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

虎魄造办处——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



作为一名合格的收藏家,我们不仅仅收藏的是古物,更是古代文化。每一件古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文化,我们既然与之有缘,就应该尽量去解读它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让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古代文化,重新展现出来给我们。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和有意思。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羊作为一种瑞祥之物,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比如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商代“四羊方尊”青铜礼器。

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羊因其仁者形象常被作为执挚之物。

《正义》:“《士相见礼》云,天下大夫相见以雁,上大夫相见以羔。”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贽,以等诸臣。孤执皮币,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翟,庶人执骛,工商执鸡。盖象事以明等威,以示礼也。”贾公彦疏:“羔,小羊,取其群而不失其类者,凡羊与羔皆随群而不独,故卿亦像焉而不失其类也云。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人物(仙人)骑羊石像(上图)

同时,汉代人还相信羊能体现人伦之美,把羊作为知己知孝的象征。

《说文》:“羔,羊子也,《春秋繁露》曰:‘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

《公羊传》何休注云:“乳必跪而受之。”

《春秋繁露》说:“凡贽,卿用羔。羊有角而不用,如好仁者;执而不鸣,杀之不谤,类死义者;盖饮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故羊之言犹祥,故以为贽。”羊的温厚、忍耐、至死不争的性情,颇有礼仪风范,故而被视为仁者象征。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汉刘向《列仙传》载:“葛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一日乘木羊入蜀,蜀中王侯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因此,羊亦能作为升仙的工具。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流行的神仙思想中屡见不鲜。比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收藏的人物(仙人)骑羊石像,同类题材还有羽人骑羊、胡人骑羊等画像石。这些艺术题材在当时主要还是跟汉代的神仙思想有关,是谶纬、祥瑞观念的表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羊在汉代还是祥瑞的象征。普遍出现在当时的生活器物之上,如常见的青铜洗、青铜镜、瓦当等等。同时,还大量出现于墓葬中。比如,徐州缪宇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有一羊,前面题铭为“福德羊”。(上图左)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说文》:“羊,祥也。”刘熙《释名·释车》云:“羊,祥也,祥兽也。”

南朝宋《元嘉刀铭》:“宜侯王,大吉祥”。

“大吉羊(祥)”一词,作为一种吉语,普遍出现在两汉魏晋时期的器物上,最觉见的就是青铜镜上。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同样,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微形圆雕小饰物,其中就有各种材质的羊形饰,这正是那个时候真实的生活写照。因为每一个种类的饰物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同时反应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贸易、宗教信仰等等。可谓“从蕞尔小物,看大千世界”。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徐州市博物馆藏煤精羊和玻璃羊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河北保定望都M1号东汉壁画墓中,有一幅左边为一件酒壶,右边为一只羊,中间墨书“羊酒”的壁画(上图)。单独羊的形象普遍出现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在笔者的印象中,像“羊酒”这样的壁画在目前我已知的画石像和壁画中出现仅此一例。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雕饰物中,亦有一件羊与酒壶结合的小饰物(上图)。这是一件琥珀卧羊壶形饰,下面圆雕的是一件汉代流行的扁壶;而在壶上面圆雕一只卧羊。通高仅1.87厘米;壶身宽1厘米;羊长0.8、宽0.47厘米,整件饰物重量仅0.48克。上面的卧羊仅绿豆大小,通过放大,可见在0.3厘米长的羊头上,清晰地雕刻出了羊的眼、角、嘴,且羊嘴张开,仿佛能听见它“咩咩咩”地叫声。“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一件这么小的琥珀饰物,在沉寂了2000多年后,向我们展现出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其精湛的技艺。

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微型圆雕饰物—卧羊壶形饰》

羊,通祥,在两汉魏晋时期通常代表“吉祥”
酒,亦可能代表“久”。
羊和酒结合“羊酒”,其象征着“吉祥长久”、“永久吉祥”的寓意。汉代时期普遍流行各种“吉语”,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酒有肉,吃着烤羊喝着美酒,人生惬意莫过于此了吧?就算是2000多年后的今天,“有酒有肉”又何尝不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呢?而在2000多年前,这亦是大多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宋维建:“羊”在汉画像石上的多重含义,科技视界, 2016年8期 。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虎魄造办处公众微信号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圆雕   两汉   饰物   时期   徐州   石像   汉代   美好生活   壁画   青铜   琥珀   中国古代   象征   吉祥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