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世界基建看中国,中国基建看同济,这话可能你会觉得夸张,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大学就是上海同济大学,在一众双一流高校中虽不能脱颖而出,但其在背后默默为基建事业打下江山的它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

我国众多地标性建筑物,比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北京奥运会兵乓球馆、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以及上海中心等等著名建筑都出自同济大学之手,不仅重视理论教育,更重视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同济学子甚至自嘲同济又“土”又“木”。

但在我看来,风雨兼程,同舟共济才更适合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留下的精彩作品又很多,其中让世人所感叹的港珠澳大桥也出自同济之手,可见学校技艺之精湛,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同济大学在港珠澳大桥上的作为。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修建港珠澳大桥,荷兰开出天价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这座花费9年时间建成的大桥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大桥,可见其修建的难度

工程规模大、工期短、技术新、经验少、工序多、专业广、要求高以及难点让这座大桥产生了很多技术难题,时常涌浪暗流以及南海台风都会影响工程的修建,再加上施工地段位于海床面的淤泥质土,过于松软的土地不仅容易在新建桥墩、人工岛屿或是在盾构机挖取隧道时造成堵塞,过度开发还会造成灾难性破坏。

更大的问题是,如何将管道放入海底中,又如何让管道对接保证不会漏水,这些问题如若不能解决,整座大桥的修建就没办法继续,面对上述问题,荷兰一家世界顶级的隧道沉管公司开出1.5亿欧元的天价,派26个专家提供技术咨询

荷兰公司这简直是在趁火打劫,由于掌握了技术优势,荷兰公司本着爱买不买,过期不候的态度,但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同济大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下定决心解决世界难题。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同济大学90高寿教授“出山”回击荷兰挑衅

面对荷兰公司的挑衅,同济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年纪近百的孙钧院士重出江湖,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难题,90多岁的他常年奔走在工地、平均每年出差30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在海域内就要将大桥建设得能够抵抗地震和台风

在技术团队的努力钻研下,建成的大桥能够抵抗八级地震和16级台风,并且沉管混凝土在120年以内都不会出现裂缝或是漏水现象,有着超长的使用寿命,同济大学用技术狠狠地回击了荷兰公司轻蔑中国的态度

用精湛的技术缔造了中国神话,然而同济大学所做的贡献并不止于此,在更早的时候,同济大学就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正如同同济大学的取名立意“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一样,同济大学兼备天下,为社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

同济大学不论在何时和何种困境下都一直遵循着“德国师资、德文教材、德籍教授、德语讲授”的传统,不管环境如何艰难,同济大学都一直没有降低办学标准,即使是在抗战期间,同济也依然遵守着雷打不动的传统,同济大学为了培养人才,支持军工,后来有着十个军工,九个出自同济的说法。

在1936年,柏林德国工程师学会承认同济大学工学院毕业生与德国工业大学毕业生具有同等资格后,同济大学成为了德国工程师学会上海分会的正式会员,在这之后,同济大学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投身于国防工业、研制和制造武器当中

学生有热情,这也离不开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十分支持培养军工人才,在1933年,中德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开始帮助南京政府建立军工事业和组建优良部队,同济大学的师生在这个计划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多机械专业的老师担任了装备的谈判、维修、改进以及购买等工作,1935年,在赴德国莱因炮厂监造并验收最新型150毫米榴弹炮的技术人员中,同济学子占据了一半的数量。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同济学子吃苦耐劳,自愿进入兵工厂

抗战需要更多更强的军事武器,为此很多同济学子都自愿进入兵工厂,从事研制武器的工作,同济大学工学院为抗战培养了将近上千名的军事人才,各种武器制造行业中都有很多同济学子的身影,“十军工,九同济”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在同济大学机械系1941年-1943年,153名毕业生中,有105人都自愿前往兵工厂工作,而同济大学的教授更是以身作则,除了兼任兵工署工程师之外,还会利用课余时间研制武器。同济大学不仅仅是当代的“基建狂魔”,同济对于中国的付出和贡献早已开始,即使那是一段艰苦而无人问津的岁月,但总有人会永远记得同济对于中国军事人才的培养有多重要。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同济学子化身白衣天使救死扶伤,为抗日提供后勤保障

在抗日战争期间,同济校园被摧毁了,但同济大学师生的顽强意志却依然还在,他们不仅没有被困难所打倒,反而在如临大敌的情况下更加齐心协力、共同抗战。

根据统计,在抗战时期的师生中,有22人成为了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即便是战乱也无法摧毁读书人汲取知识的心。战乱时期,除了身在一线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后勤治疗和保障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八一三事变之后,同济大学医学院师生先后开办了4家救护医院,用来救治军民,在这一段时间,许多红十字医院紧急成立,比如红十字临时重伤员医院,设有120张病床,用于收治前线受伤的将士和被炸伤的市民、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三救护医院。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这是一个通过积极募集款项而成立的,成立后先后收治了伤病将士和难民同胞300多名,除此之外,同济大学还以军医署名命令向内地迁移各医学院承办军医院,据了解,军医署后来组织了十二个重伤医院,在组建第五重伤医院的同时,还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第一重伤医院,一时之间,救死扶伤成为了同济大学的主要任务。

在抗日这段艰苦岁月,同济学子还进行着学术研究,当时的人们只顾生存和活命,对于众多医学知识或是生活常识都不了解,为了造福民众,同济大学的师生在李庄办起了人体展览,为民众科普人体解剖的科学知识,在不久后,同济教授还解决了当时川南地区流行的痹病,发现了病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至此之后,当地民众再也没有得该流行病。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能文能武,同济学子投笔从戎,祖国强大,人民才能有底气

同济学子不仅能文还能武,在1944年的危急时刻,日本大举进攻我国四川等地,整个国家处于危难时刻,这时候国家发出青年投笔从戎的号召,身处同济大学的杨宝林教授率先报名加入了这支队伍

杨宝林教授是一名留德博士,有着一身的才华,但在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为国而战,在教授率先响应国家号召之后,同济学子们也纷纷投笔从戎,加入了抗日队伍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一共有354名学生加入了抗日军队,而报名的学生居然达到了600多人,近视的学生为了进入这支队伍,甚至将视力检测表的符号倒背如流。同济大学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高等院校,不论是港珠澳大桥等基建设施的建设,还是对于抗日时期的帮助,同济大学对祖国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两者相互联结,互相成就。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不爱红妆爱武装,启蒙红色娘子军

在抗日期间,同济大学校园被炸毁,为了让同济大学依旧存于世上不得不进行校园搬迁,在八一三事变之后,同济大学先是由吴淞迁入到市区,再后来又迁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和吉安等地

最后,在1941年初,迁至了四川李庄,在李庄,同济大学不仅是培养了上千名的军工男儿,更是启蒙了红色娘子军。此前同济大学原创舞台剧《从军志愿书》重现了当年同济学子纷纷投笔从戎的景象,而其中更是有不少女学生也选择了响应国家投笔从戎的号召。

时任同济高职校校长祝元青的女儿祝希娟,她的童年是在抗战中度过的,自出生以来,祝希娟就在动荡的戎马岁月中度过,还是婴儿的她就开始随着同济一同被日军追赶,过着搬迁学校的日子,直到在李庄安定下来。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电影《红色娘子军》再现了当时的峥嵘岁月,电影主要讲述的是1930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一支由妇女组成的队伍,这支充满女性力量的队伍上演着“打土豪杀恶霸”的故事,而祝希娟正是这部电影中的主演,电影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祝希娟,要知道她的童年生活也是在抗日中度过的,电影的题材跟她的童年生活是相当吻合的,所以她在电影中的表演更像是真情流露。

而更巧的是祝希娟还是李庄乡绅罗南陔的七女儿罗蔤芬与洪蔚德(李庄同济大学毕业生)婚礼上的花童。洪蔚德是在战时考入同济大学土木系的,在抗战胜利后回到李庄又成为了罗南陔的七女婿。

似乎是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在1928年爆发的“川南农暴”中,洪蔚德正是“南溪农暴第一枪”的现场目击者,当时洪蔚德家宴请宾客时,一群农暴队员带着刀枪闯入了洪家大院,打响了“怒杀豪绅第一枪”,而到多年后,祝希娟却上演了《红色娘子军》,这简直是命运的安排,红色娘子军既指的是祝希娟的童年生活,同时也描绘了李庄的“红暴”。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在这场农暴中,罗蔚芬为了掩护同志的撤退甚至造成了下肢严重瘫痪,但他回到李庄后李然没有放下工作,在当时罗家成为了党团员的秘密联系点。

祝希娟在小时候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抗战氛围,在李庄的学习启蒙了她体内红色娘子军的思想,从小就泡在抗战氛围中,长大后的她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色娘子军,祝希娟既有着红色历史的童年,但她启蒙开智最大的老师还要属同济校园。

在李庄她上了第一堂戏剧启蒙课,那是曹禺的《雷雨》,由一场舞台剧开启了祝希娟的红色人生,此后的她成为了一名中国红星,在1952年,还是初中生的祝希娟就参与了由赵丹执导的电影《为孩子们祝福》

十个军工,九个同济:荷兰报价1.5亿欧元时,同济人提刀就战

在195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1960年从上戏毕业之后分配到上海青年话剧团,在1961年凭借《红色娘子军》斩获了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从最初的经历者蜕变成演绎者,以最真实的感受演绎出当年抗战的那份心路历程,让更多人感受到那份岁月的沉重。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在同济大学的校训和传统之下,同济大学为国家只需要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整个学校在必要时响应国家号召,学子们纷纷投笔从戎,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同济一直没有变,还是那个同舟共济的地方,岁月在流逝,同济的功绩将永远留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同济   荷兰   军工   同济大学   投笔从戎   德国   基建   大桥   欧元   中国   学子   师生   教授   医院   红色娘子军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