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冯鑫

冯鑫,好像是去年还是前年,改名字了,发音不变,冯鑫改成冯新。

这些年,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在改名字,但是,从效果来看,新还是鑫,不论对他个人还是对暴风,似乎毛用也没有。

我和他认识快20年了,最早是2000年,他加入金山,算是我同门师弟,虽然不是一个部门,但是就在隔壁。而且,产品市场部本来和渠道销售部就是一个体系的。

我的兄弟冯鑫

他是山西阳泉人,我在太原长大,他大学毕业后,在太原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们有不少共同的语境。关系谈不上是最好的一批,但是,互相是一起打拼、一起喝酒的兄弟。

再后来,我们不同时期离开了金山,不同时期开始创业;甚至在一个大楼里创业,北航边上的首享大厦,他在顶层,我们在九层,中间隔着一层。没事互相到对方公司聊聊天,听听思路,喝杯茶。

2011年,我再次创业,冯鑫还是我的天使。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记得最深刻的是两点:

2009年的一天,他背着双肩包,到我这里聊天,说他想明白了:是包袱一个不抗,都扔掉;是责任一个不丢,都背在肩膀上。

2015年的一天,暴风上市后大概两三个月,大红大紫,我去他公司聊天,还是原来的办公室,还是原来的布局,并没有因为上市拿了一大笔钱而做什么豪奢的改动。

当时的中国股市很兴奋,动辄上百倍的PE值,高估值的公司一大把,尤其是沾边IT和互联网行业的,甚至传统行业的公司把名字改得沾互联网边,公司股价就能爆窜一大块。

那个时候,疯狂的不只是一个上市公司的CEO,而是绝大部分,包括股民。

冯鑫当时和我聊的内容和神情,我还记忆犹新,他认为他搞懂了中国的股市逻辑,他可以做得更好。原意如此。

不只是冯鑫,我在这里负责任的说,当时,我见过最少10家国内上市公司的老板,尤其是高科技上市公司老板,所有人,众口一词,都是这么说。

他们中有自己上市的,有借壳上市的。都是在各自领域的成功者。

我在这里不方便一一列举了。

我的兄弟冯鑫

但是,我的兄弟冯鑫是其中格外倒霉的。现在,作为事后诸葛亮,很多人给冯鑫总结了各种不是、问题等等。

现在想想最被诟病的是三宗罪:

1、是否存在高位套现,比如是否卖掉股份,或者通过抵押股份的方式,自己个人获得了巨额资金,自己黑下了。

事实上,公司拉多少个涨停,冯鑫和团队当时也卖不了一分钱股票,他们是有锁定期的;当时抵押了,但是抵押是有爆仓线的。

如果真的是卖了股票,他拿到现金做事情,就不会出现今天的问题。后来出的一系列问题,恰恰都是因为股市连续下跌,抵押的股票到了爆仓线,引发了后面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当时拉高股价的也不是冯鑫和他的团队,如果真的是他,暴风也不会在高位没有增发。真的就如冯鑫所说,当时,他是一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我的了解,他抵押股票后的现金,肯定是拿了一些钱改善了家庭生活环境,比如买一套好点的房子。也就是如此,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不是很高。

绝大部分抵押款还都是投入到新的业务线上;暴风的现金流和他个人低压出来的现金流是被越来越长的业务线消耗掉的。

这一点,从多少次报道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坦白的说,现在中国A股最大的问题不是公司创业套现的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机构通过反复拉高股价,投资机构都在高位出逃了!把股民坑了,把锅甩给了创业者!

如果真的是创业者套现了,问题反而好解决了:

a、创业者卖股票,本身就是不看好公司,股价立刻就会震荡;创业者不会大规模抛售,这一点在美股和港股都能看明白;

b、创业者卖了股票,要么是改善生活,要么是拿钱做新的事情,比如投资新业务;根本没有必要找银行质押股票——没有质押,就不会存在爆仓的问题,更不会出现爆仓后,从创业者到机构到银行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创业者没卖股票,连补仓都补不起;

c、真正的冤有头债有主。你创业者拿了股民的钱,要负责人。现在呢?冯鑫和暴风除了上市那一轮从股市拿到了4-5亿的现金,公司和个人就没有通过卖股票或者增发的方式再拿到钱,都是冯鑫自己低价抵押股票,而股民的钱被机构套走。

结果就是,干事的创业者并没有拿到钱,也就没有钱去做事;而那些抬高股价的机构都是通过炒作的方式快速获利,但是他们拿了钱之后又不做事。

我的兄弟冯鑫

2、海外收购体育公司是否存在个人转移资产,这件事,我和他聊过。

当时,面对一两人高的文件,而且都是自己不认识的语言,还是几家国际上顶级的中介公司做的尽职调查,要签字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还有那么多投行,那么多海外人才;尤其是投行,很多人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看法律文件没有任何问题。

他选择是相信专业的事专业人干,他选择的是相信专业。

当时,冯鑫是想抓住这次机会,做大暴风,而不是套现。

3、能力问题,不知道自己的能力高低,做了很多能力之外的事情。

林林总总。

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这句话是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的:成功,有千百个父亲;失败,只有一个孤儿。

现在国内上市公司控制人手中股票质押率超过90%的,我看相关报道,还有400多家,其中有几个我很熟悉的兄弟,我相信,今天大家的压力都很大。或许不比一年前的冯鑫小多少。

我的兄弟冯鑫

这个数字,占整个A股市场的15%强。

超过90%的是这么多,那么80%的是多少?70%的是多少?......

会不会再有更多的人?王鑫?刘鑫?李鑫?求新?赵鑫?

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不要再这样?

有些人,天生是带有创业精神的,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太原   金山   拉高   这一点   高位   创业者   股价   股民   中国   暴风   上市公司   股市   兄弟   机构   股票   公司   冯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