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古以来江南就有温柔水乡之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是无数文学爱好者喜爱之地,亦是繁衍出众多才子佳人之地。

岁月漫漫,时过境迁,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尊荣与繁华都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间万物兴衰存亡都有其自然规律,没有永远的盛势,也不会始终处于颓势。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浙江省温州乐清县曾有一户当地名家南氏家族,盛极一时,算是钟鸣鼎食之家,祖先是于宋代时期从中原迁移过来,并在不断的累积中攒下了庞大家业。但攻城容易守城难,再辉煌的家族在岁月的洗礼中也会不断斩断光辉,最后归于平凡。

南氏大家族即使衰败但仍保留着固有的传统和祖宗礼法,家族子嗣不丰所以对待子嗣格外重视,因此周发妻因无子被族老逼迫郁郁而终后,为了传宗接代,为了子嗣,他又续娶小姨子,最后达成所愿生下一子名怀瑾,谁知这个孩子最后一鸣惊人,成为家喻户晓的国学大师。

一、力挽狂澜改变家族颓势却因无子遭族老逼迫,发妻郁郁而终

南氏家族传承之南仰周一代已然家道中落,南仰周作为遗腹子,尚未出生父亲就已经离开人世,再加之家族往日辉煌已轰然倒塌,因此他自出生家境就已陷入困难,尝尽生活苦楚,12岁时离开私塾开始做生意,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撑起家庭的责任。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南仰周先是开了一家杂货铺,但以他聪慧灵活的头脑以及天生的经商天赋,他的生意怎么可能会止步于此,果然没多久他的生意就不断扩大,家业逐渐丰厚,他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于是乡亲们就推选他担任乡长,没几年,他就凭一己之力将家族往日荣光给挣了回来,成为了天津首富。

此时的南仰周应该说正处于意气风发,挥斥方裘的状态才对,但他却始终有着难解的愁绪。事业有成的南仰周与第一任妻子属于自由恋爱的结果,两人感情自然如胶似漆,但唯一一个问题就是两人成婚多年始终未能生育,这也成了他们家最重要的问题。

在那个年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南氏家族子嗣不丰,自诩遵守祖宗礼法的族老们自然极力催促,妻子竟因此郁郁而终。妻子去世后南仰周自然悲痛欲绝,每每想及妻子都不免悲伤落泪。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二、续娶妻妹如愿生子

南仰周的岳父母看到他对女儿的感情,又深知他们家族对他生育孩子的期盼,因此提议将小女儿嫁与他为续房,南仰周同意了。可能他子女缘分未到吧,此次仍是成婚多年未能达愿,但此时的南仰周已经有些释怀,不管旁人如何说,该怎么生活他就怎么生活,好似从不受到任何影响。

就在南仰周已经放弃了的时候,孩子却不期而然的到来了。这时的南仰周已经算是老年得子,自然欣喜异常,如今过了多年他心中仍怀念发妻,因此为儿子取名南怀瑾,与发妻同一个“瑾”。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南怀瑾小时成绩不好,13岁那一年还曾考了全班倒数第一的成绩,拿到了肄业证书,就连南仰周都觉得儿子不适合读书,因此想要让他回家学艺,但谁知南怀瑾坚持读书,南仰周只好为他请了知识渊博的叶公恕当他当私人教师,教育他学识,谁都想不到这样的南怀瑾最后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国学大师。

三、国学大师成长之路

17岁那年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成婚,之后他离开故土,前往浙江国术馆学习武术。时逢战乱年代,一腔热血的南怀瑾一心想要用自己这一身本事报效国家,当时南京已经沦陷,他追随着国民政府的脚步不远万里来到了政府临时陪都重庆担任军校教官一职。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机缘巧合之下,南怀瑾认识了一位知识渊博的江湖高人袁焕仙,不仅折服于老先生的学识,还拜他为师,甚至辞去了军校教官的职务,之后皈依佛门,专注研究佛学。辞去工作没多久南怀瑾便驾着马车前往峨眉山,或者隐居遁世的生活,期间全都身心研读佛教典籍《大藏经》,并削发为僧,日夜青灯古佛陪伴在侧。

1949年南怀瑾独身一人前往台湾,没有收入的他生活窘迫至极,只好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但生活再困难他都始终没有丢下身边的那一堆书,还拿起笔写完了他到台湾后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之后又相继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佳作。

之后南怀瑾相继在中国文化大学和辅仁大学中任职,才学名气不断上升,蒋氏父子也曾对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加入中华文化委员会中,但被他拒绝了。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1988年,定居香港的南怀瑾已到古稀之年,思乡之情愈加严重。这时刚好温州市委书记拜访他,两人共同研究了孙中山先生曾留下的《建国方略去》,制定了金温铁路计划,并在铁路通车前夕将股权转让给了浙江省和铁道部,之后便移居苏州,开办太湖大学堂,并不断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曾建立有光华奖学基金会,助力多所大学。

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他一手创办的太湖大学堂中去世,享年95岁。

总结

南怀瑾一生都在为传播文化做贡献,在几十年中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去热爱这个国家,他为我国的建设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再加上他渊博的学识,当之无愧为我国著名国学大师。

南怀瑾一生热衷于发展教育事业,喜欢专研学识,宁可粥不饱也要精神圆满,首先他在刚去台湾之时生活如此困窘,他完全可以先靠典当书籍以求生存,或者少带书籍减轻负担,但他没有,他不论走到哪里,不论生活怎样困难,书都是他首选保护的物品。

发妻意外离世,为续房他含泪娶小姨子进门,生下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其次他热衷于在教育行业中发光发热,且淡泊名利,在金温铁路建成后他本应得到一大笔钱财,这也是他应该所得,但他面对这一大笔钱财却毅然将它交给了政府部门,然后回到苏州兴办学堂,设立奖学基金。

南怀瑾这样的国学大师才是我们应该追随的榜样,心怀家国,坚守初心,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岗位上始终发光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发妻   生下   礼法   子嗣   小姨子   颓势   家业   浙江省   大义   温州   渊博   台湾   家喻户晓   学识   国学   妻子   儿子   意外   大师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