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吃了不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武威城向西连续驱车4小时,是上世纪国家二级部在西北戈壁滩建设的一个核能探矿区,七十年代这个矿区叫“革命沟工区”。来这里的探矿队员,都是解放战争转入和平过渡时期的一些部队指战员,他们在勘探填图和踏勘路线的时候都随身带着枪(防患土匪和野狼)。

安营扎寨的初期,面对茫茫戈壁滩,除了芨芨草点缀在黄沙表面的一点绿色和晚上远处时有时无的“喳喳咕咕”的蝈蝈叫,再无有任何体现生机的东西。

那个年代,不只是人民生活水平低,二级部野外勘探队的食物供给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食堂不少肉星,但队员收入可不是顿顿都能吃点肉的。实际上,大部分队员还要养活远在基地的家属、孩子,一个月吃上一次肉已经是一些相对奢侈的队员干的事了。

令人欣喜的是,离开勘探队帐篷不远的戈壁深处,队员们时常惊喜的发现,———有羊的脚印!这里数百里荒无人烟,不可能是人圈养的,应该是野羊。

有一天夜里,大家终于隐约听到了有狼嚎和野羊惨叫、逃跑的声音。几个队员迅速抄起枪,在队长的带领下,悄悄摸了过去。声音是从一个秃山坳背面传来的,队长怕出安全问题,暂时撤回休息。第二天凌晨仅有一点微光时,队长带着二、三十人的大队人马越过山坳,翻过一坐小梁子,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只见一个小水洼旁边,地上零星散落着不少动物肢体,队长拿起一块像是耳皮的东西,发现毛呈黄色,于是有队员说这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黄羊。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老一辈人经常讲草原或戈壁有狼吃黄羊的故事。

误吃了不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戈壁滩野“黄羊”~藏原羚

在这之后,队员们除了打死几只靠近帐篷探视的狼之外,开启了定期猎黄羊的节目,而且每次都是队长派出去三、五人,专门为大家改善伙食而有组织有计划的出去。甚至,逢年过节回基地时还能为老婆孩子带些黄羊肉干回去。

这样的日子应该持续了革命沟工区存在的近十年时间,直到勘探队转移地点。后来才知道,在武威、古浪、山丹等地的集市上,早在解放前就有大量售卖黄羊肉的商贩。勘探队员此时也只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羊而猎捕的。六十年代还遍布甘肃戈壁的野黄羊,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基本绝迹了。


误吃了不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黄羊(藏原羚)的冬季

现在的情况大家是知道的,被猎杀的黄羊实际是藏原羚,是一种国家珍贵的二级保护动物,现在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这个珍贵的藏原羚却因为一直以来人们给她安了一个“黄羊”的名,而被堂而皇之的合法捕杀。惋惜啊!

误吃了不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雄性藏原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山丹   解放战争   秃山   芨芨草   勘探队   古浪   黄羊   戈壁滩   工区   戈壁   帐篷   队长   队员   珍贵   声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