件。特别的是,那些见证元与波斯、中国与土耳其通商与友好的成果,放到现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其实也值得我们学术界更多的重视与挖掘。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托普卡帕宫藏青花瓷

前年夏天,我还有幸上手了一件元代至正型青花全品相的执壶,真是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几乎忘记时间,说是穿越时空都不为过。那种集素雅和艳丽一身的大气豪迈和艺术原创精神,留给后人深深的震撼。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元青花执壶

当然,最让我魂牵梦绕的仍然是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要是今天我们谈论起它的价值,或者说上10亿也毫不夸张。这些年,我多次前往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拜访”它,不知看了多少次了,但总是看不够。

海波话瓷 | 这对元青花瓶价值10亿也不过分

在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

2012年,上博“幽蓝神采”展览时,这对瓶的其中一件也曾来到上海,还有来自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内外30余家博物馆的90件、占世界馆藏的四分之一的元青花都集体亮相上博,如此大规模的、只有国家的力量才能做到的元青花展在国内外都属首次,这让许多瓷迷打着飞的从全世界汇集上海,此等场面振奋人心。尽管这场大展已然过去将近八年,但每每谈及这场展览,大家都仍相当兴奋、幸福。


元青花,尤其是至正型元青花,它既承袭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又记录着多民族交融的历史环境中陶瓷的生长力和生命力,它包容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波斯进口的钴料,愈发强盛的景德镇,古波斯及阿拉伯的审美意识,古代中国的贸易文化交流,点点滴滴的汇集都对中国瓷器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从被历史遗忘,到逐渐走进中国瓷器的编年之中并占据重要部分,赶上元青花精彩的我们,应该算得上是时代的幸运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瓷海新波公号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至正   鬼谷子   伊斯坦布尔   大英   景德镇   波斯   土耳其   青花   元代   海波   瓷器   中国   博物馆   过分   陶瓷   价值   收藏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