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之父——卢瑟福

卢瑟福(1871~1937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之父。

卢瑟福的主要贡献:

1、最著名的是α粒子散射实验

用α粒子轰击金箔,直接穿过粒子较多,发生偏转的较少,完全返回的极少。由此推测原子由中央的原子核加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占原子的大部分,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这就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

从氮核打出一种粒子,将其命名为质子。将物理学研究对象进入到原子的内部。

3、进行人工核反应,用粒子或γ射线轰击原子核来引起核反应,找出了人工可控核反应的新方法。

4、提出放射性半衰期概念。放射性物质分为α射线和 β射线,证实α粒子是氢离子,打破了元素不能变化的传统观点,开辟原子物理学。

卢瑟福是电子发现者汤姆生的学生,他以物理学家的身份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一时成为美谈。

卢瑟福另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学生和助手中共有12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培养诺贝尔奖最多的科学家。

卢瑟福比普朗克小13岁,比爱因斯坦大8岁,也是这一时期承上启下的科学家。此后,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得到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卢瑟福   普朗克   原子   诺贝尔奖   核外电子   爱因斯坦   核实验   核物理   原子核   核反应   物理学家   放射性   射线   物理学   粒子   科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