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一辈子坚持“天下为公”

“容乃公”,包容心大到一定程度,能包容很多很多事物时,就会出现“公心”。所谓的“公心”,我们前面也说过,就是天下为公之心,和私心相对。因为不再有私心,所以才能包容;有了包容心,说明他没有私心。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很多人都知道,民国就是这一思想的结果。


孙中山专门解释过“民国”二字的含义:“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中国过去的历朝历代,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底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皇家的,老百姓只是奴仆。那时候,不管谁当皇帝,国家都是私有的。这导致中国不断地出现很多问题。孙中山参考西方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觉得只有推翻清政府、彻底结束封建制度,才能解决中国问题。最初,孙中山的思想没有被社会理解,只有一百多人跟随他,大部分人还是对清政府寄予希望的,希望能通过改革解决中国问题,不要革命。只有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人们才意识到革命的必然性。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一辈子坚持“天下为公”,一辈子强调“天下为公”,一直有一颗公心,不追求私利。辛亥革命非常了不起,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之后,最初建立的北洋政府,实现的正是目前西方的那种民主选举制度,各省派代表选出大总统,从此,中国才有了民主监督的观念,解决了国家私有化产生的许多问题,比如皇帝集权、臣子篡位所引起的诸多政治斗争,甚至战争等等。孙中山自己在当上大总统的时候,也始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以百姓公仆为己任,不把总统视为地位和特权,总是挂心总统该有的责任,努力让国家独立富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公心。


权力为什么没有让孙中山变质?因为他有包容心,包容心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公心,变得公正,不再为私。他明白,私的东西无论多好、多吸引人、能给他带来多少利益,他也留不住。无论你如何想要留住它,也不过是你自己心里的鸡零狗碎。世界始终在变化,所有存在都会被无常吞噬,何况那一点点利益?让过去很多当权者变质的东西,其实只是阳光下的露珠,很快就会蒸发的。很多菩萨之所以最后能做到无我,就是因为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很多人或许也觉得,就算自己死了,积攒下来的财富也可以留给孩子。但你看一看中国历史,秦始皇的阿房宫,留下了吗?那些留钱的呢?越王怕文种谋他的江山,就把文种赐死了,那么越国留下来了吗?清朝时期那些百年家族,民国一下就给收拾掉了;民国的百年家族,解放后也被打土豪分田地分掉了。有些贪官弄了很多钱,觉得这些钱都是自己的,结果活着的时候就被反腐给反掉了。贪上几个亿、几十个亿,又有什么用?他儿子都用不上。人们总是站在当下给未来做计划,但人算总是不如天算。日新月异,社会也在不断地变迁,无数个新的情况、新的意外都在发生,生活、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以,老子有谋略,但他不去算计,尤其不去算计着让自己得到什么东西。他懒得有私心。他知道,一切的私,到最后都是一场空。


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才成了伟大人物,才在几百、上千年后仍然被人们熟知,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也仍然在影响世界。比如林则徐,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他说的。他也做到了这一点,活着时,他从不给儿子弄钱。他说,儿孙若像我,留钱做什么?儿孙不像我,留钱做什么?意思是,如果儿子像我林则徐,那么我就算不给他留钱,他自己也会有钱花;如果儿子不像我,我就更不能给他留钱了,留下也是让他挥霍,要是再闯点祸,造点罪恶,反而是害了他。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才会把巨额财富留给孩子,结果孩子不用努力就什么都有了,从小在富贵的环境里长大,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就容易被环境和财富所腐蚀。所以,西方一些有见识的富翁,把自己的钱大多捐了,不给孩子留下财产,不给孩子创造便利,让孩子一切都靠自己。这种观念很有意思。


前段时间,我到湖南去,看了曾国藩的故居。曾国藩故居很朴实,不像一般侯府那么奢华。据说,他活着的时候,就是个非常清廉的官。曾国藩要是想要钱,他的机会就太多了。中国古代有五种爵位,公侯伯子男,自从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清政府就封其为一等侯。除了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之外,清朝时期汉人封侯封王还没有太多的先例,曾国藩可以算是文人封侯的第一人了。但即使是这样,他的侯府也很普通,门就像一个农户家的庄门那么点大。刚开始,我以为那不是正门,问过之后,才知道那就是正门。他的整个侯府都土模土样的,也矮矮的,看不出任何富贵。听说,建整座侯府,才花了七千贯铜钱。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他用的都是土坯、青砖,就跟曾国藩本人一样低调。没搞什么装修,睡觉的房子也是青砖铺地的。除了书之外,看不出任何了不起的东西,清清朴朴的,比现在的达官贵人家里简单多了。其实,就连这个所谓的新房子,他也没“享受”上,房子刚修好,他就死在两江总督的任上了。

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因为他的修养到了,不想再给儿孙们谋私利了,他确实想做事。所以,曾国藩被称为圣人,也有它的道理,毕竟他的个人修养确实很了不起。他的这个境界,就叫“公”。


当你有了公心时,就会“公乃王”。王是王者、王道的意思,可以指心灵的主人;也可能说的是王侯贵族的王,因为大家都会推举有公心的人做王;还可以说是一种威严的王者之势,因为,有公心的人自然有不一样的气度。也有人说是“公乃全”,全是圆满的意思。我更倾向于“公乃王”,而且,我认为,“王”指的是心灵的王者,就像我在一本书中说的:让心属于自己。当你有了公心,破除了私利之后,你的心也就属于自己了。你就是你的王,就是你心灵的主人。我觉得这种理解可能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天下为公   公心   大总统   都会   青砖   私心   中国   民国   了不起   王者   清政府   道理   儿子   思想   孩子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