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把教鞭还给老师”,以少数学闹的纵容是对绝大部分的不公平

在中国几千年来,教鞭、戒尺,一直是老师管理学生的有效工具。

支持“把教鞭还给老师”,以少数学闹的纵容是对绝大部分的不公平

直到最近这十多年来,这些带有惩罚兴致的教具才快速退出了学校。

未成年人的问题,一直社会大问题,现在学校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两个:

1、每个学校都存在一部分喜欢闹事的家长,孩子出现问题后,尤其是孩子被老师体罚或者批评后,从班级闹到学校乃至闹到教育局;

2、因为第一个问题,导致学校变成了教学和托儿所,只能表扬和鼓励,而没有惩罚措施,这又导致了孩子们在学校里心无敬畏;

这些年未成年问题尤其是未成年犯罪甚至是极度恶性的问题屡屡爆发,其实就是这两个问题的必然出现的后遗症。

支持“把教鞭还给老师”,以少数学闹的纵容是对绝大部分的不公平

而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善于闹事家长的妥协,是对于更大多数普通家长,尤其是很多中国的传统的家长希望老师能够严格管理孩子,侵犯了这些更大多数的家长的意愿和权利。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班,在学生们进入学校时,允许学生家长自由选择两种不同的班级:

1、自由成长班,班级的管理方式以鼓励为主,老师最多进行口头批评;

2、严格教育实验班,班级的管理回归80年代、90年代的管理方式,老师可以进行有限度的体罚,比如罚站、戒尺打手心等方式,但是尺度以不对孩子造成严重、流血的方式。

除了管理方式不同外,其他所有的教学资源一视同仁。

不愿意参与选择家长,一律进入自由成长班;

选择严格教育班的家长,必须签字,认同老师的管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个三五年,再回头看看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个十年八年再看看不同班级的成材率。

支持“把教鞭还给老师”,以少数学闹的纵容是对绝大部分的不公平

大部分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教鞭   戒尺   老师   托儿所   绝大部分   中国   班级   批评   年来   家长   年代   数学   方式   孩子   自由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