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最最平凡的人

《禅不是修出来的》

佛陀的证悟

行者:

老师,请您介绍一下,当年释迦牟尼 佛从出家到证悟的整个过程,他证悟了什么?他要表达的精髓又是什么?

愚仁:

历代大德们都是好意,为了美化佛陀或者是尊重释迦佛,给他安上了一些很辉煌的事迹,其实当时不是这么回事。

行者:

那释迦牟尼佛原来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愚仁:

咱不说是查历史,用咱这个识性想一想就想出来了,当时的释迦牟尼佛还是个王子,他接替他爹的位子是个必然,他必须得接受他爹的位置,但在接受之前,他发现他的臣民在煎熬、在受苦。

行者:

也就是说,从生老病死等这些方面,他在进行深刻反省。

愚仁:

是,也就是说在这种苦中度过一生,说实话他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那种感觉。好像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如果他当了皇上,他管了国家的时候,他的臣民再这样苦法,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国王或者是不合格的领导人了。一开始,他不是想的生老病死,他想的是找一条能够让老百姓摆脱痛苦的路。他想打下这样的基础,找着这样的路。他当了家时候,他好按照这个路去教化他的臣民,他在寻找一个解脱路,这才出家。所谓的出家,那是出走,他是到各地调查民情,因为宫里就他自己,可能和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样,挺娇气,不敢叫他出门,所以他才偷走。

行者:

是因为父王不放心,不让他出去,他才只好偷跑出来?

愚仁:

只有偷跑出来,当他是老百姓的时候,他才能知道老百姓的苦在哪里,他才能找到解脱路。

行者:

释迦牟尼佛从宫廷出来之后,首先是拜访了各种修学法门的大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没有得道?

愚仁:

是。六个外道他都学了,而且学得很到家,比那些六道师都强。但是他的痛苦仍然没解除,他的烦恼仍然存在,他发现这是不究竟的东西。所以到最后,他在苦修林里采取了一个苦修的方法,想找到这个解脱路。他是用的减食法,第一餐饭吃三千粒,减到六年之后成了一天一粒米啦。出来这几年他一直没找着解脱路。到了苦修林过了六年坐下来的时候,他才发现,压根就没有解脱的路可走。所以他认为,压根就没有个道可成,没法可修,什么都没有。他提出这个见解来,跟他一起来修行的那五比丘就反对,他们经过了一场争论,争论之后那五比丘继续修人家的,他们不是采取饥饿法,人家采取的是其他形式。人家离开他了,因为他认为没法,没有什么法可学,也没什么道可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释迦   释迦牟尼   外道   臣民   大德   娇气   佛陀   民情   生老病死   行者   老百姓   也就是说   平凡   痛苦   形象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