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岩石矿物学原理推测:地球曾经历过“水—岩”混溶期

通过同位素测定的最古老岩石的年龄大约是56亿年,但这仅仅是“最古老岩石的年龄”,却被人们常常误解为地球的年龄。如果说56亿年是地球表面熔融岩浆开始固化的年龄应该更确切一些。

地球表面固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脑子里的概念是与宇宙能量互换的结果,即熔融岩浆表面长期与宇宙相对低能量界面接触,久而久之,岩浆表面温度降低,前太古界硅铝酸盐的固化雏形—“蛋壳”就形成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以至于人们看到的后期出露于地表的“蛋壳”岩性(太古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表现为中深层侵入岩的慢结晶结构特征。

地球表面固化真的是地球与宇宙能量交换的结果吗?水又是怎么来的呢?近期的一系列思考推翻了我上面存在已久的认知。首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如果水早就存在于地球或当时只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集中存在于地球外圈,依据地球熔融体的热能推演模拟,水分子只会以氢气和氧气的形式脱离地球磁场逃逸于浩瀚的宇宙中,绝不可能在地球固化后重新回归地球并形成巨量的水圈(海洋)。

第二个问题就是“蛋壳”为什么会碎?碎裂之后呢?陆块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没有水,碎裂的“板块”虽漂移于岩浆之上,何以水域为格局?

第三个问题,听说月壤和外星球表面很难找到水分子,而地球的岩石圈矿物成分中基本都不缺水分子,还是那个疑问,水分子哪里来的?天生就有的这个说法已经从原始热能角度给予了否定。

所以,我的推理是———“水彗星撞击”。

当一个巨大的水彗星撞击了熔融态的地球时,地球瞬间成为了“水—岩浆混熔体”,此时的爆裂、淬火效应层出不穷(岩石标本中有残留)。后面的数百万年间,由于能量的均衡(宇宙的永恒主题——寻找平衡),地球从里至外形成了磁重核——重岩浆层——轻岩浆层(顶部为莫霍面)——硅铝酸盐岩浆与水的固化层——水圈——大气圈。

这个结构层的早期非常平整,水圈均匀布满于地球表面,当时的地球上没有陆地,地球呈现出罕见的、也是绝无仅有的“蓝眼”时代。当然,这个蓝色不只是水的颜色,还有水中的兰色澡体。但“好景”不长,毕竟空间的榴弹(小天体)不断骚扰,水中相对薄弱的蛋壳在较大的榴弹袭击下开始呈现大规模区域性破裂,此时,板块才刚刚诞生,并开始有翘倾(山峰)。在蛋壳下的液体岩浆和表层水的夹击下,才有了后来的大陆聚敛、板块漂移,直到目前的格局。

仅限个人推理,拙见!欢迎批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岩石   太古界   水圈   矿物学   地球   榴弹   岩浆   蛋壳   彗星   热能   板块   能量   宇宙   原理   年龄   水分子   地球表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