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史家对宋朝的评价不高,认为宋朝积贫积弱,这是不对的

中国历史上也有不杀功臣的皇帝,比如宋太祖赵匡胤。

我对赵匡胤的印象很好,在我看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现在的史家对宋朝的评价不高,认为宋朝积贫积弱,这是不对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虽然它的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创立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制度和传统,这些制度和传统至今仍影响着世界。比如,宋朝实行皇权、相权与台谏(御史)三权分立,皇帝旨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因此,宋朝基本上杜绝了女主、外戚、宦官窃柄乱政和身边人操控的现象,很少发生内乱。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据说,就是借鉴宋朝的。另外,美国的军政军令分离、军队国家化也是借鉴宋朝的。所谓军队国家化,就是军队不专属于特定人士,无政党派系分别,属于国家,其目的是避免军队成为党派或私人干涉和影响内政的工具。元代史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记载:“太祖,收尽天下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是天下晏然。”所以,宋朝的制度非常先进,已经达到了近代的水平,尤其是不必动用残酷的刑罚,就可以避免腐败和内乱等问题,这一点非常伟大。

而且,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朝代,它设有专门的言官制度,不杀文官也不侮辱文官,鼓励进谏。

此外,宋朝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值得后人借鉴,所以,用“积贫积弱”来定义它实在是有失偏颇。实际上,在欧美和日本,学者们对宋朝的评价都很高。比如,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费正清认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英国学者李约瑟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

赵匡胤能开启和奠定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能创造一个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让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百花齐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是了不起。不过,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一件件“大事”,而是一件一件“小事”。比如“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很简单:有一天上朝,赵匡胤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大臣们问他,陛下,您为什么这么发愁啊?他说,不当皇帝的时候想当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就睡不着觉了。大臣们又问他,您为什么睡不着觉啊?他说,你们想想看,如果有一天,部下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能不当皇帝吗?赵匡胤很聪明,他不说部下有可能谋反,而是说如果黄袍加身的主角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虽然他没有明说,但部下们一听就明白了,一个个心惊胆战,觉得要大祸临头了,于是回答赵匡胤说,陛下,我们都是粗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陛下赐一条明路吧!赵匡胤说,不要紧,你们也辛苦一辈子了,不如交出兵权,我给你们一笔钱,你们回乡去做个闲官,好好地享享福吧,也能给子孙们留点家业。要是有缘,我们可以结为亲家,互不猜疑,何乐而不为呢?大臣们一听,就把兵权一交,享福去了。这个办法很好,不跟那些掌权的大臣们正面冲突,也不去伤害他们的性命,而是用一种委婉巧妙的方法来处理,迂回地保全了一些功臣。这也是典型的“曲则全”,用现代人的说法,也符合现在所说的人道主义。在中国历史上,这是非常罕见的。

据说,赵匡胤还给子孙留下了三条遗训,写在太庙里的一座石碑上,每个新皇帝即位时都要拜碑,并默诵誓词,大意如下:第一,保全柴氏子孙,除谋反外,有罪不得加刑;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第三,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史家   宋朝   兵权   文官   内乱   太祖   陛下   美国   部下   朝代   大臣   子孙   军队   皇帝   评价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