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电商之父”马云的“预言”已经得到印证,我们都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一部手机购买来自全球各地的产品。加上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4亿。根据CNNIC发布的《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用户数量达到了9.89亿。

其中,通过网络购物的用户数量达到了7.82亿,网络的普及率达到了70.4%。对于广大用户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出现,使我们的购物方式变得方便快捷。然而,马云却预测传统的电商行业将会淘汰,一种新的购物模式已经出现。

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随着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零售市场已经连续8年成世界第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网络零售总额达到了11.76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了10.9%。如今,电商行业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电商行业的红利作用下,电商直播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了消费者十分青睐的购物方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电商直播购物的用户占比达到了66.2%。不仅如此,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电商直播的发展趋势十分强劲,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12亿元。

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不过,电商行业的发展已经趋向饱和,增长速度也在不断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马云曾经的“预言”有望成为现实。根据马云的预测,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一种新的购物模式将会取代传统的电商模式,这种新的购物模式就是新零售。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了15年,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模式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这意味着马云曾经的“预言”得到了印证。“新零售模式”指的是在互联网运营的支持下,通过物流配送服务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购物模式。

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简而言之,消费者自行在超市、卖场等各大线上平台购物,当卖家收到消费者的订单时,就会在第一时间安排产品的配送。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大部分新零售门店都不再使用人工,而是采用了全新的智能化服务,不仅可以节约消费者和卖家的时间,而是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

由此可以预见,新零售模式即将成为“大势所趋”。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企业进入新零售市场布局,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平台盒马鲜生、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等。值得一提的是,伊利集团已经参与了新零售模式的发展。

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伊利集团网上购物的销售业绩与同期相比增长了64.3%;新零售模式的销售业绩与同期相比增长了97.5%。由此可见,两种销售渠道的增幅十分强劲。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旗下的考拉海购即将在海南自贸港投资建设新零售线下门店。作为我国互联网企业龙头之一,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在新零售市场上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并且成为全国第一。

针对新零售模式的发展趋势,阿里云发布了《百草书》,表示新零售模式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消费者习惯了网上购物,新零售模式难以取代。新零售模式在发展初期的市场规模大约是389.4亿元,但是明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万亿元。随着新零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商行业可能会被淘汰。

如今,新零售模式受到了许多互联网巨头的青睐与追捧,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和腾讯集团等,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建立了新零售销售平台。而新零售模式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科技实力的提升和购物方式的变化。

但实际上,新零售模式彻底取代电商模式的可能性较小,因为电商行业进入我国市场已经几十年,消费者基本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

马云“预言”成真?传统电商或将被“淘汰”,新购物模式逐渐兴起

总结

虽然新零售模式已经出现在大众面前,但是这种新的销售模式难以取代电商模式。因此,未来的销售模式可能是结合“线上”和“线下”,实现电商模式转变成为新零售模式。

通过配送速度的提升、成本的下降等优势,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服务。对于新零售模式的发展,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模式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传统   模式   阿里巴巴   阿里   大众   统计数据   成真   同期   巨头   商行   旗下   消费者   方式   我国   集团   平台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