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

「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Daisy

导读:中国目前有55万名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家族遗传或者基因突变均可导致该疾病的产生,而且大约每3000个婴儿中就有一个出现1型神经纤维瘤病。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简单快捷的血液检测,就可以检测癌症早期NF1的患者,确定良性肿瘤何时会癌变,从而尽早采取行动。

患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遗传性疾病的人,通常会发展成沿神经生长的非癌性或良性肿瘤。这些肿瘤有时会转化为侵袭性癌症,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确定这种转化是否已经发生。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研究中心(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了一种血液检测方法。他们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提供一种高度敏感且快捷简单的方法来检测癌症早期NF1的患者这种血液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对癌症治疗的反应。研究人员在medRxiv发表了一篇题为“Cell-free DNA ultra-low-pass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distinguishes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MPNST) from its benign precursor lesion”的文章,现已发表在了《PLOS Medicine》杂志上。

「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种良性的周围神经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组织学上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神经内膜的结缔组织。它常累及起源于外胚层的器官,如神经系统、眼和皮肤等,是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位点不同,198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其分为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和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而NF1是最常见的癌症易感性综合征,占整个NF的90%,全世界每3000人中就有1人受其影响。NF1是一种致衰性、进行性、常常导致毁容的罕见疾病,其肿瘤主要长在皮肤、皮下等,典型症状是在体表出现6个以上牛奶咖啡斑。这种疾病是由一种名为NF1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几乎总是在儿童时期确诊大约一半的NF1患者会在神经上发展成巨大但良性的肿瘤,称为丛状神经纤维瘤

在多达15%的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中,这些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的侵袭性癌症。MPNST患者的预后较差,因为肿瘤可以快速扩散,并且通常对化疗和放疗都产生耐药性。在确诊为MPNST的人群中80%的人在五年内死亡

NCI儿科肿瘤分部的拉斯科临床研究学者、该研究的合著者Jack F. Shern医学博士说:“想象一下,患有像NF1这样的癌症易感综合征的一生,这有点像一颗定时炸弹。医生会关注癌症肿瘤,而你也将关注它们,但你真的希望尽早发现癌症的转变。”

医生目前使用成像扫描(MRI或PET扫描)或活检来确定丛状神经纤维瘤是否已转化为MPNST。然而,活检结果并不总是准确的。而且肿瘤沿着神经生长,所以对患者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是非常痛苦的。与此同时,成像检测费用昂贵,而且也可能不准确。

「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

MPNST

Shern博士表示:“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工具来帮助我们确定,在这个巨大的良性丛状神经纤维瘤中,是否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正在酝酿,它正在变成MPNST。所以我们想,如果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而不是全身核磁共振成像或花哨的PET扫描我们可以只抽取一管血液,就能知道患者是否在某处有MPNST,那会怎么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Shern博士医学博士Aadel A. Chaudhuri、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Angela C. Hirbe及其合作者,从23名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14名尚未接受治疗的MPNST患者和16名未接受NF1治疗的健康人身上采集了血液样本。大多数研究参与者是青少年和年轻人,这是最常发生MPNST的年龄组。研究人员从血液样本中分离出cfDNA,即从细胞中脱落到血液中的DNA,并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寻找三组之间遗传物质的差异

MPNST患者的cfDNA有几个特征,使其与其他两组的DNA不同。例如,MPNST患者的cfDNA片段比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或无NF1患者的。此外,MPNST患者血液样本中来自称为“血浆肿瘤分数”的肿瘤的cfDNA比例于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总之,这些差异使研究人员能够以86%的准确率来区分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和MPNST患者

在MPNST的研究参与者中,血浆肿瘤分数也与他们对治疗的反应程度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他们的血浆肿瘤分数在治疗后降低,那么他们的肿瘤大小和数量(通过成像扫描测量)也会减少。血浆肿瘤分数的增加与转移复发相关

Shern博士说:“你可以想象用化疗方案治疗患者。这项血液检测可以轻松、快速地让我们确定疾病是否正在下降,甚至可能完全消失如果你做了手术,做了MPNST,血液检测呈阴性,你可以用它来监测患者的病情,看看肿瘤是否复发。”

当前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其规模小,尽管它包括来自两家大医院的NF1患者。研究人员正计划对更多患者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该团队的目标是将血液检测的准确率从86%提高到接近100%。一种方法是改进遗传分析,将重点放在已知参与MPNST的基因上。

在NF1患者身上早期检测MPNST的这种简单而有用的血液检测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资源贫乏地区尤其有用,因为在这些地区,进行成像所需的设备和专业知识有限。

这种类型的血液检测也可用于早期发现和监测患有其他癌症易感基因疾病的患者,如多发性内分泌肿瘤,良性肿瘤可转变为癌症,或李-佛美尼综合症,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Shern博士说:“这是应用这些技术的绝佳机会,我们可以使用简单且好用的血液检测来筛查高危人群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异常,我们就知道该采取行动去寻找肿瘤了。”

参考资料: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8-common-genetic-disorder-blood-reveals.html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PLOS Medicine」超好用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快速区分遗传病神经纤维瘤是否发生癌病

热门·文章

科学研究

【NEJM】我们该换盐了!里程碑式的研究证明:简单地换点盐每年可防止数百万人死亡

科学研究

【Nature子刊】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高速:新的显微镜技术首次记录了100多万个神经元在整个小鼠大脑皮层的活动

基因检测

【Nature子刊】150万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近600个与反社会行为、酗酒、阿片类药物成瘾有关的基因位点

新冠病毒

【NEJM新冠】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安全性研究结果发布

液体活检

【Science子刊】基于血液样本就可以确定的生物标志物——可预测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新冠病毒

【新冠续篇】重磅:“迄今为止用于治疗新冠感染最安全的药!”临床试验结果出来了!

类器官

【Nature子刊】利用干细胞诱导生成的3D大脑类器官,可精确复制人类大脑

癌症早筛

【Nature子刊】基于血液cfDNA无创肺癌早筛新方法,超高检出率!

类器官

【Science子刊】颠覆!首次3D打印出完整的活体肿瘤,癌症探索迈入“真实”3D时代

基因编辑

【Nature子刊】重磅!叶玉如院士团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获得重大突破

癌症早筛

【柳叶刀子刊】颠覆传统检测法,实现前列腺癌早筛新突破

科学研究

【发现】重算诺贝尔获得者1944年维C实验数据,发现要用WHO推荐的2倍剂量

推荐·活动

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癌病   纤维瘤   神经   良性肿瘤   周围神经   遗传病   基因组   血浆   研究人员   癌症   肿瘤   新方法   基因   液体   患者   血液   博士   疾病   快速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